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好奇心,约束注意力

一、快人一步不是运气

任何新知识、新方向都不会一开始就闹得沸沸扬扬、人尽皆知,通常善于发现新机遇、新方向的人并不是瞎猫碰着死耗子,可能在一个项目成功之前,他已经尝试过四五次新方向了。

保持好奇心,保持对周围事物的敏感度,才有可能发现机会。举一个美国投资大师彼得林奇的例子,他投资的一些大牛股是在陪夫人逛超市的过程中发现,他说:家庭主妇在超级市场或百货商场选购商品时,最有资格发掘好的消费类股票。当然整个投资过程不会如此简单,但逛超市的人千千万,有好奇心去观察那些品牌的哪些产品被购买的情况如何的人是凤毛麟角,而像彼得林奇这样的人就会提早发现别人忽略的机会。

在职场也是一样,当你对公司正在推进的新业务或者外围的市场环境有一些新变化,拓展自己的工作内容或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例如你业余时间了解了一些关于短视频、直播相关的知识, 那么当公司开拓这方面新业务的时候,是不是就会优先考虑你呢?

二、学习在于一日一夜

一直认为学习是一件持续终身的事情,也是只能自己来做别人无法替代你完成的。推动终身学习背后的动力就是好奇心和求知欲,就是源于你对世界认识不够的不满足感。

有句话叫: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牛顿好奇苹果为何必然落地,从而发现了万有引力;魏格纳好奇非洲和南美为何可以拼接的几乎严丝合缝,引出了“大陆漂移学说”。

之前群里群友问我如何保持每天30分钟的阅读,我说可以按照你的通勤时间来考虑,例如通勤30分钟以内,可以按照早晚各10分钟+午休10分钟的方式来完成,如果通勤时间超过半个小时,那么可以安排通勤路上早晚各十五分钟或全部安排在早上。

学习在于一日一夜,贵在坚持,哪怕每天看10分钟,365天也能有60个小时的阅读时间。大概对应至少一百万字,一本书15-35万字,也就是3-6本书。这就是时间复利的可怕效应,每天只需要十分钟,你就可以追平国人的平均阅读数量。

三、约束好注意力

有一句俗语叫:好奇心害死猫。可见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利弊往往是瞬间变换的。对于缺乏好奇心的人,需要提高自己的敏感度,增强好奇心;但对于好奇心泛滥的人,则需要约束注意力。

好奇心过度泛滥带来的后果就是没有“长性”,缺少坚持,无法将一个事情持续做下去。这种情况就是要约束好自己的注意力,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真正有价值的事情上。

好奇心过度泛滥的另一个原因是缺乏辨别能力,对于机会的甄别缺乏判断,不会“抓大放小”,往往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那如何辨别呢?例如一个现象要判断是个例还是普遍规律?一件事要推动是需要哪些资源?需要的资源规模有多大?这个项目的终局和未来是什么?

两耳不闻窗外事,增强好奇心是为了走出封闭;乱花渐欲迷人眼,约束好注意力是为了避免走向混乱。

你可能感兴趣的:(保持好奇心,约束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