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第一批90后就30岁了

而我已经快三十岁了。

刚工作那儿会,时常感觉自己仿佛飘在半空,望着一片漆黑,那是没有方向的前方。

古人说:三十而立。

世界日新月异,恐怕不用到三十,二十几岁的我们就要被迫立身,立业,立家。

没错,二十几岁的我们就是当年被认为垮掉的90后。

今年,最后一批90后也步入二十岁,明年第一批90后就要三十岁了。

对任何一个人来说,二十几岁都有着里程碑的意义。

你会在这个年纪,享受大学生活,忙于大学毕业,苦于寻找工作,努力适应工作的节奏,可能和对象谈婚论嫁,甚至已经开始孕育你们的孩子。

或许,你可能准备义无反顾孤身一人迈进三十岁的大门。

毛姆在《作家笔记》里写到,“若是你的快乐感不再那么强烈,那么你的痛苦感一样不再那么揪心。”

这可能就是如今年轻人的生活常态。

爱,但爱得不痛快。

恨,但恨得不刻骨。

有感兴趣的东西,但谈不上热爱,每每浅尝辄止。

做着一份差不多的工作,勉强维持着,却又左顾右盼。

成长永远是一件残酷的事,因为我们终将变成自己讨厌的模样。

我们意识到需要改变些什么,可是却不知道怎么去迈出那一步。

别让五年后的你瞧不起现在的你。

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

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

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

现在就开始行动吧。

朝闻道,夕死可矣。

不要在本该勇敢的年纪选择怯懦;

不要在本该信任的时候选择审视;

不要在本该争取的时候选择知足;

不要在二三十岁的时候选择平凡。

二十岁的你,准备以什么样的姿态迈进三十岁呢?

持续学习

身体和心灵总要有一个在路上。

主动学习的人能够让自己拥有新的思维方式,也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

保持学习的热忱,因为,学习是提升自己的唯一途径。

学好英语

一门语言不仅仅是一项工具,更是一种思维方式。

它能够成为你出国旅游时的必备技能。

看得懂英文文章,在国内也能够帮助你获取外界信息。

野蛮体魄

人们终将老去。

一个好的身体会成为你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的有力保障。

所以保持一个良好的运动习惯必不可少。

不要一定非要去健身房,因为你也许没有那么多完整的时间。

利用零碎时间,反而更容易坚持下去。

一双跑鞋,一个瑜伽垫,只要坚持下去,也能保持你身体的活力。

扩大朋友圈

和老朋友保持联系的同时,也不要拒绝新朋友。

每个人都是思想的载体,与朋友的交流就是思想的碰撞。

这是我期望的最佳状态,而不是停留在互相利用的状态。

即使这里的利用是中性词。

提高专业技能

不管你本职工作是新媒体,还是把新媒体当作副业亦或是兴趣爱好。

专业技能是必须要提高的,这是你在所在行业混饭吃的资本。

要学会在洪流中生存。

输入/输出

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工作之余的时间同样宝贵,希望你不要只停留在刷微博,刷知乎,看综艺的习惯上。

输入要有营养,好的电影、书籍,一段高质量的交谈都是优秀的资源,激发你的思考。

但输出必同样不可少。

私以为,一个人年轻的时候,就像一块干瘪的海绵,要想尽办法去吸收更多的水分,这么做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释放自身的能量。

而一块不懂得释放的海绵,即使吸收再多的水分,也最多只是一个臃肿的水货而已。


写作就是一种输出,我写作的目的是希望能够挖掘人性那些内在和本质的精神闪光点,将这些美好的品质展现出来,告诉大家这些美好的品质并非虚构,是我们曾经有过的。

现实的选择再多,也多不过未来的可能。

无谓的伤感只是一时,长久的坚持才是生活。

《不能承受生命之轻》中写到,“我心中已经听到了来自。远方的呼唤,再不需要回过头去关心身后的种种是非与议论。我已无暇顾及过去,我要向前走。”

我们90后,一定会是起飞的一代吧。

愿各位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在时间的长河中成长~

-END-


公主号[东篱小野]:走心的文字/深度的剖析/遇见你自己

后台回复关键词[台本],获取老友记全台台词,学习英语好帮手。

后台回复关键词[PPT],获取1000份精美模板。

后台回复关键词[新媒体],获取价值1998元新媒体运营学习视频。

你可能感兴趣的:(明年,第一批90后就30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