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劳特定位理论读书心得

一、定位

    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无外乎定位问题。你没有目标,实际上,就是定位不明,如何找到你的北极星呢?什么样的才是好定位呢?

     差异性定位才是竞争力,聚焦细分领域,学会舍得,有舍才有得

记住这句话,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当你什么都想要的时候,你什么都不会得到

如果想要抓住用户的记忆点,就必须聚焦一个领域

其实,不管是在职场,还是做个人品牌,都需要定位

职场中的定位战略,叫职业生涯规划,你可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

1.4年换12份工作,绩效平平?

2.成熟企业项目经理,不敢跳槽?

3.家人重病、外债,如何择业?

4.国企做后勤,能做老师嘛?

5.互联网名企里怀孕,降岗不甘心?

职业节奏点不是踩出来的,而是设计出来的

什么是职业节奏点呢?就是一个朋友提到的时间节点,你预计想要在这个时间节点达成什么目标

这个目标一定是你事先规划好,设计好的,也就是定下目标你要找到实现的路径,去按照方案执行

而不是说,等着时代的车轮去推着你让你踩到那个节奏点,那是很被动,也难以企及的

20岁的你,职业规划状态是容易被忽略的。你以为职业规划是换工作才需要的,但其实这是长期必备技能,更是必杀技,也就是你时时都要有自己的定位战略,这也是我为什么去看特劳特定位理论的原因,我想从战略层面去指导我的人生,乃至我接下来的行动

还记得之前写了篇文章《重返24岁,你会做什么?》,其实,我当时写这篇文章前,正处于人生的一个迷茫期,不知道自己的人生使命是什么,不知道自己能帮助什么人,那个阶段我大量的看书学习理论知识

虽然你可能觉得理论知识很枯燥,但你不得不承认,政治课上我们学到的这句话,理论指导实践是非常精准无比的话,越大越觉得书本上的前人的经验总结成理论是可以给我们提供出一套人生成长的方法论体系,它们会帮助我们少走弯路

我们没有办法回到过去,那如何改变你的命运?就是抓住此刻和当下,也是优势理论中提到的,从过去、未来、当下的三种时间维度,去指导你现在的动作,具有未来意识,就会容易找到你的北极星

而职业规划就是这个武器,就是解决“来不及”——能力来不及、心理准备来不及、家庭准备来不及、人脉建立来不及、优势发挥来不及

30岁的你,职业规划状态是缺乏系统化,你认为这个时候一个阶段要聚焦做一件事,但真相并不是聚焦做一件事,而是聚焦一套方法论

所以,我聚焦的是什么呢?也许表面上看,我涉足的领域很广,心理学、教育学、文案写作、演讲,甚至营销,但其实他们都有一个底层的理论,我在试图发现这个共同理论,然后打破所有知识壁垒,我觉得我聚焦的就是一套方法论——终身高效学习法,暂且这么命名,去解决和应对所有成长领域的问题,我相信这是一套底层逻辑的方法论,一旦开启高效学习力,就会开挂式成长,我正在搭建我自己的方法

40岁的你,职业规划状态是不认可自我,你觉得你没机会做规划了,事实上,你是最有资本做职业规划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你已经在社会摸爬滚打多年了,有非常深厚的人生经验,你的目光和思维就会更具战略性,所以最有资本做职业规划了,如果你觉得自己这方面的能力不错,你甚至可以开展副业去专门给别人做职业生涯规划导师了

那这套方法论是什么呢?

把外面的资源拉进去,把自己的优势用出去

人和人之间的较量,是职业蓝图的较量,以及最后的行动和坚持上

很多人,遇到困难,就会半途而废了,但是一旦你熬过去了,就会发现,你重生了……

二、传播的对策

    过度传播让感官信息超负荷,那么就要极简主义,越简单越好

三、如何抓住用户的注意:

学会从局外向内看,把注意力放在预期客户而不是产品身上,简化你的选择过程。

还要学会有助于你大幅提高传播效率的原则和概念

必须先以人为主,第一个进入预期用户的头脑里,这套理论在商业和情场都可适用,你有没有建立品牌可信性,有没有建立配偶可信性,必须要在对方大脑里捷足先登

四、定位时代传播的本质

想要做好一个传播,就要研究你的用户,所有传播活动和信息的终端都是到用户的大脑,那你势必就要研究大脑的运行机制

人脑中有一个针对现有信息量的防御机制。它能拒绝接受无法“计算”的信息,只接受与其内部现状相称的新信息,其他的东西则一概滤掉。

所以,为什么说你看到的其实是你想看到的?

这就好比,同一件事情发生了,为什么不同行业领域的人都能从中看到和自己领域相关的观点?就是这个道理,因为他们大脑里有自己行业背景知识,所以分析事情就会容易从已有内部现状相称的信息出发,得到不同的见解,也就是所谓的“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五、定位法

1.对比定位法

研究你的竞争对手,甚至借力,运用杠杆思维,加强记忆点

2.非可乐定位法

把产品与已经占据预期客户头脑的东西联系到一起,比如七喜,借用别人的梯子,为自己造势

 但是小心落入FWMTS 陷阶,很多企业品牌一旦打赢了漂亮的定位战,就很快忘记了他们为什么成功

比如,早些年非常火的红牛,它的广告词,累了喝红牛,做到饮品销量冠军

但是,换了广告词呢,就不如以前了,而很快另一个东鹏特饮,改编了这句广告词,就接力上位了

我们可以从中得出什么启示呢?有两点

第一,一旦你定位成功了,就不要轻易改变

第二,没有名气的呢,你可以学会借力,借着别人已经成功造就用户记忆点的影响,和它挂钩,增强自己的影响力

总结一句话,不能忽视竞争对手的地位,也不能离开自己的位置

要诚意正心,不说谎,不欺骗用户,永远站在他人的立场,而不是表达自己的愿望

美国不是处处见“七喜”,艾维斯也当不了第一。愿望不会成为现实,大量做广告也无济于事,毫无作用。

你可能感兴趣的:(特劳特定位理论读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