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千 佩蓉:为家庭放弃事业的男人没出息吗?

为家庭放弃事业的男人没出息吗

我们在搭档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因此要做好心理准备,这样才不会陷入抱怨或双输的局面。关键不是谁比谁能力强,而是夫妻之间如何取长补短。

家庭要赢需要每个人的付出和牺牲,大家一起分担和负责,这样才能享受相爱的自由、安全和归属感。我们需要做的牺牲包括自己的时间、自己的一些爱好,甚至事业发展。

为千认为做好父亲是非常重要的事,所以他不仅要出席在孩子们的生活中,还要积极地参与和带领他们健康成长。为了能做孩子们的足球和棒球教练,为千曾经婉拒升职的机会,因为他知道升职的代价是更多的加班和压力。这并不意味着他没出息,而是他为了家庭的需要放弃了一些发展事业的机会。他会跟我一起商量,也会自愿放弃,不再提起。因为他认为这就是做丈夫和爸爸的本分,没有什么可后悔的。

为千下班后习惯性地先在门口停留一下,深呼吸调整下自己,让自己能够带着好心情回到家里。他会把工作和手机放下,专注在我和孩子们身上,分享当天发生的事,陪孩子们玩,或者帮我做点事。这些都是他决定要付出的代价,因为这是他结婚的时候对我和孩子们做出的承诺。

与我们同届毕业的同学,他们的事业都比我们发展得好,因为我们决定为了家庭牺牲一些发展事业的机会。有人问为千和我是否会有遗憾。如今我们50 多岁了,孩子们也长大了,我们没有一点后悔。为什么呢?虽然这些年我们不像同事和朋友那样“飞黄腾达”,但我们绝对清楚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所以宁愿牺牲事业和金钱也不愿意牺牲家庭。为千说他相信再过20 年,或许临终时,他都不会去想自己当年是不是该多收购一家公司、多搞点投资,而是会去看自己身边的人是谁。

家庭要赢,策略要一致。这里的“一致”不是说夫妻二人要在各个方面都一模一样,而是你们要有同样的价值观和原则。我会在本书最后一章里谈这个话题。

孩子年幼的时候我们没有做父母的经验,最难避免的就是冲突。内部不一致的团队是永远没有办法赢得比赛的,所以我们最需要学习的是如何解决内部冲突、如何协商、如何让步和如何妥协。下一章我们将会讨论一些解决冲突的技巧。

家庭要赢,要做好心理准备,你们在学习搭配和成长的过程中会经常失败。这是必经的磨合之路。

我们来看郎平教练鼓励队员的例子。她说中国的女排精神与输赢无关,不是说赢了就有女排精神,输了就没有,而要看队员努力的过程。只要你不放弃,你就会赢。

郎平教练的下一句亮了:“输了一场的美国,是铜牌;输了两场的塞尔维亚,是银牌;但是输了三场的中国,冠军!”今天的输赢不在于眼前的失败,而是你失败了以后有没有爬起来继续拼搏。今天你对老公大吼大叫并不等于你的婚姻就完蛋了,而是明天你又有了机会,可以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我们失败了,没关系,爬起来再接再厉!

郎平教练最后说:“冠军是共同努力的结果,医疗团队、智囊团队,所有人的努力才保证我们完成这次比赛。”每一个家庭都有不同的结构,但是我们需要了解家庭的主角是谁,更需要厘清我们的角色、范围和规则,才不会因为越界而造成混乱。家庭的核心队员一定是夫妻,不是长辈,更不是孩子。

团队精神的关键在于“传球”。冠军团队不能只是依赖一个明星队员,而是一个彼此默契、每个人都齐心协力的团队。这种默契需要长期训练才能形成。特别是孩子刚生下来完全依赖我们的时候。此时,妈妈需要克服自己的完美主义,不要批评丈夫的手忙脚乱和不知所措,而是创造机会让爸爸参与进来。无论爸爸做得好还是坏都要称赞他的每一次付出。不然,容易过度保护孩子的妈妈们很可能会把爸爸挤出这个团队,然后又抱怨爸爸不参与其中。

请记住,再老练的爸爸妈妈也都曾是新手。只要有足够时间锻炼,任何人都能成为好爸爸、好妈妈!请各位爸爸妈妈们积极“传球”,不要霸占着球不让别人动手!

版权声明:本文摘自《十分婚姻》,蒋佩蓉 林为千 著,北京朵多教育出版。转载请注明出处,并附上相关海报信息。

蒋佩蓉在《佩蓉的妈妈经1》中说道:

“我们在现实中看到的常常是焦虑的母亲以及心不在焉的父亲。这是因为做父亲的要么意识不到自己应该参与教育子女,要么对母亲的焦虑避之唯恐不及。因此,越来越多的男孩长大后变得女性化、胆小、怕冒险。为了扭转这种趋势,我们应该鼓励父亲回到家庭教育的前线。”

中国有太多为事业放弃家庭的父亲,太缺为千这样愿意为家庭放弃事业的父亲。

正如为千说,他相信再过20 年,或许临终时,他都不会去想自己当年是不是该多收购一家公司、多搞点投资,而是会去看自己身边的人是谁。

多少事业有成的人临终前最大的遗憾是没有陪伴家人。

你拼搏一生,却让妻儿心灵无依,值得吗?

父亲们,身心归家吧,陪伴孩子成长,不给生命留遗憾!

扫码参与众筹抢先看!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千 佩蓉:为家庭放弃事业的男人没出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