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玩在抖音、快手吗

        年前大家围坐着看电视,电视上不时会有关于抖音和快手的广告。去年我就知道抖音这个软件,有几次在出差中无聊乏味的时候下载过这个软件,上面有很多小视频,且有以下几个特点:

        1.时间短;

        2.基本上每个都有新奇感,觉得好玩;

        3.各种各样的作品,搞笑、书法、风景、恶搞、生活日常等等。

        也恰好是这几个特点,使我慢慢上瘾,刷了还想刷,根本停不下来。但是,当我放下手机,思考了看小视频的过程,又有几个特点:

        1.这些视频没有营养,

        2.看完之后更加空虚无聊,

        3.有点上瘾的感觉。

        趁着春节期间的疯狂广告,我下载了快手这个软件并使用了几天。我发现使用感受和使用抖音时差不多,一玩就上瘾,没有很多意义。

        更可怕的是,这些软件会根据用户的喜好个性推荐,把你感兴趣的相关的视频直接送到眼前,这就产生了恶性循环,更加停不下来。这个推送背后就是一批工程师、心理学家、行为学家努力的目标,从而实现用户粘性,保持流量。

        但是不能完全否定这几个软件,也存在一些好处:

        1. 增加就业,给那些网红施展的空间,并形成创意创业创作产业链;

        2.打发无聊时间,现在年轻人的压力普遍较大,需要新奇来刺激。

        也许真就应了那句话,“认真你就输了”。对于用户来说,看一看,乐一乐也就足够了,其他的就别指望了,别太认真。想学习进步,想学技能请去其他平台。如此看来,这个软件瞄准的就是细分领域的王者。大而全的时代慢慢远去了。

      按照国家的政策导向,这些软件都有青少年模式可选,会过滤一些不适合的内容。但是,我还是对青少年使用抖音和快手还是有些担心,如下:

      1.上瘾,影响正常学习时间和精力;

      2.价值观扭曲,这个才可怕,会影响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总之,尽管电视上铺天盖地的抖音和快手广告,但是,利弊还是需要权衡,而且这种权衡会一直存在,考验的是用户自己的自律和习惯。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还玩在抖音、快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