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诗词鉴赏(二)探春咏白海棠

文/南城以南hong

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

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

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

莫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

寒草:秋草

苔翠:青翠的苔色

销魂:使人迷恋陶醉

倩影:美好的身姿

痕:影子

缟(gǎo)仙:白衣仙子,缟,古时一种白色的丝织品

羽化:道家称成仙或飞升叫“羽化”,意思是如化为飞鸟,可以上天

民间艺人 戴敦邦老师书,侵删

【译文】

傍晚的阳光照着秋天的枯草,顺手关上层层院门,海棠的茎叶翠绿茂盛,遮盖住了整个花盆。她的精神好像美玉一样无与伦比,像白雪堆成似的肌骨格外令人陶醉。点点花蕊既芬芳又娇弱无力,三更月下的花影斑驳如同月亮的泪痕。不要说海棠花像身着缟衣的仙子一样能够飞升而去,多情的她正陪伴我在黄昏时节低吟浅唱。

【背景】

这首诗出自《红楼梦》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宝玉刚刚挨打,其父“假正经”又点了学差,择于八月二十日起身。贾政走后,宝玉每日在园中任意纵性的旷荡,真把光阴虚度,岁月空添。这一天宝玉的“儿子”贾芸给宝玉送了两盆“不可多得”的白海棠,同日探春诗兴大发,写信给宝玉说明要办诗社。“寡妇”李纨提议:“方才我来时,看见他们抬进两盆白海棠来,倒是好花。你们何不就咏起他来?”于是他们便借此成立了海棠社。

李纨成为社长,负责评诗,迎春限韵,惜春监场。为什么偏偏是这三个人呢?看原文:李纨道:“立定了社,再定罚约。我那里地方大,竟在我那里作社。我虽不能作诗,这些诗人竟不厌俗客,我作个东道主人,我自然也清雅起来了。若是要推我作社长,我一个社长自然不够,必要再请两位副社长,就请菱洲藕榭二位学究来,一位出题限韵,一位誊录监场。亦不可拘定了我们三个不作,若遇见容易些的题目韵脚,我们也随便作一首。你们四个都是要限定的。若如此便起;若不依我,我也不敢附骥了。”迎春惜春本性懒于诗词,又有薛林在前,听了这话便深合己意,二人皆说是极。很显然她们就是来凑数的,作诗水平并不高。

园中姊妹做的诗多半“寄兴寓情”,各言志趣。曹公将每个人的思想、情感、品格以及命运赋予在诗中,这里的咏白海棠是,之后的咏菊更是。

【赏析】

探春笔下的白海棠具有高洁的精神和纯净的肌骨,盛开于雨后新晴的日子,可谓婀娜多姿、楚楚动人。同时,这首《咏白海棠》是她个人的写照。

第一句“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借环境抒发感情的。

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前半句与探春判词中的“才自清明志自高”呼应。后半句是对她“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的形象的进一步描绘。这里托洁白的玉和雪来表现探春的精神世界。

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意思是说,花儿娇柔无比,深夜的月亮照出了白海棠美丽的身影。“芳心无力”,使人联想到断线风筝,而探春的灯谜:“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谜底便是风筝。

莫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意思是说:不要说白衣仙女会升天飞去,她正多情地伴我在黄昏中吟咏呢。“绢仙羽化”,使人联想到离家远嫁。探春把自己的情操赋予了白海棠,实际上是借白海棠咏叹自己。探春远嫁看似凄苦,但我认为是最好的归属。

你可能感兴趣的:(红楼·诗词鉴赏(二)探春咏白海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