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识字)整体解读与大单元规划设想

原创 李竹平

翻开这个单元,一页页看过,学习内容和学生在相关主题上的学习经验等方面的联系就越发清晰起来。

四篇识字课文内容上的童趣特点自不必说,开篇的《春夏秋冬》,学生已经是熟悉的了,因为上学期以教材中首个课文单元为基础开发的大单元“秋天是一个季节”,就已经将这一课内容编入其中学习了。

再往后面看到语文园地的“识字加油站”“读一读”“日积月累”的内容,都是与季节、天气有关的词语、诗歌(“读一读”的《祖国多么广大》也编入了上学期的大单元中)。开学的时候,正是春天来临的时候,这是一个恰逢其时的“境遇”,正好赋予这些内容以学生可知可感的生活主题意义。


一个单元是一个相对自足的学习整体,这个学习整体不是从教师的角度以为的整体,更不是因为教材将那些内容编写在了一个单元,而是要在厘清学习目标统领下的单元内容之间的联系基础上,最终从学生如何系统性自主建构学习体验和意义的角度来解读一个单元的整体性。

那么,这个识字单元还有哪些内容,教材编写的目标定位是怎样的,这些内容和目标如何与季节、天气这样的自然体验形成一个整体的学习境遇,就需要基于班级学生实际作进一步的解读和发现。

《春夏秋冬》之外,这个单元还有三篇识字课文:《姓氏歌》《小青蛙》《猜字谜》。《小青蛙》可以间接与季节联系起来,《猜字谜》中的第一则谜底是“秋”字,直接与季节联系起来了。

《姓氏歌》,从内容和主题上看,是很难与季节、天气这样的自然主题联系起来的。“姓什么”,指向的是人的自我确认,对于儿童来说,就是对自己姓氏的进一步理解(从字形、字义角度的理解),产生对自己姓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当儿童告诉别人自己姓什么的时候,心里往往会有强烈的自豪感,会想到自己的家人,如果儿童相关的知识更丰富的话,还会想到自己姓氏中著名的人物。我们教室里设计了一面生日墙,将学生按照出生的季节分成了四组。这给了作为课程设计者的我一个想法,可以将《姓氏歌》做一下改编,补充提问“你什么季节生日?”,回答就是相应的季节了。这样,不仅与季节联系了起来,也与教室文化联系起来,进入了整体性的学习境遇中。

《猜字谜》的第二则,是与《小青蛙》一文承载的字族识字方法紧密关联的,是以字谜的方式复现以声旁“青”的几个形声字(请、情、晴、清),也就很自然地进入了整体性的学习境遇中。

鉴于以上分析,以创设整体性学习境遇为旨归的同一性主题定位就清晰起来了。大单元教学设计,是需要有一个整体性学习境遇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大情境”,也就是一个学习单元的活动主题情境。

季节,仍然是这个单元学习境遇的聚合概念。用《春夏秋冬》开启新学期的识字,诗意的大单元主题可以叫做“从春天出发”。出发干什么呢?在上学期的基础上进一步体验不同季节带来的景象和成长感受,认识更多有关季节、天气的字,积累更多的词语、诗文,认识更多的用于姓氏的汉字,结合出生的季节分享成长故事……


哦,打住!为什么只看见这一个单元呢?不是应该通读教材,再进行课程规划和创造吗?翻到本册的第二个识字单元(第五单元),我们将会发现,第二篇识字课文《古对今》,内容也与季节、天气有关。鉴于教室课程实际,既然《春夏秋冬》和《祖国多么广大》第一学期已经学习过,将这一篇调整进来,能够进一步充实“从春天出发”这一主题下的学习内容。

同时,也将第二次的韵语(对韵歌)识字与上学期第一次的韵语识字间的时间距离缩短,更好地为拓展借助韵语识更多的字做铺垫。(当然,这样的调整或整合,是基于教室里的学生学习经验和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的创造性使用,而不是随性而为。)

主题境遇赋予学习丰富的意义,(促进概念性理解),其中就自然隐含着学习任务的因子。怎样的任务设计,才能将学习目标和内容建立起清晰自然的联系呢?那就先解读清楚这个单元的学习目标。


识字单元,重点学习目标聚焦的是识字写字。

纵览单元课文内容和语文园地内容,关于识字写字的学习目标,可以概括为通过观察、对比,发现生字音形义上的特点,借助不同的语言情境(直观图片、儿歌韵文、字谜、生活经验等)进一步了解并学习运用多种方式识字(联想识字、字族识字、借助熟字识字),培养主动识字的习惯,不断提高自主识字的能力;继续规范美观地在田字格中练习写字,掌握先外后内再封口的笔顺规则,写好全包围的字。

识字服务于阅读,阅读又促进识字。这个单元的阅读学习目标可以概括为:借助教师范读、拍手打节奏等方法,感受并读出节奏与韵律,在体会儿歌和字谜的优美;喜欢阅读富有生活气息的儿歌、字谜,诵读与季节、气候有关的词语、儿歌,丰富语言体验和积累。

儿童在识字学习上,一以贯之要深化的概念性理解,是每一个汉字都是对事物和意义的反映(尤其是字形与字义的联系)。

从识字方法角度来看,要内化的概念是:发现规律和用好方法,可以帮助自己认识和记住更多的字,进而认识丰富多彩的世界。

什么样的学科学习任务定位可以促进概念理解呢?——识字方法大发现。让学生在学习和运用不同方法识字的同时,不断梳理、总结和内化这些方法,以方法的习得促兴趣的发展和识字能力的提升。


大单元的情境任务就叫“从春天出发”吧。

简单梳理一下大单元教学的初步思路——是突破教材内容的,创造一段以春天为主题的教室生活。这是初步想法,还需要进一步进行论证、细致规划。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识字)整体解读与大单元规划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