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的选择,让我和清华、北大学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这段时间是大学生毕业的季节,即将走出校门的毕业生们忙碌留下最后的美好时光。而我这个时候选择进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攻读企业管理硕士学位,这将是我的新的旅程。

我很庆幸自己拿到本科毕业证,因为大二年期末考试,总共考试8门课,有7门课程不及格,全校学习警告,最后还是坚持完成学业,当时我就想总有一天会用到。

我很庆幸自己能在最落魄的时候来到北京,“崇高的目标造就崇高的品格,伟大的志向造就伟大的心灵”,第一站先去的清华大学,去感受一代代“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人如何在这里尽情挥洒青春的激情和创意,如何在奋斗中谱写了无数精彩篇章。

“像我这种没有抓到一手好牌的人,只能努力打好手里的烂牌。”

一、方法比努力更重要

大学毕业之后,经常会遇到新朋友一块吃饭,餐桌上都会谈论到自己的大学,自己的专业,问到我的时候,朋友的回答是这样的:“我上学的时候,成绩最不好的就是物理,什么受力分析,摩擦系数......等等,解题用哪个公式,现在想想还是傻傻分不清。”这个时候我都会自豪的说“我成绩最好的就是物理,从没有背过公式,考试时顺手拈来”。以至于后来我本科主修专业应用物理学。

后来我分析了当时成绩优异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遇到好的老师,中学的物理老师(现在也忘了他的名字了)需要每次授课,知识点都讲的非常细致,以生活常见实例剖析例题。

(二)自己动手制作模型,中学的课程是非常贴合现实生活的,例如:声音的传播、光的折射和反射,电磁感应等知识点。都能在平常的生活中找到实例,而我根据这些理论,加以验证。每次实验成功时,都是一种成功喜悦,当我考试时忘记某个知识点时,就立马联想到之间做过的实验,难题自然迎刃而解。

这样积极正能量的反馈,督促我去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正是这个有趣的学习方法,让我走进了大学校园。

在我们身边总有一些人忙忙碌碌,但最终一事无成,我觉得最关键的因素就是他们没有注意到自己努力的方法是否正确,结果把精力都耗费在了偏离方向的事情上,白白做了许多无用功。他们只知道一味地努力,却不懂得静下心来思考一下,自己努力的方法和方向是否正确,往往不知道自己的失误到底在哪里。

二、人与人之间的区别,主要是脖子以上的区别。

工作三年,发现我的领导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让我受益匪浅。

(一)他们的思考能力总是异常的惊人。

和他们谈论事情,不是跟不上思路,就是总被抢白:“你不用说了,我知道你要说什么。”搞得自己总是拉不下面子却又无可奈何。

(二)他们的表达能力总是十分准确。

逻辑清晰,条理有序,表达流畅,从不怯场。同样是给下属下达任务,这类人三言两语就能搞定,而我却像一个“怨妇”一样,唠叨个没完,生怕下属理解错误。

不仅如此,他们总给人一种见识渊博、举止儒雅,处乱不惊的感觉。他们很潇洒,工作、生活井然有条。

我也想变成他们,自信、自由、自在,笑看人生,洒脱过活。平时生活中读的很多都是商业类和产品类的书籍,可以帮我掌握更多工作上的技能,零零散散的时间,很难形成知识体系,正好这次能系统的学习。

作为一个职场人来说,想获得成功,就要拼了命的“设计”好自己。而读书恰恰是完成“设计”的前提和最有效的方法。可以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便于你察言观色,远离斗争漩涡,同时读书能够提高你的理性思考经验,待人接物更加稳重、得体,完美人设,也是你获得职场成功的最大助力。

三、学会给自己贴标签

罗曼·罗兰:每个人都有他隐藏的精华,和任何别人的精华不同,它使人具有自己的气味。

商品有商品标签,写有商品名、功能、使用说明、注意事项、保质期;要有自己独特的标签,那就是专长、头衔,这些让你与众不同!

你可能会问,标签有什么用?

(1)容易获得别人认可和肯定。

(2)可以通过标签,吸引到“志同道合”战友。

(3)通过标签,让你更容易获得机会。

(4)标签让你更容易产生影响力。同时要学会介绍自己,标签就是自己名片。要做一个对别人有用的“标签”,不然别人看后,就扔了。

(5)标签可以作为自己目标的标注,让自己定位准确,方便别人识别。

标签是给自己设置的一种定位和目标,此次研修就是希望给自己再贴一个标签“人大研究生”

我现在已有的标签:B端产品经理,《创业一周刊》专栏作家,创业者,还有我的的笔名“时光”好记有特点。

梁宁老师教给我一个最简单粗暴的方法,就是整合大家所有的思路和想法,不就是我的了吗?自己一直在整理产品经理的技能—产品经理进阶指南。争取能录制一套产品课程,这也是一种贴标签的能力。

标签代表你的能力,找出自己的优势,一个或是两个,三四个那就更好。

找到适合自己的细分领域,努力成为该领域的行家,帮助别人解决实际问题,并用心做好传播工作,让自己的个人品牌越来越强,实现利他和利己的双赢。

四、努力读书,你才能选择想要的生活

逆袭从来都不是传奇的一跃而上,而是一步一步踏踏实实走出来的。

在2019年清华大学招生宣传片中作者设置了这么几个问题.

“你是否自己做出过人生重要的选择?”

“你是否和他人相处时能保持自信?”

“你是否通过合作,完成了自己做不到的事情?”

“你是否做到了自强不息,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你是否愿意厚德载物,用行动让世界变得更好?”

……

“在大学,你有没有成为更好的自己?”

有人说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因为嘴上说努力的人很多,真正把努力坚持到底的人少之又少。

我们羡慕的那些人,然而他们所得的,往往就是他们应得的,如果你没有得到, 只有一个结论,那就是还没有做到位。

五、结语

何晓春老师说:一个人必须要有思想、勤思考,能表达、会落实。不要随大流,用不同的思维去重新理解身边的人和事,看到不同点,然后尝试去做到,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改变,经过时间的积累你就会得到更大的意义。

我想做的就是体现自己的思考,体现自己与别的不一样,体现自己的不同。

时光:B端产品经理

个人V:zcs1027863537,微信公众号:时光遇见生活

真实姓名:朱才顺

头条号《创业一周刊》专栏作者,

16年毕业于烟台大学光电学院,

现供职于高校教育领域某上市公司,

擅长用户体验分析,

业务端产品设计,

一年分享100篇深度好文,

100篇成长干货,

和你一起学习!     

你可能感兴趣的:(这次的选择,让我和清华、北大学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