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戒学堂:《臣服实验》读后感(第1--12章)

臣服并不意味着过一种没有意志的生活。

将个人意志与我们身边的自然力量结合,会得到出人意料的强大结果。

这是本书前言中的两句话,是作者的经验之谈。李一诺在代序中讲到,臣服就是东方表述的无我。

这本书讲述了作者米基·辛格从隐居者成为成功商人的一生,讲他如何遵从生命之流,保持内心。给我们呈现了一个敢于放手并信任生命的流动力量的人身上发生的事情。

第1—6章

23岁已经结婚一年半的米基·辛格还在读博士,有一天再跟朋友聊天时,突然体验到了自己观察者的身份,而且还听到自己脑海里发出了一些声音。而且从那以后,脑海里的这些声音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这让学习经济学专业的迈克非常困扰。他逢人便说自己的这种感受,同学和教授都认为他疯了,因为并没有任何一个人有过跟他一样的状况。擅长分析的他整天泡在图书馆里,查阅心理学相关的书籍,想尽一切办法要赶走这个声音。直到有一天一位同学给了他一本名为《禅之柱》的书。

米基是个对宗教不屑一顾的知识分子,对于禅宗佛教一无所知,但是他只看了《禅之柱》几分钟,就发现这本书里有他需要的答案,并且书中有如何能让头脑安静下来的方法。

《禅之柱》这本书,让米基认识了自己,他每天都会用书中的方法—冥想,来达到让头脑安静的目的。通过每天的练习,米基冥想的时间越来越长,冥想中达到的宁静状态,让他有了重生的感觉,同时戒掉了大麻。但是没过多久,米基的爱人提出想开始新的生活。这种变化让米基无比痛苦,意识凌乱。他只有通过越来越长时间的冥想,来逃避痛苦。

暑假的时候,米基在同学的推荐下自驾去了墨西哥。在墨西哥露营的经历,让他体验到生命并不像头脑里的那个声音企图让自己相信的那么脆弱,米基第一次将生命中展开的事情归功于生命本身。

第7—12章

再从墨西哥回家的途中,米基又通过冥想,战胜了头脑里的声音,成功切断恐惧按钮。这些特别东西的出现,正是因为米基释放了自我。墨西哥的经历让米基快速成长,他体验到了顺其自然拥抱生活的自在。那时的米基,认为冥想就是一切,别的都在其次。

米基在准备期末论文时的经历,让他懂得了学业其实也是冥想的一部分。米基非常敬重他的经济学教授,教授鼓励他一定要完成学业,他为了不让教授失望,答应教授一定会好好准备期末论文。在准备论文的时候,米基因为早已做好了毕不了业的准备,所以卸下来所有负担,决定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不翻书,不查找任何资料,只有来自清晰的、无压力的头脑的自然逻辑。一落笔他就文思泉涌,用几天的时间就完成了一篇逻辑清晰的文章。那门功课得了A,而且教授还邀请他一起做毕业论文。

他修完所有课程以后,就办理了退学,决定隐居。在他正准备找房子但还没有着手的时候,加油站的一位工作人员向他推荐了一块正在出售的地,这块地正是他向往的那样,有树林、有溪流、还有牧场,是个隐居的好地方。他用一个自己非常满意的价格谈下了那块地。他决定亲自修建小屋的想法,得到了好友鲍勃的支持。米基找到有建筑硕士学位的好友博比,帮忙出小屋的设计方案。

因为预算有限,他们决定买粗锯木材,一切就像命运安排好了一样,附近正好有一家卖木材并且能够加工的地方,随着不断地接触,他们与开加工厂的夫妻成为了好友,还被邀请到老板家中吃饭。房子很快就建造起来了,但并不是米基想要的那种简单的、供一人冥想使用的小屋。而是一座楔形的房子,看到自己全心全意建造起来的房子,他们三个充满了成就感,米基称这个小屋为神圣小屋。

这个期间发生的一切,都是那么顺理成章,自然而然,没有任何的波折。包括刚准备搬家的当天,米基的姐姐和姐夫来到小屋,跟他在室外的大石头上一起吃了感恩节大餐。从那以后,米基过上了僧侣式的生活。

米基在觉醒的那个阶段,总感觉有只隐形之手再将他往上拉,将他与整个外在生活剥离,用以往从未想过的内心的美和宁静取而代之。那个时候,米基认为,只要他足够自律,身上不好的那部分就会自动消失。但事实是,干扰他的噪音并未消失,刚开始的时候,只是屈服于米基高度自律的生活。

这个时候,米基在《瑜伽式自传》这本书中找到了共鸣,知道了上帝这个词。这本书完全改变了米基对当时自身经历的看法,他知道他需要帮助。也就是在那个时候,米基开始阅读《圣经》,准备尝试去做《圣经》中的自我死去、精神复活。

(未完待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无戒学堂:《臣服实验》读后感(第1--1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