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学”与“上达”

    论语里有一句话说:“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这里面“下学”是什么?“上达”又是什么?难道是好好学习和不好好学习区别吗?并不是,“下学”的字面意思就是学习外在的东西,而“上达”也就是心中的天道、理性部分的1%。

    当时陆澄就问了王阳明如何才能达到“上达”?因为当时陆澄的理解就跟朱熹理学,中所提到的“格物”有很高的相似度—读书就可以达到上达的境界,不过前面也说了,这种读书和外在的理解属于“下学”不过“下学”就是“上达”的基础,只要“下学”一直修炼,就可以达到“上达”的境界。这其实也很好理解,举个例子吧:当你在学习数学的时候,如果你一直练习解题方法和速度以及建构数学思维,那么大的最终你会达到一种很高的境界,可以称之为数学高手了。

    而这只是朱熹的观点,王阳明认为的恰恰与他相反:“下学”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理性逻辑思考和外在的学习、自修。而“上达”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精神层面的道德。但是这好像又和朱熹所提出的理论并没有什么区别,这又是为什么?其实他们所说的完全不相同。比如说我们把心中的道德比喻成一棵大树,那么“下学”就是种树、栽培灌溉的过程,努力让大树的根与茎快速成长,但是你所能做的只能是栽培灌溉,而不能左右大树的生长。也就是说,在你们“下学”的过程中,“上达”会自然而然的得到发展。这两者是没有先后次序的,而朱熹的理解就是先有了“下学”才能到“上达”,所以王阳明和朱熹的观点是相反的。

    再说到王阳明,他提出:当人们“下学”了,那么人就会将心中的道自然而然的活出来,如其所是的向外呈现。就比如说“下学”和“上达”是一个硬币的两面,那么,朱熹所说的就是这两面是完全分开的,有先有后。但其实不是的,正面和反面是不能分开的,即使是把硬币切成两半,但是他依然会重新组成另一个正面和反面,合二为一的。这似乎又回到了王阳明曾提出的“心既理”,如果你心中,有一面镜子,只要你将镜子磨的极其光亮,没有一丝杂质。那你就可以原模原样的将你“下学”呈现在外活出“上达”

    举一个很切实际的例子吧:你在学习见到父亲最后需要孝,见到兄弟就要悌,的过程就是“下学”。在你学习理解的过程中,这件事自然而然的会站在你心中的那个“明镜”上,而当见到父亲,见到兄弟的时候,你就会自然而然的从内心中反映出孝和悌。将你的内心如其所是。

你可能感兴趣的:(“下学”与“上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