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男足进入世界杯预选赛十二强

本来计划昨天写的,但是白天一直在忙,晚上八点就睡了,结果不但这个没写,日更也忘了。

从前天早上开始,牙又开始造反,结果昨天凌晨睡不着,想着有四十强赛国足最后一场的直播,在三点半的时候起来打开了电视。

比分已经2:1,并且是国足领先,让我大吃一惊。

四十强赛后半程,一开始说在苏州举行,并且都是北京时间晚上七点开始,我挺高兴。因为这样的话就可以看直播了。

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半个球迷。为啥说半个?就是虽然喜欢,但是又不肯投入。比如下半夜闹铃响了,爬起来看欧洲杯什么的,这样的事情我绝对不做。再说,我一般只看国足的比赛,这一点跟身边许多的球迷也大不一样。同学同事里面球迷不少,但是跟他们说国足,则是一脸的不屑:我很多年都不看国足了,没劲。

说实话,这十多年来国足水平的下降,是个不争的事实。自从米卢带队参加过2002年世界杯以后,仿佛被什么魔怔了,男足水平每况愈下,不堪猝睹。这也是那些真的球迷脸上不屑神情的由来。

但是我还是坚持看国足。这就体现出来我是半个球迷来了。因为我不太懂什么技术战术,只知道进没进球。进球了,我就高兴,不进球才觉得没意思。要是国足进个球,我就更高兴,有时还会喝一杯啤酒给国足加油。

后半程比赛安排在苏州,时间也合适,我打算所有场次都要看直播。可是第一场对关岛的场面,让我对国足非常担心。关岛啥水平?随便从国足里面拉出一个来,其身价都能超过整个关岛队,他们至多是业余水平。可是面对一群业余选手,国足的同志们在密集防守面前居然就显出了束手无策。我想,完蛋了,就这两下子,想进入十二强比登天都难。

后来比赛场地突然发生了变化,剩下的三场去了卡塔尔,比赛时间变成了凌晨一点,我就没办法看了。倒不是起不来,只是觉得不能因为看球影响第二天工作——这是半个球迷的显著特点哈。

但是对国足的关注,并没有减少。不管是什么app上,只要推送了有关四十强赛国足的文章,我都会打开看看。虽然明知道许多的文章,水的不能再水。

对菲律宾,3比0赢了,对马代来了个5比0,可是从各种报道来看,国足的表现似乎并不比对阵关岛时强多少,所以在对阵叙利亚之前,我认为凶多吉少,能不输,就已是上上大吉。

然而昨天凌晨三点半我打开电视的时候,已经进入了下半场三十分钟的时候,画面上显示的是整场比赛时间已经进行了75分钟。比分居然是2比1领先,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料。

按照我对国足的了解,一旦领先总是出现很大的心理负担,总是会很保守的去防守,打算把领先的比分保住。而那样的结果,常常是保不住,就算勉强保住了,也是场面难看,险象环生,让看的人心惊肉跳,少活三年。

国足这次不一样!我看出来了,很不一样,非常不一样,特别不一样。应该说,非常很特别不一样。在赛场上,国足的场上队员每一个人都充满了斗志,都在积极进攻。技术战术,我这半个球迷是不懂的,但是战斗发生的位置,我能看的很清楚。国足的小伙子们一旦有了机会,就努力冲向叙利亚球门。对方控球的时候,也并没有一下就退到禁区防守,而是从对方一拿球就开始各种破坏,让对手没办法形成有效进攻。

这样的场面,在我看来比赢球还有意义。尤其过一会儿主教练李铁安排张玉宁上场,整个队伍继续贯彻进攻(以攻代守才是最好的防守)思路,我觉得看到了国足的希望。

昨天这场比赛,我认为国足在三个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

第一,是精神意志品质,是指挥战略方面。虽然前面75分钟我没有看到,但是后面15分钟,领先的情况下仍然不断进攻,就足以证明前面75分钟的进攻,更像潮水一样一浪高过一浪。其实,不论什么比赛,也都是只有这样的比赛意志,才会取得胜利。

第二,场上队员体能非常充沛。李铁当年号称“跑不死”,以体能见长,比赛的时候总是在不断奔跑,从而创造机会。现在他当了主教练,估计也会把体能作为重点。最起码从场上队员的表现看,体能没有问题。在西亚比赛,最担心的就是特能,这一点没问题,就有了战斗到底的基础。

第三,整场比赛进了三个球,武磊助攻张稀哲,武磊自己造点主罚,黄博文助攻张玉宁,都是本土球员,这一点也很重要。对于归化球员这件事,舆论界说法不一。如果进球全靠了归化球员,大家的感觉恐怕不太好。毕竟归化是手段,是过程,不是目的。

其实,纵观四场比赛,本土球员的表现一直可圈可点,同时包揽了大多数进球,这是最最可喜的情况。通过归化球员,让男足整体水平得以提高,让本土球员“醒”来,才是男足长远发展的方向。

李铁多次说,我们不做算数题,这是男人的血性宣言。他做到了,男足做到了,我们做到了。

祝贺,热烈祝贺,最最热烈的祝贺男足的小伙子们用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昂首挺进十二强。

你可能感兴趣的:(祝贺男足进入世界杯预选赛十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