好的,这是将您提供的高等数学教案内容中的 LaTeX 公式转换为纯文本格式后的版本: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学习《高等数学》第七章第四节“一阶线性微分方程”。这是一阶微分方程中最重要、应用最广泛的一类方程,掌握它的解法对后续学习(如微分方程的应用、高阶线性微分方程)至关重要。我会用最通俗的语言,结合大量例子,帮你彻底掌握“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定义、解法和核心思想。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标准形式是:
dy/dx + P(x) y = Q(x)
其中 P(x) 和 Q(x) 是关于 x 的已知函数(可能是常数,也可能是 x 的复杂函数)。
方程中 y 和 dy/dx 都是一次的(没有 y²、(y’)²、yy’ 等高次项或乘积项),且 y 和 dy/dx 都是一次的线性组合。
例子:
先解决最简单的齐次方程 dy/dx + P(x) y = 0,它的解法是分离变量法(我们上节课学过的方法)。
将方程改写为:
dy/dx = -P(x) y
分离变量得:
(1/y) dy = -P(x) dx
对两边积分:
∫ (1/y) dy = -∫ P(x) dx
左边积分得 ln|y| + C₁,右边积分得 -∫ P(x) dx + C₂(C₁, C₂ 是常数)。合并常数后:
ln|y| = -∫ P(x) dx + C
两边取指数消去对数:
|y| = exp(-∫ P(x) dx + C) = exp© * exp(-∫ P(x) dx)
令 C’ = ± exp©(C’ 是任意非零常数),则通解为:
y = C’ exp(-∫ P(x) dx)
注意:当 y=0 时,原方程左边 dy/dx + P(x) * 0 = 0,即 dy/dx=0,因此 y=0 也是一个解。但 C’=0 时,通解 y=0 已包含这个特解,因此通解中的 C’ 是任意常数(包括0)。
例1:解齐次方程 dy/dx + 2x y = 0。
解:
非齐次方程 dy/dx + P(x) y = Q(x) 的解法比齐次方程复杂,需要用常数变易法(或直接用通解公式)。这里我们先理解常数变易法的思路。
齐次方程的通解是 y = C exp(-∫ P(x) dx)(C 是常数)。对于非齐次方程,我们猜测它的解可能是“齐次解中的常数 C 变为一个关于 x 的函数 C(x)”,即假设通解形式为:
y = C(x) exp(-∫ P(x) dx)
将假设的解 y = C(x) exp(-∫ P(x) dx) 代入原非齐次方程 dy/dx + P(x) y = Q(x),求出 C(x)。
由乘积法则,dy/dx = C’(x) exp(-∫ P(x) dx) + C(x) * ( - (∫ P(x) dx)’ )。
注意到 (∫ P(x) dx)’ = P(x),因此:
dy/dx = C’(x) exp(-∫ P(x) dx) - C(x) P(x) exp(-∫ P(x) dx)
将 y 和 dy/dx 代入原方程:
[ C’(x) exp(-∫ P(x) dx) - C(x) P(x) exp(-∫ P(x) dx) ] + P(x) * [ C(x) exp(-∫ P(x) dx) ] = Q(x)
展开后,中间的 -C(x) P(x) exp(-∫ P(x) dx) 和 +C(x) P(x) exp(-∫ P(x) dx) 抵消,剩下:
C’(x) exp(-∫ P(x) dx) = Q(x)
两边乘以 exp(∫ P(x) dx) 得:
C’(x) = Q(x) exp(∫ P(x) dx)
积分得:
C(x) = ∫ [ Q(x) exp(∫ P(x) dx) ] dx + C
将 C(x) 代入假设的解 y = C(x) exp(-∫ P(x) dx),得到非齐次方程的通解:
y = exp(-∫ P(x) dx) * ( ∫ [ Q(x) exp(∫ P(x) dx) ] dx + C )
总结:非齐次方程的通解 = 齐次方程的通解(exp(-∫ P(x) dx)) × 非齐次项的积分(∫ [ Q(x) exp(∫ P(x) dx) ] dx) + 任意常数 C。
为了方便计算,我们可以将上述过程整理为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通解公式:
对于方程 dy/dx + P(x) y = Q(x),其通解为:
y = exp(-∫ P(x) dx) * ( ∫ [ Q(x) exp(∫ P(x) dx) ] dx + C )
关键符号解释:
解方程 dy/dx + (1/x) y = 0(x ≠ 0)。
解:
这是齐次方程(Q(x)=0),直接用齐次方程的通解公式:
y = C exp(-∫ P(x) dx)
这里 P(x) = 1/x,所以 ∫ P(x) dx = ∫ (1/x) dx = ln|x|。
因此通解为:
y = C exp(-ln|x|) = C * (1 / |x|)
由于 C 是任意常数(可正可负),可简化为 y = C / x(C 为任意常数)。
解方程 dy/dx + (1/x) y = x²(x > 0)。
解:
这是非齐次方程,P(x) = 1/x,Q(x) = x²。
∫ P(x) dx = ∫ (1/x) dx = ln x(因为 x > 0,去掉绝对值),所以 μ(x) = exp(ln x) = x。
通解为:
y = exp(-∫ P(x) dx) * ( ∫ [ Q(x) exp(∫ P(x) dx) ] dx + C )
代入已知量:
y = exp(-ln x) * ( ∫ [ x² * x ] dx + C ) = (1/x) * ( ∫ x³ dx + C )
∫ x³ dx = (1/4)x⁴ + C,因此:
y = (1/x) * ( (1/4)x⁴ + C ) = (1/4)x³ + C/x
验证:将 y = (1/4)x³ + C/x 代入原方程,左边 dy/dx + (1/x) y 应等于右边 x²。
计算 dy/dx = (3/4)x² - C/x²,
左边 = (3/4)x² - C/x² + (1/x) * ( (1/4)x³ + C/x ) = (3/4)x² - C/x² + (1/4)x² + C/x² = x²,与右边相等,验证正确。
解方程 dy/dx + y tan x = sec x(-π/2 < x < π/2)。
解:
这里 P(x) = tan x,Q(x) = sec x。
∫ tan x dx = -ln|cos x| + C(因为 tan x = sin x / cos x,积分后为 -ln|cos x|),所以 μ(x) = exp(-ln|cos x|) = 1 / |cos x| = sec x(因为 -π/2 < x < π/2,cos x > 0)。
通解为:
y = exp(-∫ P(x) dx) * ( ∫ [ Q(x) exp(∫ P(x) dx) ] dx + C )
代入已知量:
y = exp(-(-ln|cos x|)) * ( ∫ [ sec x * sec x ] dx + C ) = cos x * ( ∫ sec² x dx + C )
∫ sec² x dx = tan x + C,因此:
y = cos x * (tan x + C) = cos x * (sin x / cos x) + C cos x = sin x + C cos x
验证:计算 dy/dx = cos x - C sin x,代入左边:
dy/dx + y tan x = (cos x - C sin x) + (sin x + C cos x) * (sin x / cos x)
= cos x - C sin x + (sin² x / cos x) + C sin x
= cos x + sin² x / cos x
= (cos² x + sin² x) / cos x
= 1 / cos x
= sec x,与右边相等,验证正确。
积分因子是 exp(∫ P(x) dx),注意指数中的积分是 ∫ P(x) dx,不要漏掉负号(在通解公式中,齐次解的部分是 exp(-∫ P(x) dx),而积分因子是 exp(∫ P(x) dx))。
计算 ∫ P(x) dx 和 ∫ [ Q(x) exp(∫ P(x) dx) ] dx 时,要注意积分变量的选择(都是对 x 积分),避免混淆。
通解中的 C 是任意常数,必须放在最后一步积分的外面(即 ∫ [ Q(x) exp(∫ P(x) dx) ] dx + C)。
若题目给出初始条件(如 y(x₀) = y₀),可将 x=x₀、y=y₀ 代入通解,解出常数 C,得到特解。
例子:求例2中方程 dy/dx + (1/x) y = x² 满足初始条件 y(1) = 1 的特解。
解:
例2的通解是 y = (1/4)x³ + C/x。
代入 x=1,y=1:
1 = (1/4)(1)³ + C/1 ⇒ 1 = 1/4 + C ⇒ C = 3/4
因此特解为 y = (1/4)x³ + 3/(4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