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你一直都做错了调研

最近刚刚读完华杉和华楠写的《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书中讲了很多战略营销创意的方法,很有收获。今天,就书中讲的调研部分聊一聊,没准会让你对调研有了新的理解,学会更有效正确的调研方式。


1

现实中,有一部分公司或个人是完全意识不到调研的重要性的,完全不做调研,用户需求和产品研发全靠老板或企业内部拍脑袋想。


多数企业或个人是能够意识到调研的重要性的,知道开公司和研发产品之前先做好调研,但仍旧存在大量错误调研。而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得到了错误的答案,研发了错误的产品,没有消费者买账。


由此可知,正确调研是多么重要。


首先,我们要清楚的一点是:调研是找参考、找启发、做验证,不是找依据,不能作为依据。也就是说,先有假设预判,再有调研,调研是为了证实或打消假设。通过调研获得一些启发和参考,而不能将调研报告作为依据。


2

在调研中,调研方经常会犯的错误有哪些呢?如下:


(1) 提问的形式:很多问题本身就易引起主观影响,会自然带偏用户,除非是客观中立的问题。

(2) 天真的认为消费者说的都是真的:其实消费者喜欢“说谎”,隐藏真实,普通的调研很难获得用户真实想法。

(3) 忽略了回答者的理解能力:调研内容是企业制定的,自己自然十分清楚整份问卷的意思,但不要以为回答者跟自己一样也都能理解,那就错了,他们可能真的不懂。

(4) 爱问信不信之类的问题:不要问这类问题,人家凭什么信你啊。况且人们买东西并不需相信,只需对你的承诺感兴趣就愿试试,相信是使用之后的事。

(5) 问题有误,选项有误;这就是设计问卷时常犯的错误,需要在设计之初就研究好。

.....


3

那么一些正确的做法有哪些呢?


调研首先应基于观察,也正如书中章节标题所说,“调研方法论:一切调研都在现场”。作为合格的商人,一定要去现场,养成有事没事爱泡现场的习惯。


观察消费者消费的整个过程:调研一定要下到基层去,到店里和店员聊聊,不要问“科学”问题,要问家常问题。和店员详谈后,在店里观察几个小时,看看消费者的整个消费过程,包括言行举止和表情等。然后可以送上一个小礼物做个访谈,问下对方在消费中做各个动作时是怎么想的。以此获得的信息都是十分有价值的。


如果你问消费者是如何知道自己的品牌的,很多可能都会说是朋友介绍的。在获得“朋友介绍”这个答案后最有价值的问题就是“他怎么跟您说的呢?”。找到消费者的“原话”,多数情况下,这原话可以直接拿来当做广告口号使用。


当然,如果可以的话就追问一下“您向朋友推荐过我们的品牌吗?您怎么跟他说的呢?”。如果对方没有推荐过就算了,不要问类似“那你会向朋友推荐吗?你会怎么推荐?”之类的问题,这都不是好问题,这是在让他发想。


不要问需要消费者思考和总结的问题;不要问类似“你为什么买我们的产品?”的问题,只需他回忆场景,购买场景和使用场景等。比如“什么时候买的、当时什么情况、哪买的、买了多少、当时有考虑其他品牌吗、店员说了什么、用后感觉如何、用了多久、之后买过几次、一直用还是换过其他品牌的、什么情况下换的?”......


千万不要做价格测试,只会误导你,没好处;没人知道自己愿意为为一个产品付多少钱,很多消费者永远都嫌贵;所以最好不要问“你觉得我们产品贵吗?”这类问题。


不要颠倒了企业的责任和消费者的责任:不要问消费者的意见,问对方自己的创意如何,这些是决策者的责任,怎能问消费者。不要把消费者带入决策者的角色,消费者只会用行动来告诉你喜欢还是不喜欢。


行业竞争史调研:这个不同于消费者调研,而是调研该行业过去十年各个品牌都做了什么。因为正确的道路过去一定有人走过,只是多数人没有坚持走下去而放弃了。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并捡回来,然后自己坚持走下去。


这部分内容看完之后,感觉一切都好有趣,原来调研里的道道这么多,一不注意可能就做错了调研,导致出现错误的结果。希望大家看完之后,对调研有了新的理解,也学会了正确调研的方法。

你可能感兴趣的:(原来你一直都做错了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