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产品推广(思考总结与碎片信息)

1、推广的本质

产品与用户(或客户)最有效的信息输出与转化。

结合产品性质、阶段目标、市场行情,制定推广的策略或战术

产品性质

1、目标受众人群,及价值关系链上的人群:

他们是哪些人,有怎样的基本特点,常规中:有哪些信息接收途径,决策依据点。动态中:特殊时间/事件的影响力怎样借力

同时不同层级间用户的区隔是怎样的:新用户,高净值用户,意见用户,铁杆用户,行业竞争对手等

2、产品服务的通路/客户关系通路:

产品与用户之间的纽带是怎样建立的,服务性质与价值量级,单客户ROI,免费与付费的比例与推广策略(市场定位)

信息来自价值反馈点。


阶段目标

1、冷启动

近似产品的市场宣传。1 免费的投放 2长存留和易分享的投放 3反馈群体/点建立

2、增量推广

固定需求市场阶段,优先考虑竞争。高量级、高ROI的投放

变化需求市场阶段,优先考虑存活。重客户/品牌、仅核心目标的投放

3、价值转化

价值末端的决策最不易。

已有良好的转化模式时,推广时并入渠道利差评估、用户群评估,同时产品价值服务分层,推广跟随分层。

没有良好的转化模式时,修改产品的全生命周期。聚类挖掘增值需求点,聚类挖掘增值需求用户。若处在动态市场之中,暂缓推广。


市场行情(多方面)

1、价格与ROI/投放性质

各类渠道的推广性质,转化单价,曝光量级,渠道质量(水分/虚假/扣除回扣的计算),档期排期等

2、竞合关系

推广不只有甲方乙方。

市场伙伴、产品关系、渠道、大客户、行业客户等合作会有关联关系。同时也有竞争者涉足的竞争关系。

联合他们推广、活动、公关、发布。

3、老板在哪

买单者是谁、买单者的决策依据、竞争态势是动态变化的。

4、新焦点

目标群体的焦点,新媒体、意见领袖、小众群体、论坛会议、咨询公司


2、推广所创造的价值

推广是运营里非常重要且适宜新人入手的职能岗:工作目标清晰明确,术的层面易理解学习,深入运营时思考的角度中立接地气。

从推广的执行落地到开始上手制定策略,基础便是对价值创造的理解:‘我的推广’要为产品/企业创造怎样的价值。

推广策略的导向

入口流量导向品牌+销售导向

场景导向(线下/线上购物买买买时,等车/机/人时,不同类型自媒体阅读时)

信任导向(安全产品,体验型产品,重决策产品)

创新导向(新模式新趣味,轻决策新思维,大脑/身体的主动探索型产品)

品牌导向(轻决策的大量宣传背书,重决策的服务公关和形象挖掘,没品牌的宣传心智定位)

为了什么

企业在必要的经营和运作之外,投入资源和经费让推广这个角色来‘挥霍’,为得当然是当下(或者未来)获得更大得多的利益!


推广价值的类型:

1、产品销售型

整体ROI  购买转化路径  消费的决策性质与决策依据  竞争对手/渠道  稳定客户群

(整体的ROI不仅要计算推广,还有服务成本、客群获得、定价区间、品牌投入等)

2、产品增量

渠道ROI  全面渠道建设  推广渠道试错与管理 

(用户量、免费、圈人等都是策略,是企业盈利终点前的一环。不同策略带来的流量/用户群,在后续转化上是天壤之别)

2、行业领先型

行业PR  高屋建瓴  淡化对外

3、融资2VC

最低成本刷量  神秘高能的包装与定位宣传

4、低调奋进型

反推广  防止信息漏出

5、新产品/模式运用型

高举高打高投入  针对关键资源倾斜  逢年过节安利用户

6、欺骗同行型

防御与混淆  高举低打 

7、大公司N条产品线中的一个

刷量保底  ‘服务和内容’满足‘推广和口号’


3、推广走过的弯路

1、线上媒体

    坑:虚假流量与重复计算流量,总流量不等于投放位流量,ALEXA流量与百度权重也要计算子站点转化率,行业跨度与用户区隔。一分钱都不一定一分货,同时优质流量又是天价。

2、社区化媒体

    坑:活着的社区基本是有人管理,有人管理则垃圾屏蔽,垃圾屏蔽则需要隐形植入,有时伴随着利益输送。死掉的社区内容一般还有5位数的点击量,自动化团队比人工操作高效得多。

3、新媒体

    刷数据一直都在,无非是手法的高低。标题党能增强内容扩散度的3成以上功力。价格围绕价值波动,而过去2年新媒体价格持续过热。投放到现在仍然高价格砸下去,那是真有钱(垂直领域的优质自媒体除外)。

4、SEM

    坑:投放得多价格高不代表每一家的转化思路一样,必经那么多公司钱是随便烧的。做SEM就百度靠谱点,毕竟真的是同行衬托的好啊。每个点击0.3~30都有,非得10几万能尝试出一个产品的关键词投放策略的,是数学没毕业还是无能。SEM与SEO是互联网时代的东西,需要长短期差异化结合投放,精打细算下来效果还是在的。

5、软文

    ROI浮动最大。软文是影响甚至操纵舆论最无形的武器,也是不得入内者玩不转看不上的手段。软文不是公关稿,软文不是文案。软文是微信如何超神!软文是苹果和JOBS如何超神!文章是思想的延伸,巧妙而自洽的骗局。

6、邮箱

    许可式EDM靠的是名单的质和量,加上策略的不断调优。非许可的垃圾发送还是别玩,不够费劲的。除非你是预算百万级的,找个小圈子内的人,按件计费搞搞看,像P2P这种高客单价的,万一运气好呢。

7、广点通/粉丝通

    广告是包含了转化率和竞价的博弈,看待价格差异思考策略。同时广告平台上的各类流量细分和标签,是高质量转化的前提。

8、免费的价格

    垃圾流量说的是对于目标转化而言,实际转化率过低的流量(色情网站倒给你的企业网站这种)。免费是策略,大量的免费用户是过程,而过程是否跟结果又关系是策略初期就决定的。

9、合作价值

    合作有宣传层、公关层、战略层、业务层、资本层、决策层的。实际上前三个层面基本没卵用,倒是占了大多数。

想在找到的优质流量上,推荐一些有价值的产品/服务,还真的挺不容易的。


推广后,留下了什么?

1、收入提高(给公司办事花了钱解决问题,带来产出算在推广头上)

2、投入产出和媒体思维(水深水浅都能看到一些简单的产出,而投入则未必;反过来则是甲方如何包装吸引购买和消费)

3、对市场需要什么的思考(对的产品?对的渠道?对的时间?还是什么)

4、个人/团队经验成长(内化到自己的思维认知,复盘-认知-计划-执行的迭代)


2017年2月总结完的三篇。

基本在15年16年还是试用的,现在的流量和市场又是另一番景象,都涨价了。

自己也开始扎根AI和企业服务的产品端,把握目标,做好自己。回头看几年的不断学习,结论回归到一个点:成长本身是认知模型的优化

你可能感兴趣的:(互联网产品推广(思考总结与碎片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