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这些概念,你会变得越来越聪明

证实性偏差

我们倾向于选择那些证实了我们的预期和假设的信息,同时倾向于忽视相反的信息。证实性偏见是选择性关注的实例。

比如:从前有个人,丢了一把斧子。他怀疑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便观察那人,那人走路的样子,像是偷斧子的;看那人的脸色表情,也像是偷斧子的;听他的言谈话语,更像是偷斧子的,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一不像偷斧子的。 

不久后,丢斧子的人在上山的时候发现了他的斧子,第二天又见到邻居家的儿子,就觉得他言行举止没有一处像是偷斧子的人了。

再比如说,你如果崇拜一个人,那么他说的话哪怕是错的,你也愿意跟他保持一致性,即使别人给你明确指出错误之处,你也会反驳,并找出各种证据来正确他说的话是正确的。

当然,"证实"并不是错误的,或者不必要的。关键是,证实只是事物面貌的一部分。如果只有证实,就难以存在全面的思考,很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而如果从"证伪"的角度看现象,从反面去思考,去质疑,结论会更加可靠,也会更接近真实。

确定性效应

只要有可能,与冒险相比,我们一般偏好于”确定的事“,也倾向于避开模棱两可的情况。

比如:下面的游戏包含两个阶段,第一阶段,75%的概率退出游戏并一无所获,25%的概率进入第二阶段。如果进入第二阶段,则存在以下两种选择:

A 获得30美元

B 80%的机会赢得45美元,20%的机会什么也得不到

问题二:

你更喜欢哪种选择?

C 25%的机会去赢30美元,75%的机会什么也得不到

D 20%的机会去赢45美元,80%的机会什么也得不到

在问题一中,76%的参与者选择了A,只有24%的人选择了B。在问题二中,42%的参与者选择了C,58%选择了D。

在问题一中,选项A获得30美元的概率为0.25×100=0.25,选项B获得45美元的概率为0.25×0.80=0.20,和问题一概率完全相同,但偏好不相同。

丹尼尔·卡尼曼和阿莫斯·特沃斯基认为,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对概率的表征,二是决策权重的非线性特征。具体来讲,问题一中,人们往往忽略第一阶段的概率条件而直奔第二阶段,第二阶段存在一个确定的选项和一个风险选项,因为确定事件的权重函数被高估,由此人们偏好选项A。

说明人们对确定性结局喜欢的程度大于对可能发生结局不喜欢的程度,反映了人们对待风险态度的决定要素是人们处理确定性结局和不确定性结局的方式不同。

因此,大多数人对不确定结果中正的结局(增益)持回避态度,对确定性结果中负的结局(损失)持追逐风险态度。

禀赋效应

相比未得到同等价值的东西,我们会过高估计已经拥有的东西的价值,即使这些东西并不涉及眷恋之情,此效应也一样适用。

比如:你开了多年的破车想卖掉,往往你会高估它的价值,当二手车市场给你出市场行情的价格,你也觉得这个价格不合理,低于你的预期价格。

因为这部车是你拥有多年,而且你会认为它哪儿哪儿都好,你还会觉得,别人买了你的车是赚大发了。

再举个例子,小A经营了一家宠物店,经常会遇到有小孩子想要买小狗、小猫之类的宠物,但一般情况下,父母并不会同意,应该怎么办呢?

此时,如果小孩哭闹,即使最终父母掏钱购买了宠物,也会有所抱怨,至少小A也别指望这家人以后会再来购买狗粮和宠物商品了。

如果我们采取另一种方式,小A此时,对小朋友及家长说,可以把小狗免费先带回家过几天吧,周一早上再送回来就行,并免费送出一袋狗粮。

等到下周一早上,送回来的多半都是钱而不是狗。

这是因为经过几天的相处,会让父母和孩子产生一种已经拥有小狗的错觉,并慢慢的与小狗建立了感情。在这种情况下,要再失去它,实在是太痛苦了,此刻宁愿付钱购买,也不愿轻易就失去本已拥有的东西!

人们不愿意割舍那些本该属于我们的东西,这一现象本质上是由损失厌恶引发的,因此这也导致了人们在决策过程中对利害权衡的不均衡性,对避害的考虑,远大于对趋利的考虑。

基本归因错误

一种常见的归因错误,即我们假设别人的恶劣行为源于恶劣品质,而不是因为处境困难让好人表现得恶劣。

比如:尽管我们在评价他人的行为时有充分的证据支持,但我们总是倾向于低估外部因素的影响,而高估内部或个人因素的影响。

这种现象解释了当销售人员的业绩不佳时,销售经理更倾向于将其归因于下属的懒惰而不是竞争对手的实力等外部因素。

假如你在地铁上看到一个4岁左右的小男孩很调皮,在车上不停的吵闹,给原本就拥挤的地铁上增添了不必要的烦躁噪音。

小男孩的父亲也在旁边不管不问,这时你会不会很愤怒,觉得这位父亲没有尽到教育孩子的职责,才导致小孩子也没有教养,不知道在公共场合要安静吗。

当你走过去跟小男孩父亲大声说:“你要管管你家小孩子,还让不让人消停了” 。

小男孩父亲用轻微的声音跟你说,因为小孩的母亲生病没有挽救过来,今天他母亲刚刚过世,所以小孩悲伤过度,吵到你了,实在对不起。

当你听到小孩父亲这样说时,你还会跟以前一样去指责他们吗。

个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很容易被注意到,而社会环境、社会角色、情境压力等外部条件则难以引起注意,于是,我们就忽视了这些外部因素的作用,而过多地强调个人自身的原因。

从众效应

如果我们周围所有人都思考某事,我们就倾向于和别人保持一致。这样不仅能免去大脑进行费力的思考,同时也会让我们有一种归属感,而这种感觉对人类的进化很重要。

一般说来,群体成员的行为,通常具有跟从群体的倾向。当他发现自己的行为和意见与群体不一致,或与群体中大多数人有分歧时,会感受到一种压力,这促使他趋向于与群体一致的现象,叫做从众效应。

对从众效应也要具体分析。一般有这样几种表现形式:

一是表面服从,内心也接受,所谓口服心服。

二是口服心不服,出于无奈只得表面服从,违心从众。

三是完全随大流,谈不上服不服的问题。

一个老者携孙子去集市卖驴。

路上,开始时孙子骑驴,爷爷在地上走,有人指责孙子不孝;爷孙二人立刻调换了位置,结果又有人指责老头虐待孩子;于是二人都骑上了驴,一位老太太看到后又为驴鸣不平,说他们不顾驴的死活;最后爷孙二人都下了驴,徒步跟驴走,不久又听到有人讥笑:看!一定是两个傻瓜,不然为什么放着现成的驴不骑呢?

爷爷听罢,叹口气说:"还有一种选择就是咱俩抬着驴走了。"

这虽然是一则笑话,但是却深刻地反映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习焉不察的一种现象――从众效应

所谓从众效应,是指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而怀疑、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等,以和他人保持一致。

生活中有不少从众的人,也有一些专门利用人们从众心理来达到某种目的的人,某些商业广告就是利用人们的从众心理,把自己的商品炒热,从而达到目的。

生活中也确有些震撼人心的大事会引起轰动效应,群众竞相传播、议论、参与。但也有许多情况是人为的宣传、渲染[而引起大众关注的。常常是舆论一"炒",人们就易跟着"热"。广告宣传、新闻媒介报道本属平常之事,但有从众心理的人常就会跟着"凑热闹"。

不加分析地"顺从"某种宣传效应,到随大流跟着众人走的"从众"行为,以至发展到"盲从",这已经是不健康的心态了。多一些独立思考的精神,少一些盲目从众。

在特定的条件下,由于没有足够的信息或者搜集不到准确的信息,从众行为是很难避免的。通过模仿他人的行为来选择策略并无大碍,有时模仿策略还可以有效地避免风险和取得进步。 不顾是非曲直的一概服从多数,随大流走,则是不可取的,是消极的"从众效应"。

你可能感兴趣的:(知道这些概念,你会变得越来越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