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兔子小笨狼》评课稿

这节课是二年级上册小学数学文化读本中的“聪明兔子小笨狼---取石子游戏”,即抢数游戏。“对策问题”是数学综合实践与应用领域的资料。本节课的学习从同学们感兴趣的故事入手,在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发现数学知识不仅仅在生活中处处可见,比赛中也有很大的学问。本节课杨老师在学生兴趣正浓时,借助合作、探讨、找规律。在兴趣意犹未尽之时,经过游戏,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本节课突出了以下几个特点:

    1.创设故事情境,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开课伊始,教师借助“聪明兔子小笨狼”的故事情境,并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经过动态的故事演示,教师充分抓住学生好玩、爱玩的天性,设计了抢石子的游戏,然后教师设疑引入新课。方法巧妙,课堂气氛活跃,让学生感受抢数游戏中的对策问题,引出探究的资料,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搭建共学平台,感悟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流程生动、流畅、层次感强,活动扎实有效。基于操作,合作学习,经过活动将知识赋予其中,突出了学生解决问题这一新的理念,教学流程科学合理,合作学习扎实有效,交流评价充分到位,给学生充分交流和研讨的时间和空间,并且教师也参加到了学生小组活动之中,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进取思考的主动权也完全掌握在学生手中。在师生、生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活动交往中,当学生应对实际问题时,教师能引导学生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促进了知识的互补互联,使学生学会倾听,学会了逆向思维,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本事,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他们的聪明才智。教师负责串联活动,学生形成学习共同体,思维出现积雪式碰撞,通过数学猜想,培养学生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3.经历类比迁移,打通学习认知过程

杨老师组织学生开展趣味的游戏活动,经过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在玩中学,在乐中悟。学生在自由简便的课堂气氛下,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游戏中。教学思路清晰,环节设置连贯,活动版块简约。

(1)通过游戏引发思考3个石子,后取的利用凑3来获胜。

(2)从3的方法迁移到6,引导学生思考,利用倒推,减法原理来思考解决。

思考3个、6个石子,兔子都能获胜,那还有几个石子兔子也能获胜呢?引出9个,进而概括出只要正好是几个3的都行。学生经历3、6、9类比迁移的过程,深化对凑数问题的认知。

(3)8个石子打破规律,先通过取多余的数转化成之前的问题。

8个石子的问题与3、6、9看似不同,实则相关,这里的类比迁移十分巧妙,学生动手操作、尝试解决,过程中学生的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进一步得到提升。

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教学理念。整个教学资料的编排,生活气息浓,都是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遇事要善于思考,讲究策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4.经历建模解模,突破原有思维定式

  杨老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从而发现规律。提出关键问题:兔子取的石子个数可以是随意的吗?兔子需要根据什么来决定取几个石子?通过追问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把握问题关键,建立数学模型,8的抢数打破3的思维定式,但还是3,解模中进一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小结时的两次追问:后取一定会赢吗?要根据什么来决定自己先取还是后取呢?体会凑3游戏取胜关键因素。再次追问如果每次只能取2个或3个石子呢?还能利用凑3的策略吗?那又该凑几呢?打破学生固定的凑3数学模型,为同类问题的解决做更进一步的思考。

你可能感兴趣的:(《聪明兔子小笨狼》评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