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11做自己的主人

开始之前,老规矩,我给大家回顾一下上次的扎心

1.最重要的事都是重要不紧急的,必须要为它预留特别时间。

2.清单法、番茄时间、四象限每一个都很有用,可以结合起来

3.进入心流状态,事半功倍

4.OKR工作法,最重要的是状态。

5.目标从不是终点,愿景才能永恒。

复盘才能翻盘,复盘是为了更好地实践哦~

小伙伴们可以把自己的复盘发到群里或者是我们的专栏,把我们的心得分享给更多的人。我们会从中挑出写得特别好的小伙伴,到下周扎心时分享给大家~

1.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

最近有小伙伴问我,为什么自己遇到问题总是会说:“不知道。”

我觉得对于这个问题,是否有某种可能。

大家以为完美的自己应该什么都知道,当说:“不知道”是一种羞耻。这样会让我们的自我评价变低。一方面不愿意说不知道,另一方面却又不想去思考这个问题。

今天想问下大家平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什么?

别人说你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什么?

这两句话有什么差别?

这两个问题代表了自我认同和你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可以说是自我和社会我。

大家的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一样吗?

我觉得大多数人是不一样的。

一般大家都会认为自我比社会我要好,例如说懂我的人很少。

又或者如果有自卑心态的话,会说 我没有别人想象中的好,其实我很糟糕。

2.自我实现的预言

我最常说的一句话估计大家都很熟了,就那两句

我真是个天才。

我要改变世界。

反观小伙伴们的回答,很多人会说:“随便”、“不知道”“好累好烦”“不想干了”

嗯,没错,这些话我在十年前也很爱说。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

一个人常常说的那些话,会成为自己的生命预言。你想要什么样的人生,就会说出什么样的话。

那些说不知道、好累好烦的人,是不是正在过着忙忙碌碌却又找不到方向的人生。

那些说着随便的人,是不是总是在等待着别人掌控你的人生?

你对自己有怎么样的期待,就应该积极地发自内心的说出来。

这一点非常关键。

加个悲催的事:现在我家娃也天天学我说自己是个天才了......

3.三个阶段

1.满足自己的期待

首先我们要做自己。

在这里我想给大家分享一下最近在《王阳明哲学》里看到的一个点。我们的知行合一,到底是要满足自己的欲望,想要什么就去做什么,还是要克制自己。这两者不是分开了吗?不是矛盾了吗?

这本书里给了我们最好的解释。克己克的是身体的己,也就是本我,为己是为真己,即人心,也是超我。纵欲不是洒脱,只是自私放荡。

如果没有真己(超我),我们和行尸走肉又有何区别。

要满足自己追求知识、实现自我的期待。

2.满足他人的期待

如果大家都希望你能变得更好,不要辜负他们。

3.满足自己和他人的期待

就像一开始说的自己眼里的自己和他人眼里的自己,合二为一。

完成自我实现。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

1.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不一样

2.实现自己的预言

3.满足自我预期和社会预期就是实现自我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04-11做自己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