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担即成长(5月7日叙事)

记得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主动承担,是成长最好的姿态》,呼吁年轻人,主动承担各种事务,在实践中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主动,展示的是一种积极向上、向善的生活态度。承担,包含着一份尽心尽责的心。有了这样的态度去实践,我们一定能克服一切困难,把任务胜利完成的同时,更加勇猛精进。

新网师学院的其中一个理念是“承担即成长”,在新网师学院里,大量的学员主动承担各种任务,什么打卡点评员,课程综述员,资料收集员等。我刚入网师学院时,被这种大爱精神深深地震撼并感染着。自己每学期都会尽力去申请其中一项义工任务。也在多次地承担中,实现了深度地参与课程学习,不知不觉中成长了不少。

今天是根据五一假期调上周三的课,因今天下午第六节课有一个“骨干教师训练营”的会,所以一大早就起来做了一个发言的PPT。这个“骨干教师训练营”是我们学校今年提出来的关于教师成长,而组建的一个共同体。另外还有“新秀教师成长营”“名优教师成就营”。对于学校而言,我一直赞同“教师是第一位”的看法,因为,学校的所有思想都要通过教师,才能到达学生这里,才能转化为真正的行动。所以,“激发教师成长内驱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学校的重要任务。我们希望,通过把学校教师分别组建尺码相同的共同体中,有针对性地提出成长要求,并在和谐、积极向上的氛围中相互鼓励,相互汲取力量,一起成长。

因为第二节课要听徒弟的课,第三四节课要参加“主题党日活动”,所以,把本是第三节的语文课调到第一节课来上。学习了新网师干国祥老师的《理想课堂三重境界》一书,再加上去年参加了新网师学院的“构筑理想课堂之语文研课”的课程学习,我现在的课堂都是朝着“理想课堂”的样子去努力的。课堂的前十几分钟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也是扫清生字词障碍、理清课文思路的过程。今天讲的是《田忌赛马》,我发现孩子们预习很充分,生字词、课文思路都掌握得很好。于是,我没有在这方面做过多停留,而是让学生依托文本,去深入体会理解“田忌为什么在比赛场上那么从容淡定?孙膑的办法好在哪里?”从而去感受“发现知识的魅力”过程。

最后,我努力让学生把今天学的课文与自己的生活、生命相关联。“就像同学们说得那样,孙膑的方法之所以能获取成功,是因为他善于观察、仔细分析,再加上田忌对他的信任。同学们,你们读到过这样的故事,或者自己有过运用不同的思维解决难题的经历吗?”孩子们思考后纷纷交流起来。但后来,在汇报的过程中,发现可能由于孩子们的阅读量还是不够,或者关于这类的书籍读得较少,自己解决问题的经历也较少,所以孩子们发言的较少。这启发我今后要引导学生阅读的内容要丰富,特别是科学类、历史类的书籍。可以依据新教育实验研究出来的《儿童阶梯阅读书目》来开展。让孩子的阅读能够广泛又循序渐进,达到阅读促进生命成长的目的。

第二节课听其中的一个徒弟黄林艳老师的课。黄老师特别谦虚好学,总是经常端个小板凳坐在我教室后面。从她这节《跳水》来看,她的课越加稳重、扎实了,真替她高兴。

近几年,每学期都会与本校的、外校的年轻教师结成师徒,而我自己也通过各种途径结识了自己师傅。我经常提醒自己,任何时候,要有一个空杯心态,“三人行必有我师”,虽说是“师徒”,但我认为更多是教学相长。年轻教师思路开阔,信息技术比我们掌握得更好,所以,我常常向他们请教。一些年长的,在教育教学上很有建树的名师,更是我学习的榜样,他们勤勉、坚韧的学习态度,以及他们的研究成果都是不断学习的标杆。

第三四节课是以“党建引领促发展,我为教育建新功”为主题的党日活动。各位党员同志纷纷结合自己的教学情况,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再提升而献言献策。

你可能感兴趣的:(承担即成长(5月7日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