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故事01」-动物界的跳高冠军“跳蚤”肿么了?

今天给大家讲一个关于动物界的跳高冠军“跳蚤”因被“习惯”束缚再也无法跳出瓶子的故事。

根据科学实验结果获知,跳蚤的高度一般可达它身体的400倍速左右,所以说跳蚤可以称得上是动物界的跳高冠军。

可是有人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往一个玻璃杯里放进一只跳蚤,发现跳蚤立即轻易地跳了出来。再重复几遍,结果还是一样。根据测试。

接下来,实验者再把这只跳蚤放进杯子里,同时在杯子上加一个玻璃盖,“砰””的一声,跳蚤重重地撞在了玻璃盖上。跳蚤十分困惑,但是它不会停下来,因为跳蚤的生活方式就是跳,一次次被撞,跳蚤开始变得聪明起来,它开始根据盖子的高度来调整自己所跳的高度,在一阵子后,实验者发现这次跳蚤再也没有撞击过这个盖子,而是在盖子下面自由的跳动。

一天后,实验者把这个盖子轻轻拿掉,跳蚤不知道盖子已经去掉了,他还是在这个原来的地方,继续跳。

三天以后,实验者发现这只跳蚤还在那里跳。

一周以后还在跳,实验者发现跳蚤依然在那里跳,实验者已无法跳出这个玻璃杯了。

因为这只跳蚤被“习惯”束缚了,玻璃杯“罩”在跳蚤的潜意识里,同时也“罩””在了它的心灵上,于是他行动的欲望和潜能被扼杀了。这种依靠习惯的行为不仅会发生在动物身上,也会发生在我们这些号称高智慧的人身上。

这个让我想到曾经的自己,害怕碰壁,害怕挑战所以不愿意做出太大的改变,不敢走出自己的舒服圈。所以一直以为生活工作很顺利,只所以顺利其实是在重复简单的工作而已,没有碰壁,说明没有与高难度挑战的事情过招。

终于有一天想做自我突破,跳出舒适圈。走向社会走进樊登线下读书会,被领读人这个角色所吸引,所以抱着一颗学习的心态成为一个领读人。我想我们都是因樊登书友而结缘,想通过以教授他人倒逼成长之因而走进领读人战队的。

读了很多书,合上书却想不起来几句,学了那么多方法,用的时候却恨手无寸铁。也许你有同样的烦恼:貌似知道很多却臣妾做不到啊。宗少说:践行是唯一的投名状。我认可,所以我期待成长为一名领读人以教授他人的方式倒逼自己输出,所以有幸与优秀的领读人们成为战友。

刚开始信心满满,渴望突破自我,绽放自己,所以以为自己可以接受一切磨练,并做好了思想准备。

可是在不断尝试努力,发现读书会里开始出现越来越多优秀的领读人时,我开始有些退缩了,认为跟别人差一大截,无论自己怎么努力,都不可能达到别人的高度;

好不容易迈开腿开始行动,却发现要写分享跟这边书的故事,没写过,难;

要认真看完一本书,并且还要每日打卡,每日打卡要极强的自律,况且还要公开阅读,要一改往日的低调,放大公开象限,我不太愿意;

要去交流一本书或一个观点,心里有话口难开,如果我可以做到,我还用来磨炼么;

要分别准备5分钟,20分钟,60分钟的领读课件更难,要写ppt课件难上加难。

更可气的是,要靠自己的内驱主动学习准备领读课程,不好意思,我想有人来拉我一把。可是还不能拉的用力,否则我会焦虑。

然后就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不再像开始一样排除万难,突破自己。曾经的誓言旦旦“成长蜕变,你我相伴”己经跑远。然后就开始选择“被迫”放弃,一切的生活又回到了原点。

不得不说:"习惯"真是我成功路上的绊脚石。

继续回到故事:花一秒钟想一下,跳蚤真的不能跳出这个杯子吗?绝对不是,只是它害怕被撞,不敢再跳或者己经习惯了,不想再跳,他的心里已经默认了,这个杯子的高度是自己无法逾越的。

如何让动物界的跳高冠军-跳蚤争脱“习惯”再次跳出这个玻璃杯呢?

其实方法十分简单:只需拿一根小棒子,突然重重地敲一下杯子,或者拿一盏酒精灯在杯底下加热,当跳蚤热的受不了的时候,它就会“砰”的一下跳出去,人有些时候也是这样,很多人不敢去追求成功。不是追求不到成功,而是因为我们的心里也默认了一个高度,这个高度常常暗示自己的潜意识成功,不是可能的,这个是没有办法做到的。

很幸运,我遇到了这个愿意做这个“坏事”的人。grace就是那个敲打“玻璃杯”和拿着一盏酒精灯在我“杯底"下加热的那个人。她天天在群里@所有人,催着让大家快点出来演练了,在群里喊哪个谁谁谁今天演练的特别好,哪个谁谁谁一个月就己经公开了,哪个谁谁谁你别站着看热闹了,赶紧动起来吧。一边鼓励,一边换着法往上顶屁股。而我就是那个不好意思的人。

我认为我是成年人,学习本来是自己的事,自己不动,一直让人家grace满大劲的为我们操心,确实不合适。于是把面子丢一边,管他能不能做好,撸起袖子干吧,我又不是人民币,谁有空天天注意我做的好不好呢?

还记得grace对我说过一句话:来这里就不要讲困难,谁家锅底都是黑的。言外之意,不要为自己做不好找借口,既然来了就想想怎么做可以把这件事做好吧。不要给自己找一堆"我不行"“我做不到是因为..”的借口。所以我才有了后来的不找理由,不找借口,不服就干吧。

既然想破茧成碟,我们就不能只看到破茧成蝶的画面很美,更要记得蜕变的过程也是极苦的。但正因为忍常人所不能忍,成常人所不能成”。跨越障碍,才能成长。


于是坚持2个月,我真正公开领读了一本书;原来我也可以做到。

坚持了4个月,我从不会设计PPT,到爱上了PPT;PPT不是为了好看,是真正梳理大脑,让脑子动起来的最佳呈现方式。

在这个领读的过程中,为了能更好的输出,又加入了国内最大的写作社区-007不写就出局,坚持了半年,我有了现在的公众号,并且开始真正的以输出倒逼输入。关键是在这个践行过程中,我认识了很多朋友,也许会是一生的贵人,提供给我的帮助和输和入的价值。决对远超这365块钱的买一年送一年的读书会员费。

个人的成长还得靠自己,我们愿意往前走了,自然有人愿意来帮忙,如果我们自己都放弃自己,又有谁能来解救呢?

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躬行践行,正是要通过刻意训练自己,去经历,去实践,去验证,才能拿到结果。虽然还未破茧成碟,但是己经开始破壳。感谢对我有推拉之力的人,是你们的敲打,才让我得以跳出“玻璃杯”。

亲爱的战友们,“习惯”和"经验"可以起到指导人们行动的作用,但是它既可以助人成功,同时也会束缚人前进的步伐。因此要想获得最大的成功,就不要给自己的人生设限,画地为牢的做法只会圈住自己,阻碍自己发挥出最大的潜能。


如果你此时也正在经历着我曾经同样的心境,要不要跳?能不能跳过这个高度?跳出去能有多大的成功?这一切问题的答案,并不需要等到事实结果的出现,才去做决定,要相信“相信”的力量,因为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小宇宙,蕴藏着无穷的能量,一旦爆发,可能就会改变自己,甚至世界的未来

你要想飞翔, 不一定成为鸟, 但一定要行动。”;没有任何借口,必须打破思维的牢笼,要相信只要心怀空杯之心,踏实去做,最后一定会是最好的,如果不是最好,那么还没有到最后。

你可能感兴趣的:(「小故事01」-动物界的跳高冠军“跳蚤”肿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