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你为孩子付出一切,而他依然不爱你?

      在我很小的时候,听过亲戚说过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有虚情假意的时候,唯独母爱是无私的。”

      长大一点后我才发现,这句话错了,至少是说的太绝对了。况且不提世界上有很多不负责任抛弃幼子的父母,就连很多普通人眼中的模范父母,也并非无私的爱着他们的孩子。很多父母沉浸在对子女的付出中,对自己的自私毫无觉察,更无法承认。孩子对此虽有感知,却无力改变,最终要么在意识上把父母的自私维护成无私,来压抑潜意识里对父母的不满与愤怒;要么彻底陷入反叛,试图摧毁父母的权威。

      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父母也一样。但在孩子的眼中,父母必须是完美统一的。孩子无法像成人一样懂得不能以非黑即白的简单标准来判断一个人,在他们的眼中,父母要么是爱我的,要么是不爱我的。但是孩子感知到的父母究竟是好父母,还是坏父母,完全是来自父母对自己的态度,而不来自于道理和应该。当父母接纳、认可我时,是好父母;当父母拒绝、斥责我时,是坏父母。然而没有哪个父母在拒绝、斥责孩子时认为自己是坏父母的,大部分父母在这个时候依然会把自己定义为好父母,告诉孩子“爸爸妈妈这么做是为了你好,等你长大了就知道了”。这造成了孩子的一种认知混乱:“我感受到的是坏父母,但爸爸妈妈说他们是好父母”。如果孩子还能感受到父母的爱,那么他们最终会倾向于认为“是我错了,爸爸妈妈是好父母,如果他们斥责我,那一定是我做的不对”。

      问题是并非所有“坏父母”的行为都可以洗白为“好父母”。中国人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让我们姑且将“无后”理解为“不结婚生子”吧,虽然这句话还有另一种解释)。血脉延续在中国人的集体意识里占据很高的地位,但似乎没有多少人讨论意志的延续,虽然这种现象非常的普遍。人做了父母后,会不自觉的把自己的意志灌输给孩子,希望孩子把自己的意志延续下去。所以很多人,尤其是那些好父母们都喜欢说一句话:“爸爸妈妈苦点累点没事,只要你乖乖听话就好。”这句话体现了很多父母教育子女的终极目标就是把子女打造成符合他们心目中想象出来的理想形象。但是如果这种理想形象设置的太过具体,有多少孩子能最终变成父母眼中期望的样子?

      父母以自己的方式打造孩子,并坚持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为了孩子好,完全看不到他们的内在驱动力其实来源于权力欲望和自我实现(这其实是一种自私,而非无私);并且越是“好父母”,越容易对孩子过度付出,这一方面可以证明自己是好父母,以提高他们的自我价值感(同样也可以甩锅:如果我都这样付出了你还是不行,那真不是我的问题了);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为操控孩子的筹码:“我已经为你付出那么多了,你要是再不听我的话就太不知好歹了!”

      然而孩子也不是傻子,他能从这种听话的游戏中准确找到自己的利益所在:“如果我听爸爸妈妈的话,爸爸妈妈就会不断为我付出,满足我的愿望。”更聪明一点的孩子甚至会去主动猜测并满足父母对自己的期待,以换取自己想要的东西。

      亲子关系一旦进入这种控制与反控制的模式,双方都会逐渐向对方妥协以换取自己的核心利益。但这种模式是不稳定的,就像交战的双方都选择以自己的优势兵力去攻击对方的劣势兵力,总有一天双方的主力会迎头撞上。这就是问题所在。

      作为父母,为了将其对孩子的控制合理化,会不断的对孩子付出,这种付出终究会超过一个度。我们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

      实际付出的部分-愿意付出的部分=付出感。

      我们每个人都有愿意为了孩子付出而不求回报的部分,当我们对孩子实际付出的部分超过了这个量,就会产生付出感。付出感代表了我们认为自己有权获得回报的部分。在愿意付出的部分不变的情况下,我们付出的越多,付出感就越高,我们就越觉得自己有权得到回报。如果得不到回报,我们就会开始感到不满,开始各种埋怨,挑刺,发牢骚。就好像你老板克扣你加班工资时的心情。

      作为孩子,接受父母的控制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服从意味着放弃自我掌控,这是一件痛苦的事,尤其是当你的意见,想法,兴趣爱好和父母的要求相左的时候。对孩子来说,违背自我意志去听话意味着一种妥协,让步。通过妥协和让步,孩子会感受到无力感,并且开始轻视自己。同时孩子也会将自己的妥协让步当成是自己对父母的付出,并认为自己有权获取父母在其他方面对自己的回报。无力感积累多了,孩子会开始痛恨自己的软弱,并把怒气指向迫使自己听话的父母身上。但是直接挑战父母权威并试图获取独立是不可能的。父母对孩子的过度付出和控制往往意味着孩子独立的能力被剥夺。孩子一方面讨厌被父母管控想要独立,一方面又缺乏离开父母的能力,于是只能隐蔽的通过不断的向父母索取的方式来报复父母!我对你的服从成了我控制你的方式,谁叫我这么弱小,这么听你的话,你怎么能放下我不管?

      另外一件加剧孩子怒气的因素在于,凡是希望孩子听话的父母一般是不会跟孩子讲共情的,他们要的是服从。家长式权威和讲道理才是获取服从的手段。面对这样的家长,孩子一直活在“你要这样做,你不能那样做”的训诫中,无法真正感受到父母的接纳。通过听话,孩子才能够暂时获取想要的关心,心仪的礼物,才能感知父母对自己的爱。这时孩子会很沮丧的发现,父母对自己的爱不是无条件的,是需要通过交换才能获取的。于是孩子开始打心底里鄙视亲情,厌恶自己的父母,认为他们虚伪,同时也更加憎恨无法反抗,软弱无力的自己。德国心理学家阿尔诺·格鲁恩说:“憎恨源于自我憎恨。”到头来孩子对孤立无助的自己的憎恨会投射给自己的父母,认为是他们掠夺了自己,把自己变成了自己鄙视的样子。

      到了这里,出现了一个恶性循环,父母对孩子付出越多,父母越觉得自己有权对孩子要求更多;父母对孩子要求越多,孩子又无力反抗,越觉得自己有权向父母索取。在这个过程中,双方都会积累怒气,到了一个爆发点后父母发出抱怨,我都已经付出这么多了,你这孩子怎么还是不得满足?而于此同时,孩子也在抱怨,你从不在乎我,而我却已经这么配合着听你的话了,你怎么就不能再满足我一点?

      恐怕这就是许多被宠坏的孩子最终爆发,暴力对待父母的真相。社会只看到了父母贯孩子,孩子却恩将仇报,然后得出结论,贯子如杀子;却没有看到孩子的精神世界一直遭受磨难。

      世界上没有天生的凶手,在一个人成为杀人犯之前早已被谋杀。

      回到文章标题:为何你为孩子付出了一切,而他依然不爱你?

      因为你给他的都是他不需要的,他需要的你却从没给过他。

      孩子其实很简单,他不需要那么多物质,一个树叶也可以玩的很开心;也不需要你为他做很多事儿。他不过是希望父母无论在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能陪伴在自己身边,看见自己,回应自己,接纳自己。他需要你的理解,而不是你的道理。

      为什么父母对孩子,总是不愿放手,一定要孩子依着自己的意思才可以?其实在父母自己是孩子的时候,他们也没有被自己的父母所允许。中国人崇尚棍棒下面出孝子。这句话表达了两层意思:

1.教育孩子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孝顺自己;

2.如果孩子拒绝,用暴力压制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手段。

      这两条都赤裸裸的表达了一个意思:“作为父母,我们是多么的自私!”

      如果父母只把孩子当成是属于自己的一种物品,不能把他们当成是有自我意识的平等的人,就会情不自禁的试图改造他们,来为自己的需求服务。在现代社会,这种需求是隐秘的,掩藏在冠冕堂皇的理由下的。这种需求可能是父母的虚荣心,可能是父母自己未达成的心愿,是可以掩饰在“为了孩子好”这个理由之下的。因为这种自私是不可以展现给孩子看的,甚至不可以展现给父母自己看(以逃脱良心的谴责),父母需要各种借口来说服孩子,也说服自己,自己管控孩子的出发点有多么高尚。孩子在父母反复的自我辩解和自我美化中接受了父母的说辞,认为不是父母不对,而是自己配不上。

      如果孩子长大后不能独立思考,反思过去,从父母的管控中分辨出哪些是合理正确的管教,哪些是夹带私货的肆意干涉,并且同时接纳正确的父母形象和错误的父母形象,孩子就会完全继承当年父母的行为模式,并且坚定的为父母当年的行为辩护,以回避当年不被允许的痛苦,同时也使自己有理由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报复自己的父母:“你以为自己有多了不起吗?老子当年也是这么被打过来的,也让你尝尝不听老子话的滋味!”

      其实不是孩子依赖父母,而是父母依赖孩子。但父母对孩子的依赖归根结底还是当了父母的自己没有能力斩断对自己父母的依赖。虽为父母,你依旧依赖自己的父母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指导,而不是通过独立思考所得出的观点。一旦你抛开继承来的观点开始思考,你就会发现,同你一样,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不是你精神的延续,不能帮你实现你未实现的愿望。就算你再希望孩子未来能成才,能幸福,也应该让他通过自己的脚走出来。当你不再能推着他走的时候,他是否愿意继续走下去才是他获取最终幸福的根本。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何你为孩子付出一切,而他依然不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