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优秀每日一问:结合课程,你认为该如何定义成就?- 「个人战略日刊」Vol.12

结合课程,你认为该如何定义成就?- 「个人战略日刊」Vol.12

新精英人才加速器  1周前

嗨,欢迎打开「个人战略日刊」,本刊汇总了「个人战略课」学员们围绕个人战略、职业发展相关话题的探讨精华,每日一期。

每期会从500名学员中挑选出6位优秀答主登上日刊封面,并将他们的回答汇编为精选内容。

同时也会将所有同学的答案汇总到班级讨论合集中,好答案来自好多答案,希望你能从这关于个人战略和职业发展的好多答案中找到好答案:)

本期话题

结合课程,你认为该如何定义成就?

本期封面人物


图片发自App


----精华回答----

----来自一班的答案----

春暖11组 高新健

结合课程,你认为该如何定义“成就”?

成者,果也;就者,达也。成就,就是结果的达成。

对于目前的课程而言,我们需要通过分析自己的成就事件,来剖析自己的核心驱动和能力矩阵,那么这个成就应该是具有剖析价值的,否则就没什么意义。

我认为这样定义的成就,才有分析的价值:自驱动实现的(不是被逼迫的),有价值有意义的(不是just for fun的),有一定挑战和突破的,依靠自身努力达成的成果。

“成”的是什么不重要,是减肥、是业绩、是创作、是教会熊孩子写作业,都行;

但“成”的性质很重要,一定是有价值有意义的,有一定挑战和突破的。

“就”是不是完全达成也不重要,你想提升60%销售额,实际提升了50%,也不见得就不算“就”;

但“就”的方式很重要,一定是主要靠努力而非运气,一定是自驱动而非被逼迫的。

总结一下:

1.没价值没意义的结果,不算成就,比如平时吃两碗饭,今天撑破肚皮非要吃三碗;

2.没挑战没突破的结果,不算成就,比如上个月业绩20w,这个月完成了18w;

3.纯靠运气偶然的结果,不算成就,比如考个证,没咋学,但考得都会蒙的全对;

4.被逼迫而实现的结果,不算成就,比如你被逼着用三年学会拉小提琴,但你长大以后没人逼你了,你把琴一摔再也不拉了

对于,这些情况下的实现的“成就”,分析用来为以后定位,可能意义不大,甚至会把方向带偏。四个条件划出四条边界,边界内的,就是值得分析的成就。

春暖六组 Bella:   

关于百度百科的注解:

成就(chéng jiù)

①成绩;业绩:成就非凡|取得成就。

②完成:仓卒之间,确难成就|非一朝一夕所能成就。

③成全:成就别人|条件所限,实难成就。

关于“成就”我个人的理解:

成就,简单来说就是你做完之后觉得自豪,而别人也认同的事情。或者说做完后,自己不禁感叹“呦西,太厉害了”。

成就事件,能够引起和唤醒你成功体验的事件。我就是成就事件的获益者,我每天记录小确幸,小确幸除了记录自己的开心的事情,我还喜欢记录自己的成就事件。每天能完成三件事,运动15min,参加了义工活动,招聘到一位候选人,为他人做一场生涯咨询···都让我觉得自己还是不错的,然后就特别感恩自己

关于成就事件分析法:

这是一种通过分析自身优势,来达到自我探索的方法。是提升自我价值非常好的方法。

步骤一:写下让你自豪又被别人认可的成就事件;

步骤二:分析这个事件让你有成就的原因,并且从中分析出自己的优势;

步骤三:发散你的优势,从你分析出的优势中继续发散,找到其余更多优势。

希望大家能够找到自身的优势,并且把它利用好,提升自我价值。

花开15组 吴菁珂   

结合课程学习,我个人的看法是这样的:

1、首先,“成就”没有固定的标准,要因人而异。人人都有自己的成就,只是在采用一刀切的或者是大众式的评价标准时,有的人会感觉和别人比起来自己很没有成就。比如跟马云、乔布斯、任正非、爱因斯坦、毛爷爷、刘德华等等各界巨星比,99%的人都会觉得自己没啥成就但是事实上是,太阳与星辰、高山与洼地、古树与野草、大象与蚂蚁,都有各自不一样的成就。因此,无论是喜欢待在舒适区的“低成长”群体,还是愿意打破舒适区去挑战“高成长”的群体,只要找到符合自己价值观需求的定位,获得自己想要的价值,自己感觉有“成就”,那就是有“成就”

2、其次,“成就”有一个统一的标志,那就是做了超越同纬度群体的事情并获得了结果。这个同纬度可以是同龄,也可以是同等地位、同学历、同背景等,因为你经过调研、分析、思考、决策,做了一个不同于他人的战略性选择,再通过行动计划的实施让你获得了超越他人的成果,这就是“成就”。

所以,总的来说,我认为“成就”是从自己的价值需求出发,通过自己的分析判断,在自愿选择的基础上,利用一切资源靠自己的努力获得了自己想要的成果。

“成就”就是那些你人生中让你感觉自己很拉风很酷的时刻。

思考和行动一样,也可以只是开始最容易的一小步。

--------------------------------

----来自二班的答案----

4组 江滟 北京

结合课程,你认为该如何定义成就?

成就,是每个人心中的阿姆雷特,各有各的解读。

在我看来,成就跟“才干”“优势”一样,也分外在成就和内在成就。

外在成就以社会标准来衡量,跟同一个赛道的所有人比,做到别人之所不能,获得世俗的认可和奖励(名誉、权力、金钱回报等),就是一种成就的体现。

内在成就则是跟自己纵向比较,知道自己的局限和恐惧之所在,心怀未来之目标,每日精进。当量变积累成质变,做到了期望中的自己,获得强烈的满足感和自豪感,则是一种内在成就的达成。

外部成就的获得,需要天赋、勤奋、机遇,可遇不可求。内部成就则可控多了,只需要自我的认同即可。但是很多时候,我会不自觉地把成长和成就混淆,甚至会自我安慰的认为成长了就是一种成就。仔细想想,这是一种“放水”行为,二者还是有程度之别的。成就必定要与困顿、努力、破局等相伴,有自我挑战和突破的勇气,达到甚至超越了自我设定的期望。而成长则是日常每一点的微小进步的欣慰,是迈向成就的必经之路。最后,浓缩成一句话:成就即破茧成蝶式的达成所愿。

2班27组【在一起】 宣彤

结合课程,你认为该如何定义成就?快来和大家分享你的想法吧

想起成就,我会联想到课程的成就事件。通过梳理自己成就事件,我认为成就跟四个方面有关:

① 面对挑战,突破障碍。不是随便完成了什么事情都可以产生成就感,定义为成就事件。成就事件的共同点多多少少都存在着一定的阻碍或挑战,存在理想状态和现实状态的差距,要通过努力行动,才可能突破现状的拘囿,达到高于现实的目标,取得代表自己的业绩。正因为不容易做到,因此会被定义为成就。需要说明的是,挑战和阻碍一般是刚刚好的,不会太大也不会太小,是只要努力一把就能达到的目标。

② 忠于内在,主动选择。梳理成就事件,我发现无论是困难或调整,无论是喜欢或不喜欢,都是我出于自己内在真实的意愿,主动选择去面对和突破的事件,因此当达到自己设定目标时,无论过程多么痛苦和艰辛,都会格外开心和兴奋。

③ 高度专注,形成心流。在成就事件里,通常需要身心的高度集中,来面对一系列的阻碍和挑战,这种专注的状态是产生心流的前提,会给我的身心带来特别奇妙的体验,获得身心的愉悦感。

④ 满足需求,成全自己。成就与成就感有关,成就感的产生来源于内在某方面需求的满足,需求引发动机,动机进一步形成我们战胜阻碍的一系列行为。我的动机和需求一般跟自我价值感、影响他人有关,因此在我的成就事件里,大多是自我成长和自我实现有关。

2班9组 申文佳

结合课程,你认为该如何定义成就?

我觉得可以从以下三个标准定义“成就“:

1. 获得外部系统认可的事件,该“成就”内涵更加接近世俗定义的“成功”。

2. 能够让自己感到滋养和幸福的事件,我理解这类事件的特征是回报部分和自身内心驱动力最需要被喂养部分相吻合。

3. 虽然过程痛苦,但事后能够让自己感到成长和突破,不断逼近自己边界的事件。

我已过而立之年。通过两周课程系统梳理,我清晰地意识到过去对于成就判断倾向于第一个标准,即渴望通过获得外部认可证明自身价值;如今,我虽仍然在意外界评价,但越发希望听从内心CALLING,重视内心对事件的感受和反馈。

希望三十年后的自己虽历尽千帆,但归来仍是少女,哈哈

你可能感兴趣的:(12优秀每日一问:结合课程,你认为该如何定义成就?- 「个人战略日刊」Vol.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