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快与慢

20180521,思考,快与慢之读书笔记:

我们经常在自己出现失误的时候还信心满满,此时,旁观者往往比我们自己更容易发现这些失误。

我们的主观判断是存在成见的:
人们把相似度当成一种简单的启发手段,就是经验法则,来作艰难的判断。
对这种启发性手段的依赖必然会造成其预测带有成见。
对经验法则的依赖必然会导致人们判断时的成见。

人们是根据从记忆中提取信息的容易程度来估测事情的重要程度的。

本书重复出现的一个主题就是:
幸运在每个成功的事例中都扮演重要角色。

专家们的直觉往往很准确,这种准确性与其说是启发法在发生作用,还不如说是长期实践的结果。
我们日常的直觉能力并不逊于一位经验丰富的消防员或者医生,只是无处施展罢了。

直觉启发法的核心观点:
当面对难题时,我们往往会对相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回答,却忽略了自己已经置换了原始问题这个事实。

我们对自己认为熟知的事物确信不疑,我们显然无法了解自己的无知程度,无法确切了解自己所生活的这个世界的不确定性。
我们总是高估自己对世界的了解,却低估了事件中存在的偶然性。

当我们回顾以往时,由于后见之明,对有些事会产生虚幻的确定感,因此我们变得过于自信。

第一部分:系统1,系统2
系统1的运行是无意识且快速的,不怎么费脑力,没有感觉,完全处于自主控制状态。

系统2将注意力转移到需要费脑力的大脑活动上来,例如复杂的运算。
系统2的运行通常与行为、选择和专注等主观体验相关联。

系统2的运作是高度多样化的,但所有这些运作方式都有一个共同特征:
所有运作都需要集中注意力,如若注意力分散,运作也会随之中断。

我们会忽视显而易见的事,也会忽视自己屏蔽了这些事的事实。

你会发现这个系统有时候会将原本较难的问题作简单化处理,对于逻辑学和统计学问题,它几乎一无所知。
系统1还有一个更大的局限,即我们无法关闭它。

因为系统1是自主运行的,我们无法随意使其停止,因此直观思维所导致的错误常常难以避免。
我们不可能一直没有成见,因为系统2可能对系统1产生的错误毫无所知。

总是质疑自己的想法会使我们的生活非常枯燥乏味,因为系统2在代替系统1进行日常抉择时总是耗时很长且非常低效。
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妥协:学会区别常会出现重大错误的情境,在风险很高的时候,尽力避免这些错误。

说出“自主系统”比说出“系统1”所需的时间长,因此会占用更多大脑工作记忆(短时记忆)的空间。
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任何事物占用了大脑的工作记忆,都会削弱你的思考能力。

第二章
我们发现,如果人的大脑正处于冲刺的状态,就有可能(对次要信息)产生有效的屏蔽。

如果大脑的使用超负荷,其处理则是有选择性且精确的:
系统2会偏向最重要的活动,因此这个活动会得到其所需的注意力,其他“多出来的”注意力再慢慢被分配到其他任务中去。

通过观察瞳孔变化和大脑活动,我们发现高智商的人往往需要较少的努力便可解决同样的问题。

系统2一个非常重要的才能是它能够处理多重任务,它可以提取记忆去执行抑制习惯性反应的指令。

从一个任务转换到另一个任务上需要付出努力,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尤其如此。

第三章
如果我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构建一个复杂的理论,我希望无人打扰,而且坐着思考要比站着强。

系统2在忙碌时,系统1对行为的影响会更大。

当人们相信某个结论是正确的时候,他们很可能会相信支持这个结论的论证,哪怕这些论证不正确。

聪明不仅是指推理的能力,也指在记忆中搜寻相关信息和在必要时调动注意力的能力。

第四章
你觉得自己很了解自己,但其实你错了。

但你一定要接受这个另类的想法,即你的行为和感情有时会受制于你自己甚至都没有意识到的事件。

第五章
当你指认一个早已见过的词语时,会感到更加放松。

系统1让人产生熟悉感,系统2依靠系统1产生的这种熟悉感来作出正误判断。

任何能使联想机制运行更轻松、更顺利的事物都会使我们心生偏见。

想让人们相信谬误有个可靠的方法,那就是不断重复, 因为人们很难对熟悉感和真相加以区别。

只要熟悉其中一个短语,就会觉得对整个陈述都很熟悉,也会因此对陈述内容信以为真。
如果你记不清楚某个陈述的来源,也无法将其与自己知道的事物联系起来,这时你就别无选择,只能跟着认知放松的感觉走了。

如果你很在意自己在别人眼里是否值得信赖、是否聪明睿智,那么说话时就言简意赅吧,能用简单句的时候就别用复杂句。

除了应该保持消息简洁外,还应使其易于记忆。
如果可以的话,将你的想法以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这样人们会更容易相信你的话。

押韵的格言比没有韵脚的格言显得更加深刻。

系统2是非常懒惰的,它不愿付出努力。
如果可能的话,消息的接收方会离所有需要付出精力的事物远远的,包括名字复杂的信息源。

认知放松与良好的感觉相互关联似乎是系统1的一个特点。

你可能感兴趣的:(思考,快与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