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坡书单(二)

趁着清醒,脑子里有印象和记得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也一并整理了吧。

1、
书名:《心若淡定,便是优雅》
作者:张其妹
体裁:治愈类
读后感:
看前半本时觉得至少能给四星吧,读到后半本就觉得给个三星就够了。半心灵鸡汤半讲故事。闲时拿来消遣不错,还会有点小迷,我一早坐反一次坐过一站地铁。
期待下一本。

2、
书名:《淡定的女人最优雅》
作者:美.戴尔·卡耐基
体裁:治愈类
读后感:
五星是满分,我会给它打一星。
不能说看了一半,而是说翻了一半。
章节主旨不清,思路不连续,叙事散乱矛盾。还满篇都带着股浓浓的男权主义。空话连篇,没有什么实际内容和深刻思想,例子逻辑混乱偷换概念,完全为了说服而说服。就是类似传销洗脑用的教科书模式。
总之,不可否认卡耐基当时社会环境下提出的关于女性的种种新鲜观点的历史作用和社会意义。
但是在这个年代的我看来,单单就这本书本身来说,是烂书一本。
像泡了一天的茶叶底子嚼到了嘴里。
一本典型的男人写的女人书。
跟上一本完全没有可比性。

3、
书名:《霍乱时期的爱情》
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
体裁:小说
读后感:
如果说中学时读《茶花女》树立了我对爱情的概念,那么时隔十多年后的《霍》则颠覆了我的爱情观。前者是轰轰烈烈,不是生即是死的感情;后者是潜移默化,渗透到日常呼吸中的,一点一滴。每一种可能性,如何辨得清是非真假?谁能说哪一种又不是真感情?谁又说能阻止谁不要产生某一种感情?哪个又比哪个更高尚?
就这么杂乱了一生,如果到死,还能有一种体会,被称之为“爱”,那也就够了。

因此,思考和纠结仿佛变得没有意义了。剩下的,只剩下问生活是什么,问自己,还要什么。仅此。

3、
书名:《百年孤独》
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
体裁:小说
读后感:
“老人坐在树下编金鱼。”这句话在我脑中,就成了孤独的代名词。每当觉得孤独的时候,就会想起这本书,然后安慰自己,世人都是如此,我又何以特别?
那个赤裸着爬上房顶的女孩子,曾经不理解关于她的“纯洁”。当我有了女儿之后,某一天突然觉得有所领悟。纯洁的意义,真的不是做什么,而是心中有什么。

说实话,看到后面的时候间隔了几天,重复的人名混乱了,结尾终没能看下去。
但不急,我喜欢的书很多都会专门留着结尾,放很久。就像舍不得一次吃完的好东西。
所以一本可以拿一生来读的书,已经刻在心里了,不在乎晚几天,也不在乎晚几年。

4、
书名:《刘心武读红楼梦》
作者:刘心武
体裁:小说
读后感:
看前面时觉得是作者另一种视角的领悟。看到结尾的感觉就是,曹雪芹丢了的结尾,让刘大作家魔障了。整个就是一个日式漫画的EVA 终极版。
我是拿来当学术讲解来读的,纯纯的受了一大骗。虽然我尊重你写字的权力,但恕我实在不能接受你写的内容。《红》迷建议忽略此书,看了容易吐血。

你可能感兴趣的:(苏坡书单(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