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xi][学习笔记]s_axi_awlen/s_axi_awsize 和s_axi_wdata关系

在AXI4(Advanced eXtensible Interface 4)总线协议中,s_axi_awlen(写地址通道的突发长度)和s_axi_awsize(写地址通道的突发大小)是控制信号,它们定义了写事务的属性,而s_axi_wdata(写数据通道的数据)是实际传输的数据。下面我将解释这些信号之间的关系:

  1. s_axi_awlen

    • s_axi_awlen定义了突发传输中的数据传输次数。它是一个8位的信号,可以表示0到255之间的值。在实际应用中,由于AXI4总线的限制,有效的突发长度通常是2的幂次方,如1、2、4、8、16等。
    • s_axi_awlens_axi_wdata的关系在于,它决定了写数据通道上需要传输多少个数据项。例如,如果s_axi_awlen为4,那么在写数据通道上将会有4个s_axi_wdata传输。
  2. s_axi_awsize

    • s_axi_awsize定义了每次数据传输的大小(以字节为单位)。它是一个3位的信号,可以表示1、2、4、8、16、32、64或128字节的大小。
    • s_axi_awsizes_axi_wdata的关系在于,它决定了每个s_axi_wdata传输的数据宽度。例如,如果s_axi_awsize为3’b010(表示4字节),那么每个s_axi_wdata传输将包含4字节的数据。
  3. s_axi_wdata

    • s_axi_wdata是实际要写入的数据,它的宽度取决于系统的设计。在AXI4中,s_axi_wdata的宽度可以是8、16、32、64、128、256、512或1024位。
    • s_axi_wdata的传输次数由s_axi_awlen决定,而每次传输的数据宽度由s_axi_awsize决定。

总结来说,s_axi_awlens_axi_awsize共同决定了写事务的数据传输模式,包括传输的次数和每次传输的数据量。而s_axi_wdata是实际传输的数据内容。在设计AXI4总线接口时,正确设置s_axi_awlens_axi_awsize对于确保数据正确传输至关重要。同时,s_axi_wdata的宽度必须与s_axi_awsize定义的数据宽度相匹配,以避免数据对齐问题。

在实际的AXI4总线设计中,s_axi_awlens_axi_awsizes_axi_wdata的配置取决于具体的应用需求和系统架构。下面我将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些参数的配置过程。

假设我们有一个系统,其中主设备(master)需要向从设备(slave)的存储器写入16个字节的数据。存储器的字大小为4字节(32位),并且我们希望使用递增突发(Incrementing Burst)模式进行写操作。

  1. 配置s_axi_awlen

    • 由于我们需要写入16个字节的数据,并且每个字大小为4字节,因此总共需要写入4个字。
    • 因此,s_axi_awlen应该设置为4,表示突发传输中有4次数据传输。
  2. 配置s_axi_awsize

    • 由于每个字大小为4字节,我们需要确保每次数据传输的大小为4字节。
    • 在AXI4中,s_axi_awsize是一个3位的信号,可以表示1、2、4、8、16、32、64或128字节的大小。
    • 因此,s_axi_awsize应该设置为3’b010,表示每次数据传输的大小为4字节。
  3. 配置s_axi_wdata

    • s_axi_wdata是实际要写入的数据,它的宽度必须与s_axi_awsize定义的数据宽度相匹配。
    • 在这个例子中,s_axi_wdata的宽度应该是32位(4字节),因为我们使用的是32位的字大小。
    • 主设备将准备16个字节的数据,分成4个32位的字,然后通过写数据通道发送这些数据。
  4. 其他相关配置

    • s_axi_awburst应该设置为2’b01,表示使用递增突发模式。
    • s_axi_awaddr应该设置为写操作的起始地址,例如0x1000。
    • s_axi_awvalid应该在写地址通道上置高,以指示地址和控制信息有效。
    • s_axi_wvalid应该在写数据通道上置高,以指示数据有效。
    • s_axi_wlast应该在发送最后一个数据时置高,以指示这是突发的最后一个数据。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通过正确配置s_axi_awlens_axi_awsizes_axi_wdata,以及其他相关的控制信号,确保了主设备能够向从设备的存储器正确地写入16个字节的数据。这种配置适用于需要顺序访问连续存储器地址的场景,如缓存行填充或数据写回。

note : 存储器的字大小为4字节(32位)

这句话“存储器的字大小为4字节(32位)”是在描述存储器的数据组织方式。在这里,“字”(word)是一个数据单位,它指的是存储器中可以一次性读取或写入的最小数据单元。在不同的系统和架构中,字的大小可能不同,但通常是2的幂次方,如8位、16位、32位、64位等。

在这个特定的上下文中,字的大小被定义为4字节,也就是32位。这意味着:

  • 当从存储器读取数据时,每次读取操作将返回32位的数据。
  • 当向存储器写入数据时,每次写入操作将处理32位的数据。

这种定义对于系统设计非常重要,因为它决定了数据传输的基本单位,以及如何对齐和访问存储器中的数据。例如,在AXI4总线协议中,写数据通道(Write Data Channel)的s_axi_wdata宽度必须与存储器的字大小相匹配,以确保数据能够正确地写入存储器。

在上述例子中,如果我们需要写入16个字节的数据,并且存储器的字大小为4字节(32位),那么我们将把这16个字节分成4个32位的字,然后通过AXI4总线的写数据通道发送这些数据。这样,每次s_axi_wdata传输将包含一个32位的字,总共需要4次传输来完成16个字节的写入操作。

在AXI4(Advanced eXtensible Interface 4)总线协议中,固定突发(Fixed Burst)传输是一种特殊的突发传输模式,其中所有数据传输都发生在同一个地址上。下面我将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固定突发传输的配置和过程。

假设我们有一个系统,其中主设备(master)需要向从设备(slave)的单个地址写入16个字节的数据。存储器的字大小为4字节(32位),并且我们希望使用固定突发模式进行写操作。

  1. 配置写地址通道(Write Address Channel)

    • s_axi_awaddr:设置为写操作的起始地址,例如0x1000。
    • s_axi_awlen:设置为4,表示突发传输中有4次数据传输。由于是固定突发,这4次传输都将发生在同一个地址上。
    • s_axi_awsize:设置为3’b010,表示每次数据传输的大小为4字节(32位)。
    • s_axi_awburst:设置为2’b00,表示使用固定突发模式。
    • s_axi_awvalid:置高,以指示地址和控制信息有效。
  2. 配置写数据通道(Write Data Channel)

    • s_axi_wdata:准备16个字节的数据,分成4个32位的字。例如,数据可以是0x11223344、0x55667788、0x99AABBCC、0xDDFF0011。
    • s_axi_wstrb:设置为对应s_axi_wdata的写选通信号,确保每个字节的写入。
    • s_axi_wvalid:在发送每个数据字时置高,以指示数据有效。
    • s_axi_wlast:在发送最后一个数据字时置高,以指示这是突发的最后一个数据。
  3. 写操作过程

    • 主设备通过写地址通道发送起始地址0x1000和控制信息,同时s_axi_awvalid置高。
    • 从设备通过s_axi_awready信号响应,表示准备好接收地址和控制信息。
    • 主设备通过写数据通道发送4个32位的数据字,每个数据字对应一个s_axi_wdata传输,同时s_axi_wvalid置高。
    • 从设备通过s_axi_wready信号响应,表示准备好接收数据。
    • 当发送最后一个数据字时,主设备将s_axi_wlast置高,表示这是突发的最后一个数据。
    • 从设备接收完所有数据后,通过写响应通道(Write Response Channel)发送响应,确认写操作完成。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尽管突发长度为4,但由于使用了固定突发模式,所有数据传输都发生在同一个地址0x1000上。这种模式适用于需要在单个地址上进行多次数据传输的情况,例如向或从寄存器、控制寄存器或状态寄存器等单个地址写入或读取多个数据项。

在AXI4(Advanced eXtensible Interface 4)总线协议中,回卷突发(Wrap Burst)传输是一种特殊的突发传输模式,它用于在固定大小的存储区域(称为“回卷边界”)内进行数据传输。当传输到达回卷边界的末尾时,下一个传输会“回卷”到该边界的起始地址,从而在连续的地址空间内形成一个循环。

下面我将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回卷突发传输的配置和过程。

假设我们有一个系统,其中主设备(master)需要向从设备(slave)的存储器写入16个字节的数据。存储器的字大小为4字节(32位),并且我们希望使用回卷突发模式进行写操作。回卷边界为16字节(即4个字),起始地址为0x1000。

  1. 配置写地址通道(Write Address Channel)

    • s_axi_awaddr:设置为写操作的起始地址0x1000。
    • s_axi_awlen:设置为4,表示突发传输中有4次数据传输。
    • s_axi_awsize:设置为3’b010,表示每次数据传输的大小为4字节(32位)。
    • s_axi_awburst:设置为2’b10,表示使用回卷突发模式。
    • s_axi_awvalid:置高,以指示地址和控制信息有效。
  2. 配置写数据通道(Write Data Channel)

    • s_axi_wdata:准备16个字节的数据,分成4个32位的字。例如,数据可以是0x11223344、0x55667788、0x99AABBCC、0xDDFF0011。
    • s_axi_wstrb:设置为对应s_axi_wdata的写选通信号,确保每个字节的写入。
    • s_axi_wvalid:在发送每个数据字时置高,以指示数据有效。
    • s_axi_wlast:在发送最后一个数据字时置高,以指示这是突发的最后一个数据。
  3. 写操作过程

    • 主设备通过写地址通道发送起始地址0x1000和控制信息,同时s_axi_awvalid置高。
    • 从设备通过s_axi_awready信号响应,表示准备好接收地址和控制信息。
    • 主设备通过写数据通道发送4个32位的数据字,每个数据字对应一个s_axi_wdata传输,同时s_axi_wvalid置高。
    • 从设备通过s_axi_wready信号响应,表示准备好接收数据。
    • 当发送最后一个数据字时,主设备将s_axi_wlast置高,表示这是突发的最后一个数据。
    • 从设备接收完所有数据后,通过写响应通道(Write Response Channel)发送响应,确认写操作完成。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由于使用了回卷突发模式,当传输到达回卷边界的末尾(即地址0x1007)时,下一个传输会回卷到边界的起始地址0x1000。这种模式适用于需要在固定大小的存储区域内进行循环访问的情况,例如在缓存一致性协议中。

你可能感兴趣的:(AXI,AXI4,AXI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