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杂谈(老王唠教育)之223


班级管理杂谈之223(0114)

今天谈谈与外来务工家长沟通的方法。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外来务工家长,教师在与之沟通时,都要将尊重和礼节放在首位,给予家长足够的尊重,这是我们必须要做到的。同时,针对外来务工家长的不同特点,教师在与之沟通时,要注意采取相应的策略:

1.与体力劳动型家长的沟通

体力劳动型家长因为内心存在着极强的改变自己和后代命运的愿望,因此在与之沟通时,注意采用以下方法:

(1)让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教师要就教育对于孩子的作用,用通俗而简洁的语句告诉家长,同时最好辅以实例,让家长清楚明白地看到,教育之于孩子的重要性,提高其对教育的重视。

(2)给予教育方法的指导。

由于这一类型的家长大多文化层次不高,因此教师在与之沟通时,要就家庭教育方面给予一定的建议。如前天故事中,针对小高的问题,黄老师给家长的建议是:①希望家长和孩子聊一聊,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让孩子知道家长的艰苦,理解家长,好好学习。②家长要达到一致的意见,不能偏袒或溺爱,要发现问题及时指出,不要忽视孩子的缺点。③作业每天检查,记事本必须由父亲亲自签字,不能由母亲代劳。④家长以身作则,督促小高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

2.与技术型家长的沟通

夏老师班上有一个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小兵,他语文课上不专心,课后喜欢欺负同学。教育过几次,效果不佳。告之家长,效果甚微。夏老师了解到,小的父母均在外企工作,工作比较忙,无暇顾及小兵。为此,夏老师特意给小兵的父亲发了短信,约定找个时间,微信视频沟通。在微信视频沟通中,夏老师首先介绍了小兵的情况,肯定了孩子的才智和素质,同时,夏老师针对小兵的问题,与家长沟通解决问题的方法。小兵的爸爸对于夏老师提到的问题相当重视,在与夏老师沟通后,小兵的爸爸表示,自己和小兵的妈妈协商后,以后无论多忙,一个人要留在家中,陪伴小兵的同时,与孩子共同成长。夏老师感到小兵的爸爸真的是一位高素质的家长,深谙孩子的教育,直击问题的中心。一段时间后,在家校双方的努力下,小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技术型家长普遍文化层次比较高,与之沟通时,教师要注意针对家长的点,采用适当的方法:

(1)倾听为主,建议为辅

由于这种类型的家长理解力强,对于教育也能清楚地认识到其重要性,且着自己独特的教育观点,因此教师在与之沟通时,注意多倾听,听家长的看法了解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然后针对学生的特点,给家长以适当的建议。

(2)积极探讨,反映问题。

倾听并不代表我们无所作为,教师在倾听的同时,针对家长的一些教育方和观点,结合学生的特点,不妨与之探讨更好的方式方法,在探讨的过程中定要结合学生的问题,让家长感到有主题、有方法、有措施,以便激起对教师信心,愿意与家长合作沟通。

你可能感兴趣的:(班级管理杂谈(老王唠教育)之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