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常识科一角


无意间翻到小狮子三年级时的一份常识科资料,再次印证了我的看法:

香港的常识科,是那么生活化、接地气,兼具科学性与实用性。

这是一份“交通路线”专题研习资料。

学习目标有两个:

其一、运用电脑或流动装置获取有关交通的资讯;

其二、根据搜集的资料及各交通工具的特色,为主角一家建议合适的路线。

学习资源附在下面:

分别是“港铁”(地铁)、“九巴”(公交车)和Google Map(谷歌地图)的网址和二维码。

学生要面对的情境是——

星期六晚上,小杰与他的家人正在讨论星期天的家庭活动。

妈妈问:“明天和奶奶在西宝城喝茶之后,小杰你想去哪里游玩?”

小杰表示:“最近学校正在教授有关太空的课题,我想去香港太空馆。”

小学三年级的孩子们首先要确定情境中涉及到的地名分别在哪里:西宝城在港岛区香港大学附近,太空馆位于九龙尖沙咀。

接着考虑小杰提出的路线建议:坐地铁去。

孩子们学习利用港铁手机应用程式,选定起始与到达站点,了解换乘次数、换乘站点及线路、所需时间以及成人和儿童的车费价格。

爸爸认为星期天公共交通工具会比较拥挤,建议驾车前往,提出了第二种路线建议。

这次,孩子们学习使用Google Map应用程式,找出驾驶私家车的行经路径,选择打算通行的过海隧道是哪一条,收费情况如何,得出所需时间。

妈妈有新想法,认为太空馆邻近尖东海旁,沿途慢慢欣赏维港两岸的风景也挺好。

这一次用到的公共交通工具是渡轮,也就是著名的天星小轮。孩子们又可以顺势了解渡轮的相关知识了。

那么,有没有公交车选项呢?

孩子们学习使用“九巴”app,发现不仅可以查路线,查站点,还能获知车辆到达某个站点的准确时间,方便提前安排出行。

最后,要求小组讨论,选出最佳路线。

这可就见仁见智了——

有的孩子认为时间元素最重要,选择最省时的路线;有的孩子认为价格必须纳入考量,选择最便宜的路线;有的孩子认为星期天一家人欣赏美景、谈天说地的体验最重要;也有的孩子认为:一定要把“环保”二字记在心头……

这是香港小学常识科的一个小小角落,却反映出这一科目设定的基本原则:生活化、接地气,科学性与实用性兼具。

我想起自己从小到大以背背背方式获取分数的常识科(我小学时这个科目叫做“自然”),实名羡慕豹子和狮子。

要是从小学点儿这个,也许路盲症在我这儿不至于成了绝症。

你可能感兴趣的:(香港常识科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