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妈·共读琐思】输入与输出

【熊妈·共读】当很多知识付费平台都在尝试把读书这件事变得更容易的时候,当你满足于“我又多听了一本书”的时候,你大约没想过——

两个月之后再提起这本书,除了“这本书我曾经听过”之外,你可能已经想不起其他任何与它有关的信息了[捂脸]

读书,本来就不应该是一件很“轻易”的事情

因为信息的存储过程越复杂越困难,信息提取的时候才能越轻松越容易

反之亦然

所以,很容易的“读书”,更大可能只是读了个寂寞而已[破涕为笑]


侯蕾语写,2021-04-15 06:54:18

有一次在游戏开始之前,想要回忆我们今天共读的哪些内容时,想到的更多是小伙伴们之间相互支持和情感共鸣的地方,就好像最后结束的时候周蕾分享了一个案例,他说昨天晚上他和Jimmy之间发生了冲突,一开始确实是孩子不对,但是后来他就发现自己陷入了一种矫情的状态,孩子无论如何道歉,我们都死守着所谓的原则,甚至表现的非常冷漠。

我知道他想把这个话说出来,可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自己心里面愧疚,所以我就问问大家,谁曾经有过类似的同样的做法,结果屏幕里所有能出镜的人都在举手,这说明什么呢?对于一个有孩子的人来说,这种状态是常态,或者说他是每一个家庭都曾经出现过的,我可以把它叫做正常,但是这个正常只意味着它常见,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仅止于此,不做改变。

为什么我们是这群人是愿意在一起分享和共读的家伙,就是因为我们都认为不能在这里停住,这是我们之间非常重要的一个共同点。

其实今天我们在谈到的话题里面就有处理错误,这样一个相关的信息说起来,也不算什么太大的错误,因为每一个人都会或多或少有做的不太如意的时候,这种时候你如何面对,对于以后你再如何评判别人犯错误如何去对待他们的过失时,都会有非常慎重的影响。

比如说一个从小就觉得犯错误是正常状态,我们可以从错误中学习的,孩子他不会害怕犯错误,看到别人犯错误也会见怪不怪,而且还会庆幸,唉,有一个学习的机会了,但是我也知道这样的状态很难,因为它是逆人性而动的。

但很多东西都是拟人性的啊,比如像曹操在最后提到的那个,关于是不是能坦然的接受别人表扬的话题。

对我们在接受别人批评的时候,可能都会有心理的抵触状态,周蕾也说了,他昨天在我指出他一直在复会旧知这个话题上,就并没有觉得很不舒服,反而是有种兴奋,那是因为我提供的并不是批评而是反馈。

今天在讲解的时候,他忽然发现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实质性的差别,就是没有平我没有去评价对方做的好和不好,有什么样的问题,而是只是呈现出着这些的差距,这种差距是我看到的,客观的,而且我没有藏着掖着,在这里还对比了真实和坦然之间的穴位区分。

就是因为这种不指责没有评价,我只是呈现给你看,就像一个镜子一样,有人会对镜子生气吗?不会吧,因为我们知道里面是真实的样子。

但是如果在哈哈镜里看到自己,而且有没有人跟你说这是一个游戏的话,你可能就会感到特别的气愤,因为你知道自己不是这样的,他就把你显示成了这样,难怪心里面就会过不去,因为觉得他在丑化我嘛。

哈哈镜和镜子之间的差别就像我们在直接表达现实状况和说出内在自己的职责,评价这两者巨大的区分。

我们对于真实的反馈至少不会有特别抵触的情绪,但我们抵触的是别人说话的语气,因为在语气表情的表达里面它传递了93%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又无时无刻不在让我们提示到你,是对我有厌恶情绪的,这些是我们无法接受的真正原因。

说到这个时候,我忽然觉得好像也并不完全是,而在于我们自己的解读,就像我记得有一次我提到批评和反馈,这两者之间的差距是举到那个例子,当时我们是在做教练对话的练习,孟钢说我做的哪里有问题不对,然后让别人重新演示,我一下子心里的那个抵触就出来了。

可是那一次或说大多数情况下,孟钢在表达,他的判断是基本上不是带情绪的,更何况当时他是一个导师的角色,他只是现在向我反馈遇到什么样的问题。

所以真正的问题发生在我内在的解读上,我可以把所有现实状况解读成别人对我的评价,也可以把别人对我的评价过滤掉,只留下呈现差异的那一部分。

这是我个人的选择,后来跟吵吵说,那个被别人表扬时的反应也是一样的。

要是要表扬和批评有一点相似之处就是提供内容,那个人都是站在高高在上的位置的他,我们都是纵向关系被别人表扬没有比较高兴,因为如果你接受这种表扬,意味着你接受自己比他所处的位置低这个事实。

也许有人要说,那我比他所处的位置低那就是一个事实啊,但其实当我们这样想的时候就已经接受了纵向关系这种不平等的状态,你很难在这个地方接受自己,是纵向关系中比较低的位置,却在其他地方要求别人跟你平等。

有高下之分的,只有我们在某个专题主题上的知识差异,闻道先后在人格上应该被尊重上,我们都是平等的,这一点就像一条红线一样,一定要恪守。

所以当我在处理信息的时候,可以作为那个过滤器或者是那个翻译器,我可以把它做一个调整的,如果我是倾向于把别人所有的反馈都理解为表扬或批评的那种思维模式,那么我就会根据别人说的内容对我是否有利来进行划分,当我觉得别人所说的这个对我来说是好事,那我就沾沾自喜,如果我觉得别人说的说到我的痛点,哪怕我知道那个问题确实是我拥有的,我也不愿意承认,因为我觉得自己受到了评判。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很多人在自己表达的时候并没有夹杂情绪啊评判啊,这样的意思可能在表达的时候不由自主会带上这样的东西也很正常,因为我们从小生长的环境就是这样的,我们已经太不习惯没有评判的表达方式了,所以我们的话语里面有评判的字眼,有评判的意味,容易让人理解成这方面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现象。

但依然我有可以自己掌握的地方,如果我愿意完全可以主动的把那部分去除掉,我不接受就像是一个接触器一样,我直接说红外线,其他的很多可见光啊,紫外线啊也会进入到我的接触范畴,但是我不识别它们对我来说没有任何意义。

在表扬这方面我现在已经可以训练出自己有一套既定的规则,那就是不管别人说什么,只要我看到他是想肯定我的,我就只看到肯定和鼓励的部分,而且我会把它表达出来,这个时候不是在提醒别人,而是在提醒我自己,我会说谢谢你,亲爱的,谢谢你肯定和鼓励我,其实他们所表达的我相信主观上就是这种意思啊,他为什么要告诉我,唉,我觉得你什么什么地方做得很好,真的是因为他站在我纵向的位置比我高,所以他有资格这样去说嘛,其实恰恰相反,当别人认为我拿阿里做得很好的时候,恰恰是因为他们在这方面没有做到,所以他们在格外容易看到。

我忽然想到一种可能性,为什么我们想要用表扬这样的方式去跟别人反馈呢?就是因为别人做到了,而我没做到,我心里面对这个心知肚明,我知道在行动这个房角度上,我已经落在了别人的后面,所以我觉得这种上下的差距让自己觉得很不舒服,因为想要找补一下,那怎么找补呢?那就是对你进行评价批评的人是这样一种想法,我可以说出你哪里做的不好,但其实我自己可能也没有做的很好,只是在小心里平衡而已,而表扬的人呢,也是同样的想法,因为当我可以去表扬你,至少在表扬说出口的这一刻,我自己感觉我所处的位置是比你高的,就找回了一种内心的虚假平衡。

我不希望自己被这种虚假平衡所绑架,所以我可以不接受另外一方面,更重要的也是自己在表达的时候避免被这种虚假平衡说捆绑,因为我要意识到有些事情我做的就是不如别人,那这个时候我就可以向别人请教,让自己处于一种谦卑的状态,那你说出来的话,做出来的决定都会跟以前不一样。

不是跟以前不一样,而是在想向别人学习的这个前提条件下,你说出来的话就会符合这样一个假设前提,所以别人也会get到其中的意思,他愿意的话就会更加主动地提供有效的信息,如果他不愿意的话也没有太大关系,他本来就是别人的事情吗?

可是如果我要故意用一种我比你高,我可以评判,唉,你这件事情做的真好呀,很不错哟,这样的语气来说的时候,看似是我自己找到了一种找补,但是在别人那里他可能就认为你就是一个单纯的表扬而已,我不需要给你提供什么有效的信息,你也没有想要向我学习的意思。

所以我觉得这个也是真实,就是我想要的目的究竟是啥,我就把它展示和表露出来,这样就会更容易更可能得到我想要的东西了,但大多数时候可能我们在说的时候自己都没搞清楚我究竟想要啥,所以只是找了一种让我感觉比较舒适,没有比它落下更多,没有被人比的自惭形秽的这种方式来呈现。

今天也有一个东西挺有趣的,就是真实和坦诚他们俩之间的区分在哪里,周蕾又习惯性的想说,这不就是什么什么坦诚不就是真实吗,我不知道在别人那里有没有区别哈,反正在我这里还是有些没区别的,我想起在学新闻的时候,本科的时候,我们就经常听夏琼老师说一句话,他说所以新闻道德有一条底线,当一个人不能说真话的时候,至少可以不说假话。

以前我一直觉得这句话说的真好,他就是表达出我们新闻人的那种不容易的境地,而且有守住自己的底线,直到有一天石磊问我,当你应该说话的时候你却没有说话,这个时候你是有道德的还是不道德的呢?

是啊,这是因为我从来没有想过的角度,可是你想想看真话和假话之间确实是有差别的,但你呈现的东西是什么也依然是经过筛选,很早的时候我们就有春秋笔法这种说法,其实所谓春秋笔法者是什么就是指你展示自己其中的一部分,你没有把知道的真相全部讲出来,从这个过程中用事实呈现的选择来表达自己的褒贬含义。

当然不是说这种做法不可取,既然这么多年来人们在呈现信息的时候都选择这样一种做法,那一定是有他自己的可取之处的,但是我们在不同的情境下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做调整呀,比如说当你一个人说一个人真实,在后续有些人的想法状态里,他就已经包括了,展示的全部都是真实的这样一种含义,但其实真实可能是100%的东西,但你展示其中60%这60%都是真实的一部分,他是不是真实的用逻辑上的观点,真实的一部分,当然也是真实的,可是因为它不是全貌,所以人们看到以后做出的判断就会有偏差,所以在我的概念里坦成是知道多少你就展示多少,成然,我们不可能知道全部,可是我能保证,当我愿意的时候,我可以把自己知道的全部呈现在你的面前。

这种方式来展示自己的诚意,所以它叫坦诚谈,有张开放出呈现出来的意味而成呢,则是一种态度的表达。

其实每一个人对同一个词语可以有自己不一样的理解含义的,我们用词的时候都是在按照自己的语言体系进行,为什么人家说成年人需要筛选,但是不能培训,其实也跟这个话题息息相关,你要找到那些跟你的语言体系非常相近,甚至他愿意观察你的语言体系,使之匹配自己的语言体系的这一部分人。

今天早上我们主要谈的那个话题就是如何去应对自己现在看见的这些信息,我们再回头去看这一张提出的那些特定概念时,都觉得自己读过了有印象,可是那些问题一被抛出来,你会发现我好像都回答不怎么出来呀。

我问周蕾在16个问题里面你能不能回答出三个,他说三个还是可以的,你看这就符合28定律,当我们在读书的时候,第1遍是在接收信息第2遍我们找找一些点来讨论的时候,已经只是筛选了20%,而在讨论的过程中呢,我们又没有办法把这选出的20%的内容全部都讨论到,而是会有自己的喜好在里边,所以你看至少是两个20%啊。

即使我们最后用淤血去回顾了,可能做得到的只是20×20 4%的内容量。

这就是因为当我们在存储信息的时候越复杂越困难,提取信息的时候才会越简单越容易,这是学习的一种规律。

可是我们现在有很多很多知识付费的平台,他们都在尝试把学习的过程变得更简单,乍听起来是对我们学习者是有意义的,但其实恰恰相反,当这些东西太简单了以后,我们就完全不会对她倾注太多的思考理解,这样一来能够在印象中留下深刻回忆的就很少了。

当然你可以说也许那些东西对我不重要,所以没有留下回忆也无所谓,但是可怕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假象,就是我已经知道这个东西了,知道一个东西又不去思考,那不就知道做不到嘛,很多人说这种状态比不知道还痛苦呢,我倒不这么认为,但是如果你知道了没有想要去做到,那和不知道相比,哪个更对生活有益还真不好讲。

所以我们自己在理解一个信息的时候,非常重要的就在于能够对他有更深入的思考,孩子现在读书是这样,我们自己读书也是,所以你看为什么现在都号称像樊登读书那样的APP可以帮助你十几分钟就听完一本书专门管着这本书,反正也讲过很多次,讲的还蛮好的我是听过的,但是我依然会选择在他提供的这种信息之外,用一天读半张,这样的速度去共睹原因,也是在于此。

我们都需要一方面需要他快速浏览,给我们提供一个大概的信息,引起我们的注意,另一方面需要深入的去了解一段话,内容对它持续的思考。

如果说我不赞同的是樊登读书之类的app,引导的一种倾向,那么这种倾向可能会有点极端,他就有意无意的在告诉大家,引起这种本来我们就想偷懒的意识,就是我只要这样读书就够了。

这样读数够不够呢,我们当然知道是不够的,而赵州老师之所以敢写下一本书,标题叫做这样读书就够了,他引导的读书方式跟樊登读书引导的方式恰恰是两个方向。

在拆书帮我们是把一个片段拿出来深入去思考去链接,这其实是在加大输入的难度这样提取的时候就是生活运用的时候,你就可以更有把握,而凡能读书呢,它是告诉你说,唉,你只要遵循我这种方式,你不用自己再去读,我替你读就行了。如果我们能够把樊登读书当做一个敲门砖,让他帮我理解更多的书,知道更多的书筛选哪个,我更有兴趣,然后再深入的去读,那么它就是一个好工具。

所以你看任何一个形式也好,工具也好,都带有他自己不可替代的客观性,但是如何对他进行主观解读,那是我们自己的事,我们可以选择的。

很有意思的是我们去对比一下这几本书,我们曾经读过的第1本是游戏力,现在当我问起大家,你对游戏力力哪个点印象最深的时候,可能很难去回应,为什么呢?因为什么呢?因为里面的点太碎了,它相当于工具书一样,他讲的都是那些,我们一听就觉得哇,还是个特别对特别好的道理,这些道理我们很容易接受,但是因为容易接受,理解的深度就有限。

不是因为不好去理解深度,而是觉得没必要人家都已经说的这么透彻了,我只要听就好了呀。

对比一下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它的那些概念给人的冲击是非常大的,也就是说哲人提出那些观点,会让人觉得眼前一亮耳目一新,但是也会跟我心里原有的体系产生冲突,所以不好接受,应该不好接受,你要不停的去琢磨它,看看它的道理到底是什么,这恰恰就是深入思考的过程。

当然我们也会注意到,是从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我们开始了收费的共读,这个费用本身不是问题,但是费用由此带来了,我们要增加每次的语音写作去梳理你想读过一遍,我们挑出了那些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在语音写作的时候又是一个自我创作的过程,我们把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东西以及对他的想法都用文字呈现出来。

这样一个过程都是在加大输入时信息的复杂程度和难度,也难怪我们会对她有更深刻的印象了。

现在从被讨厌的勇气过渡到正面管教,他又是从一个理念书过渡到了工具书,所以我们一定会有某种程度上的不适应,因为他讲的道理我们日常都懂,容易看明白,听明白,但是深入化功夫去思考的机会就受到了限制。

如何弥补这种限制,那当然就是用共读了共读的时候,我们是被迫要对一个话题进行深入思考的,因为现场有人提出来了,这种情况下我们至少能够达到中等程度的思考,因为它不是本身就引人深思的,现在是被迫要进行思考的。

哪一种只要思考就一定比不思考要好,所以我们读书的效果也会跟原来自己浏览大不相同。

到这里我觉得可以这么说,越是简单的书籍其实越需要这种共读,因为你会对他轻敌,忽视反而容易在浅沟里再跟头翻船。

而且这些书是有价值有必要去读的,不是说你看了你觉得我知道了就能做到的,在生活中我们对待孩子还有很多很多的进步空间,连简尼尔森他自己践行了这么多年的正面管教,依然会有各种犯错误的机会。

我甚至可以说,只要我们记住犯错误是学习的好机会,这样一个正面管教的基础观点之一,以后我们对待生活就会容易很多了,因为不会有对自己的苛责,对他人的苛责,但是在做到这个之前,我们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刻意练习的功课要做。这么做值得。

侯蕾语写,2021-04-15 07:19:13

25分钟5800字。

你可能感兴趣的:(【熊妈·共读琐思】输入与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