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Link介绍二

4. NuLink主要使用技术

4.1 确保密文形式的数据的可用性。这里使用的加密技术主要是零知识证明。

4.2 隐私保护的数据共享。使用到的基本方法是对数据进行加密,让数据所 有者控制对它的访问。这些技术包括去中心化加密存储、代理重加密、基于身份 的加密和基于属性的加密等。

4.3 隐私保护数据的计算,这部分会将某些隐私计算能力集成到智能合约中。

使用的技术包括多方安全计算(multi-party secure computing)、全同态加密等。 这三种技术解决方案可以在许多领域提供隐私保护应用,例如去中心化金融 (DeFi)、医疗保健、社交网络、数字版权管理等。

5. 设计理念

 NuLink 网络集成了应用层、密码层、存储层、区块链层和观察者网络。



架构设计

(1) 应用层:应用层是一个抽象的接口层,直接与应用交互。应用层还需要与密码层交互以将隐私数据授权给密码层。

(2) 密码层:密码层是一个实体,代表应用层处理加密操作。加密操作包括 密钥生成、加密、解密等。密码层还需要连接到存储层,负责上传和下载加密的隐私数据。

(3) 存储层:存储层。存储层是一个存储网络,可用于存储加密的隐私数据。 目前,我们将星际文件系统(Interplanetary File System,IPFS)作为我们的去中 心化存储网络。其他的存储网络,如 Swarm 和 S3 将很快推出。

(4) 区块链层:区块链层是一个可以处理代理注册和重加密请求管理的区块 链系统。目前,代理机构(Proxies)只能在以太坊注册。然而,用户可以将他们 的请求发送到其他区块链系统,如 Polkadot 和 Solana。

(5) 观察者网络:观察者网络是一个中继网络,将代理节点的信息从以太坊 转发到其他区块链系统。观察者网络将在链上治理机制(DAO)下维护,以保证 其去中心化和安全。

NuLink 用户可以简单地集成到一个 API 中并访问多个有关存储和区块链的解决方案。矿工在存储层中通过提供去中心化的存储服务,获得NuLink的token (NLK),也可以在观察者层中通过转发来自 ETH 的信息到其他区块链系统,获得NuLink的token。

你可能感兴趣的:(NuLink介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