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敦煌研学心得初一7班 李雨繁

      敦煌是丝绸之路的节点城市,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这次我有幸参加研学旅行活动前往了历史名城——敦煌。

        7月10日早上7点我们踏上了大巴车前往了古城敦煌。经过8个小时的长途跋涉我们到达了目的地——敦煌。首先我们前往了第一站敦煌鸣沙山月牙泉。


关于鸣沙山的由来还有一个好听的故事呢很久以前敦煌一带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滩 ,既没有鸣沙山,也没有月牙泉。有一年敦 煌遇到百年不遇的大旱,树木庄稼都干枯而死,百姓也因干渴难耐而悲声哭泣。有 一位美丽善良的白云仙子路经此地,听到哭声心如刀割,同情地掉下眼泪。泪珠落 地之处化为一洼清泉,使百姓们得到了救命水。为感恩戴德百姓们修建了一座庙宇 供奉白云仙子。谁知此举惹怒了神沙观里的神沙大仙,他抓起一把黄沙填埋了清泉, 想赶走夺去他香火的白云仙子。白云仙子自知道行浅 ,斗不过神沙大仙,就到天上 找嫦娥借月亮与神沙大仙斗法。这天正好是初五,白云仙子把借来的月亮放入沙山 中间,顿时月亮化做一弯清泉。神沙大仙闻之又去用沙填月牙泉,结果激怒了嫦娥, 她轻轻将衣袖一拂,顿时沙山间大风四起,把填泉的流沙全都吹回了山顶。

鸣沙山之所以叫鸣沙山是因为传说鸣沙山的沙子在刮风的时候会发出声音鸣沙山也因此得名。

第二天早上我们前往了敦煌古城

图片发自App

敦煌古城分为三条街分别是甘州街、敦煌街和美食街。古城还有三大特色,分别是饮食特色、建筑特色和文化特色。不要小看小小的古城 人家可是拍摄了很多电视和电影的呢!比如《封神榜》《醉玲珑》《神态狄仁杰》……古城的一切都是古老的,在古城真是满足了我对古老的向往,真让人一饱眼福呀!出了古城我们就前往了敦煌博物馆敦煌市博物馆成立于1979年,新馆建成于2011年,建设用地1.6万平方米,呈长方形,东西长129米,南北宽100米,地面二层,建筑高度24米。建筑方案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大师崔恺主持设计,整个建筑外形色调融长城、烽燧及古城堡式建筑等文化符号于一体,美观、庄重、大方。新馆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内设展厅、文物库房、放映厅、休息厅等,以《华戎交会的都市》为展览主题,共设6个展厅。博物馆内设施齐全,功能完善,是弘扬敦煌文化、展示敦煌古代文明的重要窗口,也是敦煌学又一个重要的研究基地。敦煌市博物馆负责全市境内文物的征集、宣传、管理、调查、维修等工作,是一个融文物保护、研究、征集、收藏、陈列展出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拥有标准文物库房和文物展厅,展出文物1000余件。在博物馆我们看到了许多关于丝绸之路的知识,也让我们更加了解了丝绸之路。

最后我们前往了期待已久的压轴景点敦煌莫高窟。莫高窟是中国四大名窟之一,传说公元366年,有位叫乐尊的僧人云游到鸣沙山东麓脚下,此时,太阳西下,夕阳照射在对面的三危山上,他举目观看,忽然间他看见山顶上金光万道,仿佛有千万尊佛在金光中闪烁,又好像香音神在金光中飘舞,一心修行的乐尊被这奇妙的佛光影景象感动了,他认为这就是佛光显现,此地是佛祖的圣地。于是乐尊顶礼膜拜,决心在这里拜佛修行,便请来工匠,在悬崖峭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此后,佛门弟子、达宫贵人、商贾百姓,善男信女都来这里捐资开窟,从4世纪至14世纪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朝拜者络绎不绝,香火不断,经久不衰。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莫高窟开凿于敦煌城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前临宕泉,东向祁连山支脉三危山。1961年,莫高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与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

        通过这次研学旅行,我明白了许多关于敦煌的故事了解了丝绸之路,也让我学会了与同学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你可能感兴趣的:(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敦煌研学心得初一7班 李雨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