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常见问题汇总及说明。4

咨询进程、咨询效果

1.咨询多少次会有效果?

也许是因为受到了一些媒体的访谈类热线类节目的影响,许多来访者会用“一次性问诊”的心态看待心理咨询,实际上,能靠一次咨询解决的很少。心理咨询是一个系统性的连续过程,正如心理问题的产生不是一天形成的一样,心理问题的化解也需要一个过程。

    每次咨询都会有一定的效果。而解决一个问题所需要的咨询次数不一定,这要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和咨询者-来访者配合程度来决定。一般来说,在咨询开始的3-4次,是咨询师和来访者建立合作关系,了解评估问题列出咨询方案的时间。然后开始咨询,对于一般的非心理障碍性的生活问题咨询如就业压力、工作场所人际关系苦恼等一般可能需要十几次或者几十次,对于长期的心理障碍如人格障碍或者要求咨询达到人格结构改变的深层治疗来说,则往往需要数百次会面,甚至持续多年的心理咨询。这是行业经验,具体到每个人,咨询效果和时间需要有来访者和咨询师共同合作,因此真正专业的咨询师不会也不能承诺多少次就可以“彻底解决”。

2.第一次咨询会有效果吗?

对某些人来说,的确一次咨询就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这毕竟是少数的情况。大部分情况下,咨询的第一次会面都是在了解信息、评估咨访匹配等,就像医生首先需要诊断然后才能开药一样,咨询师也需要一个判断并且列出干预方案的过程。所以第一次咨询往往没有效果或者效果有限,咨询师往往也只在第一次咨询中提出一些试验性的技术和方法观察这些方法的初步效果和反应。

3.咨询后能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呢?

痛苦缓解或消除,问题解决是最直观、明显的效果。除了来访者和咨询师主观的判断外,也可以使用心理测验等检查来客观表明心理咨询的效果。部分来访者除了求询问题的解决外,也会出现对自己人生其它问题的领悟和解决,尤其是在长期咨询的来访者中这种情况常见。有些来访者由于在咨询过程中学会了自我调整的方法和技术,从而人际关系、社会成就方面也会有所提高。

4.我这种情况能看好吗?

某些情况可以比较容易的解决。如生活工作问题的咨询或者轻型心理障碍。某些问题的治愈率是有限制的,如人格障碍、重型精神病等。但是没有任何一种心理障碍是传说中的“绝症”。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因人而异,具体到个人的情况,则需要咨询师对你进行1-4次的评估访谈。随后若干次的心理咨询之后,大部分来访者会对咨询有自己的体验和认识,并且对长远咨询效果形成预估。

5.如果我觉得咨询效果不好、不满意怎么办

首先,当你一开始感觉对咨询有不满意的地方就一定要立即告诉咨询师。咨询中的谈话内容是自由的,咨询师主张你在咨询时间里自由表达任何你脑海中浮现的内容,你的表达不会受到道德评判,成熟的咨询师会用开放的态度和你讨论咨询关系。

    当你能够坦诚的提出来讨论,咨询师会和你讨论咨询中真正发生了什么,这也许是促进咨询更进一步的一个契机。

    另外,来访者感觉咨询效果不好时,也可能有以下原因:

(1)咨询师对你使用的方法和技术并不适合你的情况,这时候你及时反映情况的话,就有利于咨询师调整咨询计划,寻找更加适合的干预方案;

(2)在咨询过程中某些阶段的确是效果不显著的。如咨询开始的评估期,主要任务是评估而不是咨询;

(3)咨询师对你的耐受能力判断失误。有时候咨询师担心使用改变性技术会让你受不了所以咨询进程较为缓慢,所以这时候你需要及时告诉咨询师你的感受,以便于他加快速度;

(4)某些咨询的问题本身就很困难很难获得进展,如难治性抑郁症,严重人格障碍等。

(5)有些时候你之所以觉得效果不好是因为你和咨询师的咨询关系面临了问题,这时候尤其重要的是你能否反映出你对他的不满和愤怒,帮助你们俩共同面对这段关系的危机。

    当你向咨询师反映情况后,一般来说,咨询师除了自己调整外,还会接受国内外专家的专业督导。

    如果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调整和干预后,你仍然对咨询效果不满意的话,可以向咨询师提出转介/转诊。

6.你能保证效果吗?

咨询师经历并了长期系统的专业训练并保持终生学习;咨询师定期接受国内外专家主持的案例督导和研讨;咨询进程中不定期询问及时了解您是否得到了有效的帮助。咨询师确保咨询进程的专业性,同时,咨询的效果是由双方合作共同完成的,咨询师不承诺咨询效果,来访者是咨询/分析的主体,来访者在咨询中的信任和投入非常重要,真正投入咨询之后,来访者会对咨询有自己的切身感受。

7.怎么判断咨询师靠谱不靠谱?

在当前咨询市场泥沙俱下的情况下,判断咨询师是否靠谱确实有难度。简短来说,我个人认为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判断:

(1)咨询师是否遵守职业伦理?

保密,价值观中立,回避双重关系等,没有职业伦理的咨询是不安全的。

未经来访者授权随意泄露来访者隐私(例如在公共媒体上随意谈个案)、夸大承诺咨询效果(例如承诺包治百病承诺保证咨询效果等),在咨询期间利用来访者获得咨询收费之外的其他利益等等,都属于不遵守职业伦理的现象。

(2)是否有专业设置(时间设置,收费设置)?

没有设置的咨询不是专业咨询,不能真正帮到来访者,时间收费等方面的设置是咨询的框架,也是咨询的工具。诸如包月咨询、随时咨询、免费咨询等缺乏设置的情形,都不是正规的咨询。

(3)咨询师本人是否接受了一定时间(一般来说都比较长)的个人体验?

个人体验是指咨询师本人作为来访者接受资深咨询师的心理咨询(或躺椅分析)。

(4)咨询师本人是否接受专业督导?

督导是指咨询师付费请资深咨询师或与朋辈咨询师对其咨询中遇到的困难进行指导和研讨。

(5)咨询师本人是否接受了系统性的正规靠谱的专业训练,并且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和定期的专业进修?

接受过咨询师培训拥有咨询师证书仅仅只是法律门槛,我个人认为真正可以咨询至少需要5年扎实的理论学习、技术学习、读书研讨、个人体验等系统性的专业成长。

(6)咨询师是否是全职心理工作

咨询是一项专业工作,从事心理工作需要长期的时间和大量的精力用于专业提升,闲散时间兼职很难达到。目前国内获得心理咨询师二三级证书的有约百万人,其中只有极少数能真正胜任咨询工作,咨询师证书仅仅是入门门槛,真正能胜任专业的心理咨询工作的基本上都是全职从事心理工作或者个人执业。

  这是我个人认为咨询师靠谱与否的判断标准,也是我对自己的专业要求。

  坚持靠谱意味着咨询师本人需付出很大的时间精力金钱等成本用于专业成长,也意味着提供给来访者的咨询是专业的。

8.咨询师的年龄重要么?

心理咨询在国内的专业化发展时间并不长,生理年龄不等同于专业年龄,专业年龄比生理年龄更具有参考价值。心理咨询不是生活经验的传递,不是社区工作,不是道德观念说教,也不是一次性的医疗问诊,它是一项专业的运用心理咨询理论技能面向来访者心灵开展的系统工作,最重要的是专业能力。

9.通过咨询能不能让我老公不和我离婚?

虽然有些时候通过家庭治疗某些夫妻最后会和好,但是这并不是咨询的目标,一般来说,婚姻咨询的目标会是帮助你们双方看清楚你们夫妻冲突的实质和解决方法是什么。如果你们确定你们的关系已经走到尽头,可能会帮助你们“健康离婚”,当然如果你们最后发现双方仍然相爱,你们也有可能“破镜重圆”。

10.咨询能不能让我遗忘掉一些事情?

虽然催眠和EMDR(眼动脱敏再加工)的过程中会出现某些短暂的遗忘现象,但是实际上这是咨询的“副作用”,咨询师所做的事情是帮助您面对痛苦的记忆并且提升承受的能力,认识到痛苦事件带来的影响及其意义,会帮助您的自我成长和个性成熟。

11.像我这样的情况你以前有遇到过吗?

类似的问题以前可能遇到过,同时由于个体存在很大的差异,如生活环境,家庭教育和经历的事情,这些因素决定了类似的问题可能又有不同的原因,类似的问题需要采取不同的技术或方法进行处理。另外,如果遇到您的问题我的确没有遇见过,我会向国内外的专家同行寻求案例督导和研讨,确保提供专业的咨询。

12.我帮朋友和亲戚来咨询有效果吗?

当您帮朋友和亲戚来咨询时,通过您了解对方和事情的大概情况,提供一些干预知识或情绪缓解技巧,起到一定的改变效果,但是由于无法了解到对方的真实想法与情绪体验,所以效果非常有限。如果要有真正意义上的效果,建议当事人本人亲自来咨询,咨询师会对来访者各个方面进行评估,然后做出有针对性的咨询。

13.为什么在咨询开始之后会尽量回避咨询之外的联系?

咨询师的职业道德里有明确的要求,要尽量避免与来访者出现双重关系,尽量保证咨询关系的单纯性,避免由于其他较为亲近的关系存在而导致的不客观判断,避免除了咨询收费之外在其他方面影响来访者的利益。因此,来访者和咨询师不能既是朋友关系又是咨询关系。通常,咨询师提供的联系方式仅用于预约咨询时间,咨询内容都在咨询时间里进行讨论。

14.咨询如何开始?需要做什么准备么?

对于大部分来访者来说,咨询前的准备主要是鼓起勇气决定开始心理咨询。你可能需要对心理咨询的设置有一些基本了解,比如说详细阅读本文。

15.咨询的前3、4次为什么都是初始访谈?有什么用?

咨询的前3、4次咨询在专业上称之为“初始访谈”,作用是了解来访者的咨询诉求,评估来访者的人格功能和困惑类型,建立咨询信任,收集背景资料,帮助来访者理解心理咨询的工作方式,确立初步的后续咨询方案。初始访谈之后进入到正式咨询阶段。负责任的咨询师需要系统全面的完成初始访谈,而不是用一次的咨询表现出“神机妙算”的效果。

16.咨询会如何结束?

当来访者对自己最初来咨询的诉求有了较清晰的领悟,原本的痛苦不在纠结或者不影响现实生活,感觉到了人格的成长和内心力量的增强时,就可以考虑是否进入到咨询的结束阶段,咨询师会和来访者用若干次咨询的时间专门讨论咨询的结束,并进行回顾和总结,尽量做到善始善终。

17.结束咨询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心理咨询中很重要的一项疗效因子就是咨询关系,随着咨询的进行,可能会有一定程度上情绪的缓解或者症状的改善,当你考虑结束咨询时,需要花时间讨论,回顾总结咨询进程,讨论是否结束及如何结束,有时可能有更深层的发现。大部分人在关系的分离上都有一些需要分析的议题,如果错过最后结束咨询的过程,可能错过发现和解决这些议题的机会。

你可能感兴趣的:(心理咨询常见问题汇总及说明。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