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写作 第20天 工作随笔

微写作 第20天 工作随笔

开会的时候,经常听到“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但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我看到的身边的教育并不是促进学生全面的、长远的、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教学质量通常都简化为直观的分数。为了分数,有时甚至可以忽略学生其他方面的许多东西。

比如,办公室门前的走廊上,经常有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三几个至十几个学生排成一排,或在背书,或在写作业。那是各班的成绩后进生,他们基本没有机会上语数英以外的小科课,都在这里额外补课了。

我观察过这些学生,他们基本上是在应付老师,应付学习。或许在学习上,他们是有困难,是需要帮助的,老师这样额外辅导他们,他们是可以学多一点,考多几分。但这种方式是被动的,不愉快的,是带点惩罚性的。一次次这样留,就像一次次提醒他们,你们是特殊的,你们是比别人差的,你们是没有资格上其他课的。长期这样,或许学生适应了,习惯了,表面上也不抵触了,但他们的真实需要真实感受隐藏起来了,真的不会对他们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吗?不被尊重和信任的他们大多越来越不爱学习,越来越拖拉,越来越需要靠外力来学习。何况缺失了小科课的滋养,他们的能力素养跟得上来吗?跟不上来,那他不是更容易成为后进生吗?有时候,表面的分数上来了,但成长的失分能算出来吗?

可班级排名、年级排名,学校排名,全区抽检排名,升学竞争,哪一个不是用分数说话?所以大家都不愿去多想。身在其中,我也不能免俗。我只能试着理解他们,相信他们。比如,留读书背书,我不留一节课,我会说看表现,只要认真,读五至十分钟就行,读完就可以去上课,不认真再加时。他们就学会了专注,学会了努力,学会了有效学习。有时,他们不想留,我也尊重他们,但要告诉我落后的功课你怎样抽时间补完。这样,他们就慢慢学会了管理自己的学习,做自己学习的主人。

后进生更敏感脆弱,更需要尊重信任,相信他们,给他们自由,给他们目标,让他们学会主动学习,有效学习,体验付出努力后的成就感,或许比一时的分数更重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你可能感兴趣的:(微写作 第20天 工作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