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不是错

无论多忙,看书是自己的习惯,只是看得不深入,每有书拿来翻翻。而今网络发达,智能生活又这么方便,书翻得少,翻手机的频率倒是极高。当然,也非常爱凑热闹,看自媒体的东西,抖音是少不了。

翻开抖音有则导游向游客介绍苏东坡的故事,其中就说到他写的《洗儿诗》。这首诗是在其新生儿“洗儿”时写下的,给儿子寄予希望,更感慨自己的聪明遭罪的一生。“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苏东坡曾总结自己一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无论在人生中受到多大的挫折,经受怎样的坎坷,苏东坡从来都保持着乐观的精神状态,林语堂说他是秉性难改的乐天派。

这首诗有人认为消极人生,有人认为看破红尘,有人认为过于天真。这也叫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站在不同角度,处在不同时代,各人的身份、见识、心境等等的不同,看待问题的方式方法就绝然不同。

抛开学识和历史的东西,仅从此诗说说聪明。在苏东坡看来,自己不顺的一生是来自自己的聪明。倘若能够不聪明些,或许经历就不会那么多,磨难就不会那么大。在自己无能为力改变现状,改变自己不聪明的情况下,他把不聪明的希望寄予儿子,只希望儿子一生顺顺利利,无灾无难还能当上官,这应该才叫人生幸事。

苏东坡把人生的不顺归咎自己的聪明,应该说是过于聪明。这似乎像是印证了人们常说的“聪明反被聪明误的”,有道理吗,应该说不完全准确。

聪明的意思字面上理解为耳聪目明,意即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头脑发达,思维敏捷。到后来,聪明一词不断的拓展,现实中就把哪些比别人反应快、会想事、能力强、办法多的人叫做聪明人。如果仅从聪明与愚蠢一正一反来看,倒觉得只要是不傻子,正常人应该都是聪明人。

现实中所说的聪明人,有不同层面的不同理解。对读书、做学问、搞创造的人而言,聪明就是读书好,学问深,出成果。一学就会,一钻就能,一点就通。这些人只沉溺于知识中,做自己喜欢的事。

对社会交往、人事关系而言。聪明就是能见风使舵,把住机会不让自己吃亏,立于潮头还不会被掀翻。这种聪明人总会看得懂行情,听得懂说话,分得清场合,理得顺关系,把得住自己,守得住戒律,不得罪人,还会让大家都赞同、支持。这些人不定要付出很多,不定要有多高的能耐,但一定有很高的情商,往往得到的一定比哪些不太聪明的人要多得多。


有种更聪明的。有些精明,有些狡猾,有些只讨极少人喜欢的人,很有手段,特别会迎合,逢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见着好处就上,发现不利就躲。经常露出笑脸,见谁都一副宽容、慈祥、仁爱的样子,实则有点口蜜腹剑之意。这种聪明人会舍小取大,分寸还有些把准。

记得好多年前,用心尽力做了一项事,确实没办好,这当然有很多因素,但绝对是没有掺半点假意,而且还真的累得半死。最后被狠狠的训了一句,“你不要给老子耍小聪明”。那一句话以后基本上好长一段时间没有人招呼我,也没有人给半点好脸色。

有的时候,有些人并不想承认某些人,却又无法以更好的理由来拒绝,只得以别太聪明了圆了。

生活中常有人说,做女人不要太聪明,一定要精明。其实这句话理解了好久,或许聪明的女人做事、想问题会比男人更胜一筹。女人聪明,男人就不好受。所以乡下人就常说,傻点的女人有人疼,有人爱,傻人有傻福。这个傻自然含有很深的意思,女人聪明,但别露在外头,含蓄,又不失威严。

实际上在社交场合,又常有人说,就喜欢与聪明人交道。这既有讽刺,又有某种暗藏的意味。你不能太聪明,可以想到、预测到、努力做到,但一定不能显露出来,更不能事成后到处张扬。当然,聪明人根本就不会张扬,会张扬的还是欠聪明。

聪明人和耍聪明的人是不一样。真聪明的人心用在好派场,耍聪明的人心术不正。聪明人做事有分寸,懂得进退,善良不使心计。如果一群确实聪明的人在一起,相互是谁也不服谁,那就可能成了聪明反被聪明误。

聪明人好,问题是聪明人又特别上进,什么都超过别人的时候,很多比不上聪明的人,自然会不服气,明的暗的给聪明人设陷阱。聪明人如果只觉得自己还可以,又不会把聪明再在其他地方聪明一把,那结局是非常不理想的。

聪明人于是在叹息,到底是聪明还是傻子好呢。谁也不知道聪明好还是装傻好。重要的是你能在二者间扮得出来,你就是聪明的。

聪明不是错,关键是聪明要合时机、合环境,意即天时、地利、人和,一样不能缺少。聪明没有错,错的只是有人不够聪明而已。

你可能感兴趣的:(聪明不是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