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知识分享:在阅读经典作品中学习细节刻画

来源 澎湃新闻 《作家走走:用大数据为小说做文本分析》,此篇为阅读笔记

华东师范大学创意写作专业“名家创作谈”系列课程,这几期在澎湃新闻上都能看到,看了之后每一篇都有所收获。虽然说无法亲临现场听取讲座,从记者笔下也算是一个间接的受教了。加上我自已的琢磨和理解,在这里跟大家分享。

1、 创意不只是想象力或者独特的想法,而是你有没有跨界融合的好奇心和野心。

悟:想象力是写小说的重要内容,王小波的几部以唐传奇为蓝本的小说,几乎可以说通篇都是由想象力而挥就的。当然,想象力不是空想,也不是毫无意义的乱想。可以体现在情节设置,跟小说细节的刻画上。

跨界融合,我想到的是,写作的功夫很多都是在写作之外的,作者需要多方面的知识来支撑自已的写作。有名的作家不一定是从中文系毕业的,在别的专业反而更能激发本专业与文学创作的火花。跨界融合能产生出不一样的文学效果,例如医生写医生行业的小说、警察写警察行业的小说这类。

2、李洱的《应物兄》,小说 冰冷的客观叙事态度,取代了主观抒情和心理描写,且小说采取了相当复杂的叙事视角,对用词有更加精细的打磨。

悟:作家走走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分析了获得矛盾文学奖作品的用词。对于初学者来说,文字能流畅阅读,不卡壳就已经有难度了。对文字的纯熟运用,非常之难,不是语言大师更难掌控。这需要我们在平时读作品的时候,多关注作者的行文风格,体悟其语言的韵律。王小波说,好的语言是有韵律的。可以从自已喜欢的作家身上寻找适合自已的表达语言。  语言表达倒是没有高下之分,不过让人看得舒服就好 。

3、有学生提问说,缺乏生活经验的青年写作者如何在网络文学与严肃文学之间寻找出路?走走给出的答案是“看书”——通过阅读经典文本揣摩如何表达生活的细节。

悟:这是本节课最大的收获,她为我们学习经典作品指出了一条明路,而且这条路是非常容易被忽略的,就是她说的,细节的刻画。我们知道,小说的基本技法“展示”和“讲述”两种,展示是很重要的,而且细节的展示尤其更为重要,这也是写作的初学者最容易忽略的。

我想起古龙《武林外史》的一个情节,朱七七好不容易追到沈浪,怕沈浪跑了,于是她就用小指勾着沈浪的衣服。为什么要写是用小指勾住,而不是拉住呢。这对人物的性格刻画就很细微了,也是非常丰富的细节描写。不得不说古龙是个懂女孩心理的高手,既刻画出她对沈浪的不舍,又有点矜持,又有点可爱和任性,这个人物形象也就跃然于纸上了。

我们在阅读中,一定要更加注意经典作品的细节刻画,甚至可以摘抄下来多揣摩学习,然后再有意识地在自已的写作中去引入。

当然,不是所有的细节都是好的,一定是要能体现人物特征,或者失去情节发展的。

以上就是本文的主要观点,欢迎大家评论指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写作知识分享:在阅读经典作品中学习细节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