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微创新的意蕴

我是1992年参加工作的,一毕业就被分配到一所全县最偏僻落后的农村学校——付窝中学,12年后被调往一所已经连续十年全县倒数第一,也是很偏僻落后的农村学校——北宋镇第三中学。三年后到了北宋镇第一中学工作,这所学校教学质量也是连续几年落后了。2014年我到了北京市育英学校,这所学校是京城名校。2016年7月,我被育英学校派往原密云区第七中学工作,这是一所城乡接合部薄弱学校。学校现名为北京市育英学校密云分校。

也就是说,我的工作生涯基本是在不同所属地区不同时期的薄弱学校度过的,这些学校不是偏远农村学校,就是城乡结合部学校。我深知这类学校落后的普遍原因,比如师资不稳定,相对薄弱,结构性缺编,职业倦怠严重;生源复杂、质量较差、家庭教育跟不上、学生习惯不好;学校办学条件较差等。

2012年9月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中有如下阐述: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着力提升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办学水平,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努力实现所有适龄儿童少年“上好学”……。因此,关注薄弱学校发展,探索薄弱学校治理理论与策略,是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学校现代化治理的一项急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基于我所经历,以及薄弱学校的常见问题,我经常思考,这样的学校到底怎么样才能激发其生命的活力,迅速实现由薄弱到优质发展,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呢?

我选择了“微创新”,把它作为我治理学校的起点。这需要首先有使命感。我可以给周围的人和世界带来什么不同?其次是从我做起,产生改变。有了使命感,有了愿意从我做起的意愿,每个人都可以成为非常好的领导,剩下的就是定义你自己的领导力了。其标志是我每天发布在教师微信群里的“校园微生活”系列文章。

我认为,师生每天进入校园,作为教师,不仅仅是单纯来教书的,还是来生活交往、享受人情冷暖的关怀、追求心灵与生命的成长的;而我们的学生,也不是仅仅来单纯学习,追求所谓的考试分数,他们也是来生活交往的,来享受自己的美好年华,是为了他们自己的未来接受能力与素养的熏染锻炼的。

所以,作为校长的管理智慧,其实最为关键的是在于如何与师生交往互动,尊重他们每一个与众不同的生命,善于用情感和专业双重的同理心,以及运用好自己敏感的心灵,发现高尚的品质、真实的问题,培育好每个人的心情与成果的意识、能力。学校里的空间,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都是学校中的人所创造的,为了人而存在,它们是我们经历生活的一个个活的空间,它们接纳我们,又被我们所激活,在此过程中它超越有限而成为无限,从而获得属于它的生命。

基于以上认识,我每天尝试采摘校园里每一个生命的心情、品质乃至产品,把发现的“新大陆”记载下来。这就是这本书的来历,书中的每一篇文章便是我采摘的花朵或果实。采摘的过程便是一些直面教育现实中司空见惯的种种现象与问题,是对一个个教育细节的真实发现与理性思考。书中对很多教育细节的如实分析,一个个的改进方案,既是常识,也不乏闪耀着卓见,但都是对规律和人性的尊重。

我愿意采摘每个人的心情。一天里,从早到晚,从室外到室内,我会遇到每一位老师。张老师,今天你穿的衣服这么优雅;王老师,你今天看起来很高兴啊;李老师,今天你又跑了几圈啊;赵老师,祝贺你获得了演讲大赛一等奖;刘老师,你站在讲台上那么神采飞扬;杨老师,你们教研组集体准备的展示活动太精彩了;杜老师,这次外出学习有收获吗;周老师,你写的随笔真感人……遇到老师,我都有话与他们交流,我想获取他们的心情,通过让老师们发现自己的美好心情,互相感染对方,这样,整个的校园里就弥漫着一片喜悦,传递着各样的感动。

我愿意采摘每个人的品质。“校长,你支持我组建一个我自己的社团吗?”这是学生们个性化兴趣培育的自动邀请。“校长,我想向你提个建议,有的老师上课讲得太多,我们自我思考体验的机会偏少。”这是学生参与课改的真实感受欲获得更多学习权力的诉求。“校长,今天我表现很好,再没受到老师批评,你给我签个字证明一下。”这是学生自主管理效果的自我评价。“校长,我们邀请您去参加我们班的情景剧展演,希望您讲几句鼓励我们的话。”这是学生在校园里社会化交往的萌芽展现。“校长,我们的课下作业太多了,您看是不是与老师说说少布置点。”这是学生自我权益的维护。“校长,请尝尝我们自己做的饮料,你每天太辛苦了。”这是学生尊重老师的真情表达。……

我愿意采摘每个人的产品。我喜欢在校园里转,为的是发现同学们的作品。比如他们自己做的手抄报、活动海报、班级黑板报等;发现同学们的书画作品、手工制作、读书心得等;发现同学们的朗读展示风采,演讲辩论气场,运动场矫健的身形等。发现同学们的一个个令人惊奇的小创意:教室灯关旁标有注意关灯的卡通图案、同学们遗忘物品的自制纸箱,展示校训“好好学习 好好学习”的解读文字等等。我还走进课堂,发现那些认真听讲、勇于质疑、乐于合作的同学,发现一些写得最好的学生笔记和作业本,发现教室里课堂上那些打动人的学习思维的场景。……

我还热衷于采摘老师们的主张与实践经验,我安排在每个教室里一张课桌椅,课桌上放着一个写着“课堂学习走访”的红色桌牌,目的自然是想走进每一位教师的课堂,虚心地向每位教师学习。当我发现某个老师有价值的探索经验时,我会邀请他把自己的这些经验总结一下,然后我再做一下提升与点评,这样就形成了这位老师的教学成果,甚至是形成了自己的产品。我会帮他找机会,在合适的场合与同事分享,推荐给一些适合的报刊发表。引领老师走上研究的道路,才能让老师们解放自己的职业情感,真正爱上自己的工作,享受到教育的真正幸福。

这个世界是个无时无处不联系的世界,一个人的思与行往往会吸引一些志同道合者地回应。比如中国教育报刊社新媒体中心张以谨老师,建议我把这些微生活文章按照“问题发现、问题分析、解决方案”三部分撰写,以给同行启发借鉴。重庆新校长传媒公众号专门为我开了一个“微改革领导力”专栏。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辑卢风保老师也发现了这件事情,约我按此方式坚持撰写,待条件成熟形成论著。

因为整理书稿,搜索“微创新”的概念与内涵,恰巧读到了著名教育家陶西平老师的一篇文章《教育改革为何需要微创新》,里面的观点正好可以作为我的一些实践探索的理论依据。

陶西平老师认为:“教育理论的创新和教育科学的研究需要专家的引领,以发现教育事业前进的规律以及探求规律的应用。但这些都不能取代对学校和教师每天遇到的具体问题的回答。寻找解决这些具体问题的途径,也同样是实实在在的教育创新。当然,这可能不够宏观,也可能一时不成体系,所以,我们可以称之为“微创新”。

微创新虽然看起来小,但它不仅可能丰富教育科学的宝库,而且可能引发对教育大问题的突破性思考,所以,小中有大,小中见大,其意义绝不可低估。

学校里的管理人员和广大教师每天所面对的问题,都是微创新的切入点,所以,推进学校内部的微创新不仅是改进学校管理、提高教育质量的动力与途径,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之路。校长和教师都应当有自己的微创新课题,都应该通过微创新科研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那么如何进行微创新呢?微创新应当从问题出发。要全面分析自己从事的管理和教学工作,找到存在的难点、关注的热点,从而有针对性地确定研究课题,将科学研究与工作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微创新应当有研究方案。要对研究课题进行认真调研,理清关键点,找准切入点,确定创新点,制定包括实验方法、实验进程的方案,使研究有序进行。微创新应当是学习的过程。要搜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边学习,边研究,以学习指导研究,以研究加深理解,从而增强科学性,减少盲目性。微创新最重要的特点应当是高度重视实践。微创新多属于应用研究和行动研究,要在自己工作的领域内大胆进行实验,在实践中验证设想,在实践中完善方案,在实践中发现规律,并且重视积累实践过程中的数据与资料。微创新还应当进行成果评估。对各项微创新成果的评价,要以实效为检验的重要标准。

这些专家的鼓励与观点让我充满了信心,有了能够实际操作的依据与路径,我充满着无穷的力量,如密蜂般勤奋地游艺在教育教学的真实场景里,采摘着每一个时光变幻的风景,多彩的故事,甚至是一种微妙的感觉,一次不经意的相遇。

就这样,三年来,我始终保持着对现实问题的敏感性,增强问题的预见性,保持理智唤醒内在自觉,立足本土,借助外力,识别、选择适合自己学校发展的路径,因势而谋。回到教师与学生成长的实际,直面每个人的成长需求,不是绕道而行,而是要有应有的担当,找准撬动整个学校发展,让全体教职员工内心受到触动,能够齐心协力办好一所学校。

比如,在育英学校密云分校,经过广泛调研与诊断,我选择了从“确定学校办学理念”这一途径作为支点,展开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行动。伴随着“成就每一个人”办学理念地提出与认可,“全学习”课程改革与育人模式创新实践研究课题、学校第一个三年发展规划、“全学习”课程改革顶层设计、“全学习”生态校园文化建设、“全学习”课堂教学模式、“5+2”教师自成长模式、基于育人目标的学生自主成长课程建设等一系列创新举措相继推出。

写到这里,我的内心是宁静的,但是,那一个个关注细节的不同的事情、充满激情的微创新,却有着共同的主题:立德树人。往深层里探微,其实是找到了自己的领导力的原动力,明白自己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慢慢摸索出属于自己的领导力风格,关注着自己的内心,朝向使命,从我做起!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育微创新的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