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跑线。影评

又是一部印度关于教育的影片,为了女儿能进入上层社会最好的学校,在女神妈妈的激励下,能干的生意人爸爸绞尽脑汁,换学区房,办上流社会家庭派对,因为土豪扮相,不会回答标准问题,不仅孩子上考前培训班,父母也同时接受入学指导,但最终还是因为校方认为,商人家庭的孩子父母对教育的重视度可能不够,而被所有的名校拒收。之后,爸爸想要行贿相关部门,甚至拿了一大包现金送给校长,但还是没有入学的希望。

在极度失落的时候,爸爸妈妈发现如果自己是贫困家庭,反而有百分之25的机会入学,爸爸铤而走险,假扮穷人,甚至住到了平民窟应付学校审核。最终在某个穷人的帮助下,他们的孩子终于以贫困生的名义被录取了。爸爸很自责,因为他自认为是印度旧街区的商业大佬。

真正的穷孩子的入学名额被假穷人的孩子给占用了,在穷爸爸的指责中,富爸爸和妻子共同给日益衰败的公立学校捐款,并且向名校校长提出,自己的女儿退学,名额让给真正的穷孩子,想不到一贯冠冕堂皇的校长并没有接受穷人的孩子,她甚至默许了舞弊的合理性,爸爸不耻于这个校长的做法,在一次大型活动中,展示了穷人孩子的才华与梦想,之后让女儿退学去了公立学校。

这部影片非常写实,与国内的择校风盛行,名校录取前,家长各显神通的场景并无二致,爸爸虽然有钱,但在孩子就学问题上,没有门道。名校录取后面的种种黑幕与不公,所谓的阶层固定,由教育资源的固定拉开帷幕,妈妈的焦虑,爸爸的努力,是全世界共同存在的问题,很有现实意义。

其中穷人街区的那几幕,特别心酸,穷爸爸为了帮助难友解决经济困难,制止难友去偷银行的钱,但却用自己的身体去撞富人的车,用碰瓷法骗钱。他们无比守法,只好拿命,拿自己不值钱的尊严去换钱,换来的钱还是给难友的,这种帮助让人动容。

影片侧面讲了穷人的群体性格,他们内部穷凶极恶,但在政府小职员,银行自动取款机等规则面前卑微而守法,而富人群体,社交时重礼仪,从服饰到表情,一整套的规则,但背后各种龌蹉,暗示你可以无视社会规则。

我对影片的结尾是不满意的,但孩子读了公立学校,确实是政治正确,如果一定要有一个结局,让人有正能量,还有比这更好的么?

社会本来就是复杂的,公平公正在很多时候是阶层内部的事情,个别的人用对与错来作出选择,实在是杯水车薪啊!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起跑线。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