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ular2 发布思路

Angular2 发布思路

本文是按着ng2官网的高级内容“Deployment”的思路整理得出的,原文虽然在angular2的中文站下挂着,截止目前却还是英文版未翻译,笔者就在这里结合自己的理解给出原文的一点点整理。

这是原文地址:

https://angular.cn/docs/ts/latest/guide/deployment.html

1. 最简单的发布流程

最简单指的是开发完成好一个ng2应用后,做最少的事情让用户能在自己的浏览器内访问到此应用。从这句话出发就很容易想到,如何做到“最简单”,自然就是什么都不做,把写好的整个项目往服务器一扔搞定。

当然,即使是对项目文件什么都不做,服务器还是得做一些事情来配合ng2开发的前后端完全分离的网站:

a. 调整index.html中的标签的值,因为在服务器中的index.html不一定就在根目录下,此时就必须指定其路径。

b. 调整404错误页,将所有的404错误都重定向到index.html,只有这样才能不让服务器的路由影响到我们ng2的前端路由(深层原因其实就是,我们在浏览器输入地址时,地址先被服务器认为是错误路径给返回错误了,这就得让服务器认为地址有误时将其原封不动重定向给index.html,让其成功被客户端路由识别)

c. 开启生产模式,ng2默认的引导都会开始开发模式,在引导的代码里执行 * enableProdMode() * 即可开启生产模式

d. 简化node_modules。 原因是开发项目时安装的那一大堆(20500+的文件以及180M+的大小)npm包,其实绝大多数在App运行于浏览器时是用不着的,发布项目时,去掉其中用不着的那一大堆文件,自然能节省很大的空间。

2. 产品级优化

接下来,为了优化我们得产品,还需要做一些事情。

AOT编译

全称是 Ahead-of-Time compilation。明确点讲,就是默认情况下ng2使用的是即时编译的方式,App运行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哪个模块了,就找到它然后编译它,然后才运行,别的且不说,实时编译相比预编译要多使用一个Angular Compiler,听起来就能想到这会拖慢速度,实际上拖慢了不是一点两点,是一大半甚至更多,这货体积贼大。

使用webpack(包括AOT)

webpack是用于代替默认的SystemJS的模块化工具,可以说使用SystemJS进行ng2的打包只是在试水闹着玩,如果要上升到产品级别,webpack要强大得多,包括了预编译以及代码压缩,而不是像SystemJS那样,每使用到新的模块甚至组件模板都要发起请求来获取。

使用rollup消除无用代码

这指的是摇树优化,完成的事情是自动去除掉不再使用的代码,来减小体积,不过需要我们具体去完成的事情好像没有,这个ng2自己帮我们完成了。

修剪库依赖

说的好像是可以进一步修剪使用到的库,举了个例子是RxJS,这个库在开发ng2时会使用到其中的部分功能,比如说Observable,但更多时候也只有这一个模块被用到了,所以可以只引入一个Observable。这其实是ng2自身还存在的一点点美中不足,至少笔者就感觉很怪,为什么用着@angular/xxx的包,还得引入个rxjs或者Observable,期待ng2后续的版本会给出更优雅的方式吧。

性能测试优先

讲的就是通过性能测试手段来优化产品了

3. 原文后面还分ng2端与服务端重新理了一遍上面讲到的

ng2端要做的事情有:

a. 标签的路径配置

b. 开启ng2的生产模式

c. 使用模块懒加载(路由中使用loadChildren)

原文还写了一小段来说不需要把懒加载模块import进立即加载的模块中(比如把一个懒加载模块import在了根模块里),这其实不会懒加载,模块还是跟随根模块一起被加载了。

服务端要做的事情有:

a. 错误页都要重定向到index.html(防止丢失前端路由)

b. 跨域配置(前后端分离的应用通常要解决的问题)

作者:Yitimo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a4f067940649

來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你可能感兴趣的:(Angular2 发布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