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与中国》笔记七

现代化有没有可能在中国诞生?

西方近代的发展史从文艺复兴开始,多才多艺的人被称为文艺复兴人。中国历史上也有这么一个文艺复兴人,他在物理、数学、地理、天文、气象学等诸多领域的成就当时都是世界领先的,他发现了地球的偏磁角,发明了历史上最先进的指南针,他发现了石油,他绘制了全国的地图…他就是宋朝的沈括,生活在意大利文艺复兴之前500年的中国。中国四大发明的三项出现在宋代,而且当时铸铁的产量之高,直到700年后的1700年才被整个欧洲的铸铁总量赶上。

这时风能和水能被用于纺织机,为什么在此基础上中国没有出现蒸汽机?

李录的梳理研究是宋朝的新儒学转向了宋明理学,让中国转而进入一个保守禁锢的时代——妇女开始裹脚,科举考试的内容不再像王安石时代包括天文地理经济,而是仅仅集中与考察古典,凡读中国史者至此无不扼腕。

明朝中国也有一次大航海时代,郑和七次下西洋,率领240艘船,27400名海员,哥伦布四次出航总共只有30艘船,1940人。郑和下西洋比哥伦布出海早70年,郑和时代中国船队技术上足够环游地球,然后历史的事实是:在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同时,明朝宣布了禁海锁国,郑和的航海记录被毁。

书中还说明了康熙、乾隆对于西方科学的态度,以至于英国乔治三世的表兄马嘎尔尼在1793年带上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地理仪器、枪炮、车船模型和玻璃火镜拜访乾隆后,得出对清朝的结论:这个政府正如目前的存在一样,严格来说是一小撮鞑靼人对亿万汉人的统治,自从北方或者满族征服以来至少100年没有改善、前进,或者更准确的说反而倒退了,当全世界科学领域正在前进时,他们实际上正在成为半野蛮人。

前面章节已表述,3.0科技文明诞生的根本原因是大西洋经济形成状态下发展起来的自由市场经济,而当时的中国不具备自由市场经济的条件,政府一直有内忧外患,无法不扮演主导作用。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与中国》笔记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