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氏物语》文言体详注译文 桐壶 第一章第一段

【说明】加粗字体部分在译文后有相应注释的内容,译文括号内部分是原文简约没有主语或宾语而译者又不想放在译文里而补充的。《源氏物语》原书用古日语写就,故尝试文言翻译,同时尽可能保留古日语当中与古汉语相通的部分,哪怕有些内容需要结合注释才能更好懂——因为那样更接近原文。配图的方式,有的是直接贴图,有的是提供图片链接。更多说明见本篇注释之后。

【译文】

不知何朝天皇之世,女御更衣之侍众中,曾有一女,位不甚高,而时遇超群。

自初矜思惟我之诸女御,以非分者蔑而妒之;同位及下等诸更衣,益感不平

朝夕出入宫仕,惟动人心。或以身负嫉恨之积,而生重疾。无由心生不安,频频还家。帝愈怜爱无厌,不惮人谤,行事似欲遗后世。

上达部殿上人,皆愤而侧目不已:“专宠之至,眩惑淫逸。虽彼唐土,正因此等事起,而世乱运颓。”天下亦渐起怨怼,兹成烦忧之种,更引杨贵妃之例。不堪至极之语虽多,(桐壶更衣)惟赖帝心之至情无双,侧身宫侍之中。父大纳言已亡故。母为正室,门第高古、渊源有自,于双亲俱在、当世盛名者,亦不甘劣后。但有仪式,尽与置办。然若云仰赖,终无佐佑之人,临事时,犹觉无依孤孑。

【注】

一、女御,侍于天皇寝所之妇人,位次于中宫。常由摄政、关白或大臣之女出任。从桓武天皇(在位 781~806)开始地位较低,后逐渐变高,在醍醐天皇(在位 897~930)之女御藤原穏子之后,皇后从女御中进升成为惯例。此书作者紫式部的生卒年为约973年和约1014年。中宫,在律令制下指天皇祖母、天皇之母和皇后这三宫,平安时代(794~1192)以降指皇后或同资格的天皇后宫。然小说中的体制与历史现实有时会稍有差异,本书亦同。

二、更衣,平安时代女官之一,亦侍寝天皇。起初指天皇更换衣服的便殿,后指侍于其中的女官。位次于女御,叙四、五位。所任者,最初为近卫次将和受领之女,后为公卿之女。第一章女主人公初为更衣,所居桐壶殿,故后人亦称桐壶更衣。

三、自初,原文はじめより,渋谷栄一释为入内当初から,即初入宫以来。

四、惟我,原文我は

五、非分者,原文めざましきものめざまし在古日语中也有令人惊奇之意,但在平安时代更多的使用语境是上位者对下位者言行逾越身份而感意外。更结合本段语境,以及这里的主语是女御,身分高于桐壶更衣,故作此译。

六、益感不平。这几个字颇有趣,更衣们比女御们更加心里不平,大概人性使然,对于与自己更接近之人,更容易嫉恨。

七、宫仕,此处指侍奉天皇。

八、例,原文ためし,虽然此处是指负面的事例,但原文只用了这一个中性的词,因为此书行文中提到天皇或源氏等地位尊贵者时,有时会用朦胧、隐晦的语气。像这种地方,若译得透彻,固然读得畅快,但会变味,因此译者如今倾向于更加保守的思路(但这个原则也非绝对,譬如本篇的注五)。

九、上达部,即大臣、大纳言、中纳言、参议及三位以上者。

十、殿上人,入清凉殿的等候参见之屋的人,四位或五位,藏人所役人也有六位而上殿的。

【版权声明】

《源氏物语》文言体译文的译者为闲机生。除了译者本人在各平台发布的,转载译文需经闲机生书面同意。

【其他说明】

一、参考的四个近现代日语译本:1. 瀬戸内寂聴,講談社,2007版;2. 与謝野晶子,角川書店,2002版;3. 林望,祥伝社,2010版;4. 渋谷栄一,名为“源氏物語の世界 再編集版”的网站。后续若探讨部分词组的不同译本时,仅引用各译者名。

二、翻译所依据的《源氏物语》古日语原文,是渋谷栄一教授的校对版本。

三、注释中的日语部分全部用加粗显示,不再添加其他任何标点区分(一些日语书名也不会添加书名号等)。

四、欢迎探讨翻译。

你可能感兴趣的:(《源氏物语》文言体详注译文 桐壶 第一章第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