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想后电商时代。

做电商两年,见证了电商的各种改版转型和规则的变化,市场的不变之处就在于一直在变化之中。2019年,电商税出来了,对于淘宝来说肯定又是一次大的洗牌。关于未来的电商变化,谁也说不准,但是我们可以发挥想象力。以下预测,纯属个人经验之谈,不调研,不权威,幻想派,能中一二,全凭天意。能看得见的,是政策环境的紧缩,不得不去按流程正规划经营,说的简单点,就是原本正规化的不受影响,该交的一点没落下,毕竟不是只有电商一条腿,而那些从未交过的,就要去适应这个过程,适应不了的,早就出局了,连这点变化都力不从心,那就不适合做生意。

电商,从流量、转化、进销存、售前售后,一点也不亚于线下。线上电商,也得按着规矩来办事,空子少了,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该刷的还是会刷,该卖的还是得买,无非是一个适应的过程,节奏跑完,幸存下来的,这些都不算阻碍。

电商永远解决的是存量,而不是增量,永远都是在做流量、转化两件事,正规化之后,不代表流量的规则变了,该烧的直通车,跑不掉,一切如初,变的只是交易的成本,而这些成本,在没有出单之前,都是0,只有出单之后,才会有个抽取,这个在传统企业,早就已经是个正经事,比如以前10元进的,卖20元,没有税收,那就毛利是10元,而现在,10元进的,10元出,毛利是10元,得扣掉一些税点,那从哪里平摊,无非是成本,或者是客单价,也就变成了,找8元进货,还卖10元,或者是10元进的,卖22元,或者10元进的,还卖10元,但组合配搭其他的,缩短思考路径,简化为生意,维持利润,无非是砍成本,或者加售价,或者从别的地方赚回来。

生意人,永远是精明的,现在所有的变化,都是流量的变化而已,每一次流量的变化,都意味着全新的机会,就像从线下流量,到线上流量,从PC流量到移动流量,那么移动流量的下一步是什么?我觉得是内容导向的流量池,就像线下一样,原本你开一家店,就有自然流量给你吃,但是店多了,你要么跟着开更多的店,要么就构建自己的老客户圈子,进行VIP式的消费,所以从等客上门,变成了主动维护客户,社群会火的原因就在于,社群可以维护客户,产生社交,社交产生信息,信息产生互动,互动产生欲望,欲望指向行动,你下单,我也下单,分享,刺激别人下单,这就是社交电商,内容电商也涵盖其中。

从以前主动获取的内容,现在变成了被动吸收,抖音就是这样一个模式,消费者只需要做最简单的动作即可,所有的一切,等待被安排,开心就点赞,想说就评论,喜欢就购买,生生不息,谁会做流量池,谁会做内容,谁就赢在下半场。

除开平台以外,任何的商家,做的都是协同,因为平台拥有绝对的流量权,所以你能做的无非是适应平台的规则,从平台那边获取订单,此时流量依旧是平台的,支取流量是不自由的,所以要破这个自由度,就要引流到微信,或者公众号,因为微信体系有个好处,就是你可以进行集结,扩散,调动,通过一段时间进行一次的发售,就可以聚集消费者的注意力,完成一个高峰的下单,所以预售的能力在现在乃至未来的电商环境下,都变得极其的重要。

再说回日常的运营,口子越来越多,需要做的也越来越多,光内容,就有文字、图片、短视频,再说运营,除开基础的运营,还要针对自己的人群,做专属化的运营,大的有天猫的双十一你得跟,小的自己开创的抢购日,你得做,无时无刻的不再做唤醒,消费者的注意力在谁着,谁就赚钱,这就是最明显的变化,以前是主动搜索的流量多,现在是被动接受的流量多,你别让我选了,你告诉我什么是好东西!

转折就是机遇,原来的结构不松动,都难以有获利的空间,市场从来没有明显的间隙,你要的不是奇淫巧技,而是力量,后电商时代,扒出一条自己的血路,一切都在变,00后是一个一出生,就有电商存在的群体,和80后90后完全不同,试想,你从小就见过线下,那线下就对你没什么太大的吸引力,该买的就卖,图新鲜的,就去电商买。

而00后则相反,他们玩腻了电商,会回归到线下,或者去尝试更多的购物模式,短视频购物,必然随着5G的普及,变得容易,流量不要钱,更高清的,乃至VR的,都可以播放,所以电商变来变去,本质都还是生意,变得只是客群和流量的关系,抓住这个本质,不墨守成规,自然赢在下半场。

你可能感兴趣的:(畅想后电商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