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养生时代

  在电视末路的当下, 要问除了宫斗戏什么电视节目最受广大群众喜闻乐见,那自然是做养生节目,原来是万年不变的骗子专家,现在是各种名医专家,加上众多中老年热心观众的现身说法,仰慕之情溢于言表。无论打开什么网络、朋友圈,总有养生小常识转来转去,如“想长寿吃——”、“吃——如同吃毒药”、“一个老医生的保养经”等等。养生虽然自古有之,但真正的进入全面繁荣还是从张悟本忽悠全国人民集体喝绿豆汤、吃长茄子开始。自此后,无论是机场书店还是路边盗版书摊出现了和官场小说抗衡的新文体——养生书。当官是个别人的事,长寿是每个人的事。名震九江口的张定边同志以身作则说明一个道理,打不过你我可以活的过你。

富贵者惜命,贫苦者更惜命,一个是怕找不到好医师,一个是怕无钱看医生,如《丹溪心法》所言“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 。养生成为了远离医院的一种志在必得的生活方式,是各阶层喜闻乐见的共同话题。现代社会,环境污染、电子辐射、就业压力、食品安全,想要找一个全面健康的人比找一个福禄寿全人都难。养生大师的适时出现,他们从食材到制作工艺,从烹调时间到作息时间都讲的丝丝入理。前期工作都做到这个份儿上,你如果不健康真就是谁也对不起了。

于是我们身边出现了一群将养生进行到底的达人,他们热衷于一身疲惫的挤公交,换地铁,去游泳去健身;他们斥重金购入”安利“康宝莱”等保健品的维生素、蛋白粉、钙片当饭的吃,却没有时间吃一顿正式的早晨;他们参禅悟道的去打坐调息晚上却彻夜不眠的微博微信斗地主。《孟子·尽心上》曾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但想要真的独善其身有多么的难,很多时候不过是用些表象哄哄自己罢了。

养生的第一要务是健康生活,按时作息;此外便是通达心情,虚怀若谷。这两条听起来很美,实际操作起来却是空中楼阁。因为养生不是你想养就可以养的,它牵动的是你周边的整个社会。先从吃说起,现在食品安全事件比比皆是,油盐粮米、瓜果时蔬,真要无公害纯天然的能有多少。不是从超市里买到的都是健康的,也不是你吃上一顿两顿无公害蔬菜就可以说自己健康饮食的。即便自己弄上一亩三分地,种上白菜萝卜,但你不能自己再建个酱油醋厂,不能自己鸡鸭鱼鹅全部自己饲养。此外,你自己家厨房里放上了全面健康绿色的蔬菜,你自己又能吃几顿。城市拥堵,日常往来,我们有一半的餐饮都是在外面解决的,即便是五星级饭店,你只见得餐厅窗明几净,又能知道入口的东西是从那个农贸市场来的。再说,钱不是你便养生就可以边挣来的,从上幼儿园起就是各种作业,从升学到工作,那个没有压力,那个不是为了点灯熬油的奋斗。应付考试、公司加班、人情往来,都是用消耗身体为基础的。“年轻时拿命换钱,岁数大后拿钱换命”,大家天天在批驳,但人人难脱的了欲望的驱使。口口声声说参透了人间苦短,又处心积虑的挣钱升职;一边说希望在茫茫草原上等待春暖花开度过平静的一生,一边为房贷利率的起伏而为是否能在高档小区置业而纠结不已;一边说人生四季皆风景岁月无痕不怕老,一边看着美容杂志买各种高档化妆品想拉住青春的脚步。

家中有一故交,熟悉各种体育项目,冬天冬泳,夏天跑步,每天清晨五点必打羽毛球一小时。作为我熟人中健康生活的代表,原以为他随随便便就可以活到耄耋之年,不想刚过不惑突然因心梗去世了。去世的当天早上我还和打球归来的他打了照面,不想竟然成为诀别。事后医生和其人家共同分析暴卒原因就在于他太拘泥于运动这个形式了,他胸口痛已经有好几天,但仗着身体好不但没有就医,还坚持日日剧烈运动,导致了英年早逝。北大一位学贯中西的大学者眼中的养生之道是“抽烟、喝酒、打麻将。”,因此真正的养生不是打成铅字的清规戒律,也不是养生专家口中的种种应该和不应该,而是从其本心。任何事情不能强求,就如戒烟而言。吸烟有害健康这个是小孩子也知道的事情,但很多人吸了一辈子烟,为了养生戒掉了,反而出现了这样那样的症状。索性顺气自倒也然,适当减少,安稳自在。

养身不如养心,没有谁和你一生一世的过不去 ,唯一过不去的就是自己。安慰好自己,比吃长茄子更有助于身心健康。见天吃着芝麻黑米粥,喝着枸杞菊花茶,结果街口晚去了三分钟打折鸡蛋没买上气了个好歹,一切不都徒劳了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全面养生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