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货币行情,区块链上的DeFi 火爆,是否再次推动金融巨变


进入7月,DeFi 引爆了数字加密货币市场,代表DeFi 黑马的LINK从3美元扶摇直上12美元,比特币从9000美元直上12000美元。而DeFi更是被认为是改变未来金融借贷的风向标。

什么是 DeFi 及 DeFi 概览

DeFi 是 Decentralized Finance(去中心化金融)的缩写,或称做 Open Finance。它实际是指用来构建开放式金融系统的去中心化协议,旨在让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金融活动。

在现有的金融系统中,金融服务主要由中央系统控制和调节,无论是最基本的存取转账、还是贷款或衍生品交易。DeFi 则希望通过分布式开源协议建立一套具有透明度、可访问性和包容性的点对点金融系统,将信任风险最小化,让参与者更轻松便捷地获得融资。

相比传统的中心化金融系统, DeFi 平台具有几大优势及蓝图

a. 有资产管理需求的个人,无需信任任何中介机构新的信任在机器和代码上重建;

b. 任何人都有访问权限,没人有中央控制权;

c. 所有协议都是开源的,因此任何人都可以在协议上合作构建新的金融产品,并在网络效应下加速金融创新。

DeFi 是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包括:货币发行、货币交易、借贷、资产交易、投融资等。其中与传统的借贷模式相比,去中心化借贷优势更是突出。

去中心化借贷模式具有的几个特点

a. 法币贷款与数字资产贷款相合并(稳定币模式可以看做是法币和数字资产的结合)。

b. 基于数字资产的抵押。

c. 通过自动化实现即时交易结算,并降低实际成本。

d. 用超额抵押模式代替信用审查,这也意味着可以服务更多无法使用传统服务的群体。

将 BTC 和其他加密货币的诞生视为 DeFi 的第一阶段。然而将货币的发行和存储分散化只是提供了点对点结算的解决方案,还不足以支撑丰富的金融业务。而近两年发展迅猛的去中心化借贷协议将有机会进一步开放区块链世界的金融系统,将 DeFi 带入第二阶段

2018 年下半年数字资产价格整体下降,持币者从炒币转向“理财”、借贷、保证金交易等,进行增值保值。2018 年 12 月 31 日的活跃贷款余额达到 7100 万美元,相比 2017 年 12 月 31 日的 600 万美元,增幅 1083%,也反映了去中心化借贷平台的接受程度大幅提升。

通俗的讲解Defi就是: 货币与金融具有本质区别,及对Defi的质疑声

通俗的说Defi赛道分为3大类,即 借贷、衍生(包括DEX)和预言机。但本质上,后两者都是从借贷这条主赛道中衍生的,毕竟,金融最大的执行就是杠杆借贷。所以,Defi项目有没有前景,其实取决于主赛道,即借贷这条赛道的成败。

我们已经熟悉的MakerDao、Compound都属于这个赛道。从具体商业模式来看,无论MakerDao还是Compound都属于出借或抵押加密资产,从而获得项目代币(本金+利息),需要资金的再借贷一定比例的其他加密货币,参与者中,有的是资方,出借加密资产获得利息。有的是贷方,抵押加密资产从而借贷其他加密资产。在这里提示一下,不要把Comp的“流动性挖矿”当成是Compound的业务了,那只是吸引和扩展用户的营销手段。说白了,所谓3大赛道,其实只有借贷是真的赛道(挖矿),而后两者都是卖铲子卖水的。

在这里需要讨论的就是Defi代币与比特币这样的加密币是有重大区别的,前者是金融通证,后者是货币通证,这两者基本上风马牛不相及,我们不应该因为它们都是加密币就认为是一类。其实它们之间的差距,肯定比马和驴之间的差距要大。之所以会被混淆,是因为对货币和金融之间的区别不清晰。

实际上,货币是体,金融是用。中本聪创造比特币是想创造一种电子现金,也即支付货币。实际的发展让比特币一步一步接近储值货币和储备资产这个定位。所以比特币面对的竞争环境是法币的世界。全球货币形成了一片森林,而每一国的法币就是一棵树,树与树之间有间隙,那就是中心化货币被人为操纵、或者相互斗争之间留下的缝隙,比特币可能不是一棵树,而是一种藤蔓,它在树的间隙间成长和蔓延,整体上不仅与树有竞争,从另一个角度看,它也丰富了货币森林的生态,补充了森林的绿化,这是比特币的生存之道。

Defi呢?它们是金融通证,是以货币为凭证的资本的应用。它们的代币只是交易中介的凭证,而不是货币,这是本质的区别。它们面对的竞争环境是金融服务的世界而不是法币世界。所以它们的生存之道,就是必须在金融服务上有竞争力,而不是其它。

由此可见Defi与比特币之间的巨大差异,层次上差异巨大,比特币是一个铸币局,已经具备一定垄断特征,市场前景明朗。金融服务的Defi则永远处于红海竞争中,不仅在区块链赛道上,而且要与传统金融竞争,面临的是永无止境的战斗。

Defi的优势,理论收购主要包括交易效率提升、普惠金融、去中介化降低成本、智能合约公平交易、去信任化这5点。观察当下这5点的实践,我们大致可以评判如下:

1、交易效率提升:这点是真的,肯定不用像银行那样耗费时日。

2、普惠金融:目前纯属吹牛,只能当成个远景,其实目前门槛不低。

3、去中介化降低成本:确实有一点,但不明显。原因很简单,借贷的利息并不低,因为要支付吸引资方的高昂代价,这可不像银行筹资那么容易。

4、智能合约公平交易:信用不算很高,包括技术缺陷和项目方作恶,其实“公平”也还是理想。

5、去信任化:目前谈不上,交易上确实去信任化,但大资金凭什么信任项目方和平台,再怎么样也比不上强大中心化组织的法律担保吧?所以这个优势,本来就是扯淡。

比较下来,当下真正的优势,恐怕就是交易效率这条是真的有点优势,但确实也不算明显,互联网金融的那套(例如现金贷和信用贷)难道效率低于Defi吗?所以综合来看,笔者还真的没有发现当下的Defi项目具备什么一定能替代传统金融的真正优势。

其中一个最大的威胁是,银行如果学Defi这一套,难道学不会吗?一套算法加软件,银行的信用和资金成本优势又是如此明显。对于银行重视的风控,反正是可交易加密资产比例抵押,风险不算高,再高还能高过信用贷去吗?如果银行附加了Defi这一套,它完全可以创造出交易效率不低于Defi的金融服务啊?

说白了,银行强在信用、资本和法律框架,而Defi强在效率和成本。但如果是当下的Defi模式,笔者觉得前途暗淡,效率银行可以追击,而成本银行天生资方成本很低,就算服务费高点,它采用类Defi模式也可以取得更低的成本。如此发展下去,恐怕大概率的结局是银行吸收了Defi优势后挤压了Defi发展壮大的可能,而Defi只保留着去中心化这个哲学化的概念,吸引一些重视去中心化的人群。但多数用户重视的是便利和低成本,而不是什么去中心化。而且老实说,现在的Defi项目有多少是真的去中心化呢?还不是项目方主导,挂羊头卖狗肉?

所以,如果Defi发展出的模式是银行这类传统机构可以模仿和抄袭的业务模式,那Defi是不会有前景的。只有真正做到了上文5点理论优势的Defi项目,才有未来。

Defi的发展,总体上看还是一句话:“道阻且长,宛在水中央”。笔者对Defi的长期前景并不悲观,因为金融服务领域中确实存在需求和发展空间。然而,对于当下的Defi项目,到目前为止却没有发现能超越上述问题的潜力项目。也许,还需要时间来等待伟大的项目产生吧。

另一方面,虽然借贷不算高频金融行为,但去中心化借贷平台依赖的基础公链仍存在拥堵问题,弱于传统互联网的处理能力会带来较差的用户体验。

这就是货币通证与金融服务通证之间差别出发对于当下Defi发展弱点的相关思考。站在未来看现在,我们一起感受时代之风!去中心化借贷平台存在些许问题,所幸的是行业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各方认识到制约发展的瓶颈,并在积极调整和迭代。

随着区块链技术与生态的逐渐成熟,去中心化借贷平台将扮演更多、更重要的角色。为加密世界开拓了丰富的开放式金融应用,随着各国央行数字货币的加入,Defi改变未来传统金融,也为用户提供了更多选择。

数字货币今日行情

比特币:昨日一整天的还是比较平稳的,基本是震荡盘整的走势,晚间一波上涨自11600附近涨至11800附近,然后遇阻再次回落,下探再次跌回11600附近,目前在11700附近运行。稳定上升中,现货耐心持有。目前11777美元。

ETH: 现在观望的人太多,预计有不少人想在300-350区间想上车,然而后续机会不大,除非大盘有大幅回调,期待吧。目前393美元。

LINK: 强度扶摇直上,市场关注度太高了,资金承接力度超过了以太坊,前期上车的大块吃肉,开心撕了,现在上也不晚,目测几百不是目标。目前12.59美元,市值由前十猛蹿到前六,值得拥有。

总之,数字货币春天来了,数字时代已来临,牛市就在眼前,借用那位大神周某人的话:世界都在变,为何我家却没变。跟上趋势不断学习至关重要。喜欢的,继续更新。

你可能感兴趣的:(数字货币行情,区块链上的DeFi 火爆,是否再次推动金融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