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oyd为什么爱蹦迪

图片发自App

妈的蹦迪!!!!!!!!!!!!


对不起对不起,有点激动。

刚才下了狠心拿下重返袖珍时光的票之后,看了看自己上半年的所有演出订单。

图片发自App

算了一下,1070元。

我一个月的饭钱。

然后这一千多块钱呢,可以看这些乐队:

草台回声小型室内音乐节:  包括黑暗电子氛围小队曳取、数摇/后摇小队SNSOS(呜呜呜上次看FCR后就好喜欢他们)、两个不熟的独立乐队LastGoodbye和ANXT。

澳洲重型后摇/后金We Lost The Sea(已经看完啦,以及,后来问清楚了,前半场陌生的成员里面带了Macondø的键盘小哥和吉他,所以也算顺便听了Macondø这个后摇/实验乐队吧)。

日本实验后摇/后金音墙变态队OVUM。

中国前卫核扛把子直惘和暖场流朋小队CollisionDreamer。

330金属音乐节:  包括国风旋死乐队雪沉、超级硬朗的乐队窒息、国风力金乐队梦灵、激流神队爆浆、交响/力金史诗队但丁之舟、深海旋死乐队郁、神秘得一批的女声交响金乐队临渊、禅道金属队虚极,还有我他妈盼到头都秃了的民族黑金大佬,黑麒!!!去年《金陵祭》没看成,今年怎么着也要看这十万阴兵屠金陵的罪恶。

旋律硬核/后核乐队Return To Sender.

清明联合小型室内音乐节:全是老队,老派死金冥界、老派重金紫环(这个真的超级超级老了)、剁肉搞笑蛤碾之王暗狱戮尸(太想看现场了我怕是会笑死)、泥浆/石人/厄运乐队Never Before(超级期待,我还没有见识过泥浆石人的live)和黑金狠队恶刺。

娘炮后核王Secrets.

紫禁之巅三周年小型室内音乐节:  这场都超级年轻,补了去年错过的中国后核扛把Life Awaits(惘生,名字真的好听),年轻硬核朋克小队混乱止痛、金属核小队The Hell Cat、重量感特好的电子核Lost In Space、前卫死核Pray Unholy、说唱金属核遁世浮屠和完全没有了解的凶暴小核队持刀伤人。

旋律氛围超好的后摇小队重返袖珍时光。

算上3月头的那场The fin.,我一共看35个乐队。1000多块钱,看35个乐队,平均算下来一个乐队30块钱左右,我的老天爷。

说实话,我觉着真的挺值。

圈内一位天天看演出的大佬每次都调侃,说让我们提高自己的品位,因为越是什么前卫死核、实验氛围、先锋爵士、血腥残碾,票钱越便宜。60块看五六个队,想想那些听薛之谦陈粒的,看一场VIP就恨不得2000块,虽然这话我不爱听,但是亲身体会确实如此。

其实我蹦迪在圈内真的不算凶。我弃了不少场,日本后摇Shuhari,盯鞋老团Ride,大敌,Jake Bugg,落日飞车,脆弱,Yuck,Deca Joins,赌鬼,DJ Okawari,Beach Fossils,魔怪,Lucky Tapes等等。原因挺多的,要么太贵,要么真的不算很喜欢,要么新专让人失望......选择看的live都是纠结了很久才下决定的(说实话我很想看Lucky Tapes可是它真的有点贵我哭爆)。

不过!Floyd绝对不是因为票钱便宜才爱蹦这些的,喜欢蹦迪的原因非常多。

如果是自己熟悉的乐队,去看live就是非常快乐又非常紧张的事儿。快乐不用说了,紧张嘛,就是因为,现场和录音室是完全不一样的体验。录音室版有后期音轨的叠加和声音处理,但是现场不同,在现场你可以看到乐队真正的面目。有些录音室录成神仙的乐队,现场就很容易车祸;有些录音室把鼓录得很靠后的乐队,现场鼓听起来就会清晰猛烈;有些录音室音墙做了弱化处理的乐队,现场如果调音不慎,音墙炸弹就可能把听众耳朵轰烂(对我说的就是魔怪...)所以这种对未知的兴奋和担忧,就是现场的第一层特殊魅力。

如果是自己没有看过的乐队,那就还多了一份期待,而且如果这个乐队表现得还非常好那可就更棒了。比如去年看FCR,SNSOS暖场,这小队我当时听都没听说过,结果活生生在现场被圈粉!当然也会遇到自己并不太喜欢的乐队,但现场是不会白白看的。比如去年文雀匯的16层,我第一次看,乐队应该也比较年轻,整体重量感是有的,但是编曲还是太稚拙,与后面的小巫师比起来差距还是有。优秀的live让人享受,并不让人满意的live则更能让人反省和学习。怎么样都不亏。

很多人喜欢live是因为可以交到新朋友,可以跟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喝酒甩头吃鸡拼床之类的。而对我来说,live是件相对严肃的事,这无关乎流派。不管是后摇,还是残死,我在现场除了享受氛围,还会去学习分析乐手们的各种技法。这也是有的时候我很烦一些重型现场的原因,比如你就是想看看贝斯手的Slap段或者赏析一下吉他手那段现场点弦solo的妙处,但是你旁边总会有一大群人偏要拉着你甩头,不甩头就说你不够金属。这我就操了,现场自由都容易被流派的主观认知绑架。

但是我还是得承认,不管重型现场戾气多么重,我他妈就是喜欢重型现场。

不仅仅是因为我是黑金战士。

重型现场让我感受到自己活着。

重型现场救过我多少次命,我自己都数不清了。去年高考前别人都在冲刺,精神状况极其糟糕的我跑去看了奶哥,班主任知道了可能会把我的头扭下来。木灵本是我并不太喜欢的专辑,但是奶哥在现场一边演奏分解和弦一边低下头对我笑了一下时,我他妈瞬间感觉到自己仿佛接受了洗礼一般,所有的痛苦都烟消云散。奶哥的头发垂在我眼睛前,我趴在音箱上用英语嘶嚎了句“Always Love You Dear Neige”,他愣了一下,回了我句法语,妈的他回了句法语。虽然我听不懂,可是我简直幸福得飞起。如果没有Alcest,我会在高考前死掉。

就如同如果没有去年的北漂团伙,我也会在那个最最最最最绝望的11月死掉。Tiina爆出一声死嗓后冲着汹涌的死墙一跃而下,我托住她的胳膊。她起身,跳上舞台,看着我的眼睛,指着我的眼睛,对着混乱的全场用尽全力喊到:

“北漂团伙走过的这五年,非常不容易,所以我希望告诉你们所有人,无论遇到什么事,永远不要放弃。”

永远不要放弃。Tiina我记住了。

后来深山的《忘忧湖》和爆裂极寒的《千鸟止飞》也洞穿我的灵魂。那种把全身的皮囊骨肉层层抽离、洗净、重塑的感觉我一辈子也忘不掉。

《古风铃》起,小雨乐队吉他手对我们说,大家请把双手搭在你身边金属同胞的肩膀上,我们一起甩这最后一曲。

临走时瑞欣扛着琴,我回头挥手,瑞欣弯下腰来,我们对视了绝对有1分钟,然后我蜷起五指,他把拨片握在手心,我们痛快干脆地击了一拳。

没有这些我早就死了。都不知道会死多少次。这是让我明白如何活着的东西。

很多人其实对重型现场有误解。首先,重型现场肯定有很多诸如Pogo啊Mosh啊核场专配王八拳大死墙之类的温馨活动,也不能排除会有戴刺钉跳水、对着前排姑娘车轮式抡拳的积极分子(想起来去年WSS那一场一妹子不解风情,被俩一米九的核狗小伙子捶得满头是包,还被后排大叔一头po下去差点被当场砸死,虽然很惨但是我还是笑爆)。但是大多数时候重型现场是可以让人真正释放自己的现场,就算你从来不会甩头,Riff拔地而起、主唱小哥一声令下时,你他妈也会无师自通,眼珠子都能甩飞出去。而且,在录音室觉得极端的核嗓死嗓,在现场一点儿也不会觉得辣耳朵,它只会炸裂你的心脏,让你死而复生,然后你也会产生一起嘶吼的冲动,哪怕你嚎得听起来像杀猪,在重型现场它也是天籁。目前已经有10几个安静温顺的盯鞋英摇朋友被我怂恿着去听了一场重型,然后就彻底入坑了,她们说,看了重型后真的好像重生了一般,里面充满了别的live无法带来的东西。

所以我疯狂热爱蹦迪的原因就是,它能让我真正地活着。为了看更多的live,我必须活下去。

除了这些买了票还没看的演出,我以后还要看世界末日女朋友,看toe,看明日の叙景,看所有的黑金,看我的小天使Casey,看Arch Echo,看鸽王Widek,看玛雅面纱,看TAA,看水晶湖,看自省白瀑布,看明年的MONO20周年,看各种Fusion,看波西米亚巫毒,我他妈要全部看爆,所以我必须拼命活下去啊,只有活着才可以看到啊。

昨天在B站看BOS的最后一场演出,哭得一塌糊涂,我还没有见过这支我视为生命的金属核乐队他们就忽然散了,如同暴死一般。他们的《The Writer》那支歌把我从死亡边缘拉回来,他们说,我们会一直冷笑着陪伴在你身边,不会安慰你,不会保护你,我们只会冷笑着,但永远会和你在一起。我们会一起去看专辑封面上的那座雪山,我会弯下腰去,从草地里拾起生命的真谛。

BOS却违约了。他们再也不复存在。

我不要像BOS那样猝然消失。

阿追说得好,要像珍视自己的小命一样去珍视每一场演出。4月中旬卢总好像就回来了,肯定周三早上就要补课,然而连着两个周二晚上我他妈都要去蹦迪,看OVUM和Secrets。不虚,两节现汉课,跟两个以后甚至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见面的乐队,哪里会有煞笔选择前者?

如果有人告诉我期末考试前一天有Casey的live,不好意思我去定了。

不然我就会死的。

以及,在来到北京之后,我渐渐的发现,曾经蹦迪都是一个人的事儿,而到了这里,居然可以两个人一起蹦迪,而且快乐也是双倍的。

在长度不可知的未来里,以后还能有更多这样的机会就好了。

可以和更多人面基就好了。

可以亲口说出对大家的喜欢就好了。

你问Floyd为什么爱蹦迪。

因为蹦迪让Floyd活下去,这个理由够不够充分啊。

就像Tiina当时说的

永远不要放弃

哪怕朝生暮死。

                                              The Floyd.

你可能感兴趣的:(Floyd为什么爱蹦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