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修行净土法门,”一心不乱“以什么为标准呢?

网友提问:修行净土法门,”一心不乱“以什么为标准呢?
如题。

法嘉宗智回答

官方版: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 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 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破解版:
随我说的去想哦!
想一下自己的老娘。是不是不用勾勒渲染、不加特效、Duang一下子蹦出一个老太太。而且不可能是别人,面容、音声、神态、如在眼前?
反之如是,一说儿子、闺女。脑子里也一样“哐啷下子”就把某个熊孩子挂在眉梢间?
再想想单位的领导,财务的出纳,或者门房大爷,广场上领舞的大娘,是不是要那么勾描一番,好像一个个元素慢慢拼凑、搭建起来?!

啥时候念佛就跟念老娘、念儿子、念闺女这个劲头一样,并且保持住,就是一心不乱了。


网友追问1

问:破解版南怀瑾说法的改编版吧

答:我绝对不告诉你,直呼大德名讳是不好的!
问:“怀瑾握瑜”的典故,南先生名中本来自有称赞。况且他在书中一再强调自己不喜欢“老师”、“先生”这类称呼,我也不知道叫什么好了。
答:老人家嘛。南公喽。

你可能感兴趣的:(问答:修行净土法门,”一心不乱“以什么为标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