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参加‘’小渡‘’督导直播课有感

‘’小渡‘’开班仪式后,读了韦院长相关主题下的投稿文章,我能真切的感受到一颗颗被点燃的心,当然,这里面也包括我自己。于是每日盼望着第二次的督导课,希望能够在此汲取更多的精神食粮。

终于第二次督导课‘写作的能力’在大家的期盼里徐徐拉开了帷幕。韦老师一如既往的风趣诙谐,在活跃有序的教学氛围里把写作的根传授给了大家~写作,首先是突破自己的心理机制,写着写着就会了,写着写着就顺了,写着写着就有底气了,写着写着就专业了。所以,敢写是能写会写的前提。韦老师真诚的和大家分享自己写作历程的过程,也是把自己交出来的用心灵的互动来引领的过程。看似简单的类似谈心一样的督导课,却很实用的重启了我的写作思维。

写作是澄清的过程,它是当今社会每个人都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功,当然对于心理学工作者也不例外。我曾经非常羡慕80后(比如我的学委王春玲)90后们的写作能力和写作风格,他们那种精确的语言表达能力,跨越式的逻辑思维能力让我望尘莫及。总感觉自己相比之下相形见绌,所以,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对于曾经自认为是强项的写作能力甚至持怀疑态度。韦老师这次督导打开了我的心结,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写作风格,就像每一种人格都有好有坏。不是每个心理咨询师必须都出口就是专业术语才对,比起专业能力而言心理咨询师更需要的是人格健全,品行高尚,要有温暖的情怀有爱的能力。这就是所谓的‘培养一个不如发现一个,发现一个不如天生一个’。当我们的情怀在那里,当我们的真诚在那里,当我们敢于把自己交出来,那么我们的文章就是一股清流,无论写作技术如何,她都会是一篇好文章。因为,那是表达你美好的心灵的一个窗口,透过你的文章,就能发现你的人格中的魅力。当然,有这一块敲门砖之后,你的写作能力将会不断得到攀升,在合适的机遇下再去寻求专业的指导从而达到自己写作水平的系统化专业化才能成为可能。

再次感恩遇到网校,感恩韦老师的有效督导。说心里话,在心理学网校提升自己写作能力这件事是我之前没想过的。所以,只要心存梦想,一切都有可能,未来可期,请继续加油。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二次参加‘’小渡‘’督导直播课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