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态化疫情的心理防控

疫情突发,不仅威胁着公众的身体健康,也会影响到人们的心理健康。面对新冠肺炎引发的疫情,我们可能会出现恐惧、焦虑和紧张等情绪。我们可能会担心新冠肺炎降临到自己或家人身上,会因为不知道疫情什么时候结束而焦虑、烦躁,会担心会影响学业等等。及时加强心理疏导,做好人文关怀,是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一环。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全方位、立体化、全覆盖的心理干预和疏导机制正在形成。

就个人而言,要保持理性平和,对疫情有科学认知,积极做好个人防护,不偏听偏信、不盲从跟风、不信谣传谣,坚定战胜疫情信心获取科学信息,缓解恐慌了解情况,获取信息是人面临危险威胁的自然反应,因为我们想要对自己的处境有所掌控。目前情况下,大家关心的信息有两类:一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相关知识,二是疫情发展的情况。但问题就在于,我们身处信息发达的互联网时代,能够接收的信息、知识来源太多,甚至出现很多谣言和耸人听闻的信息,这本身会造成或加重恐慌和压力。因此,要从权威平台上正确、客观掌握“新冠肺炎”的相关知识,科学认识疾病,不信谣、不传谣,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恐慌和焦虑;其次,要减少接触或获取有关灾难的信息,尤其是悲惨的或惨痛的画面信息,防止灾难给我们带来更大的恐慌。

你可能感兴趣的:(常态化疫情的心理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