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程之美读书笔记_1.4 买书问题

1.4 买书问题

 

 ㈠ 简要说明

感觉写的很乱,这里先做个简单的说明。对于共有m种书进行打折,总共要买n本。先将原来的折扣,转换成相对折扣(=最大折扣-原折扣)。用F(n)表示买n本书时,能得到最小相对折扣值,此时原折扣和=n*最大折扣-F(n),必然最大。显然,F(m)=0。贪心算法要能成立,就是要证明F(n)=F(n-m),或者找出, F(n)=F(n-m)在什么条件下才成立。

如果考虑书的具体种类,比如5本时的状态(a1, a2, a3, a4, a5)(递减排列)。可以证明,最优解的买书次数必然是a1次。其它的买书解法,都可以从解法(a55卷,a4-a54卷,a1-a21卷),通过几个 i+j => (i-1)+(j+1) (5 >= i > j+1, j>=1) 调整得到(觉得这个从图中看很直观,但不好证明)。通过判断i+j => (i-1)+(j+1)对相对折扣值的影响,就可以判断书上的解法是否一定成立。

 

㈡ 若书上的解法二是正确的,其是否具有通用性

原书的一个错误:

   P32:“首先,对于大于5本的情况,我们不应该考虑按一本付钱的情况,因为没有折扣。”

这个结论不成立。因为即使没有折扣,也可能总折扣最大。事实上,对6本,拆分成1+5折扣为 125%(=5*25%+0)比拆分成4+2的折扣90%(=4*20%+2*10%)还要高。

 

  能否采用书上的解法二,必须保证下面两个问题都成立:

 (以下提到的贪心算法是否成立,均特指在不考虑书的具体种类时,贪心算法是否成立)

 1) 若贪心算法成立,是否可以按书中所述那样分组。

 2) 若贪心算法不成立,是否可以按贪心算法得到的结果上进行调整得到全局最优解。

考虑下面的2种折扣方案(只有买2种书时,折扣不同):

 

 

1

2

3

4

5

折扣

10%

15%12.5%

19%

23%

25%

总折扣

10%

30%25%

57%

92%

125%

 

  为计算方便,我们先将各个折扣转成相对折扣(=最大折扣 - 原折扣)。“求折扣和最大”等同于“求相对折扣和最小”

 

 

1

2

3

4

5

相对折扣

15%

10%12.5%

6%

2%

0

总相对折扣

15%

20%25%

18%

8%

0

 

从表很容易得出,对两种折扣方案,6-9本的最大折扣拆分方法都是:

     6=1+5    7=2+5   8=4+4   9=4+5

都是在买8本时,贪心算法不成立。

但是,在买12本时,两种方案的最优拆分方法却不同。

  

 

2+5+5

4+4+4

2种书,折扣取10%时的总相对折扣

20%

24%

2种书,折扣取12.5%时的总相对折扣

25%

24%

 

结论1:贪心算法不成立时,简单的调整由贪心算法得到的结果,不能保证能得到全局最优解。

 

我们再考虑下面的折扣方案:

 

 

1

2

3

4

5

相对折扣

27%

10%

7%

3%

0

总相对折扣

27%

20%

21%

12%

0

 

这种折扣方案,对6-9本可以验证贪心算法是成立的。

如果只买 第1 4本,其它4卷各1本,即状态(4,1,1,1,1),按书中的拆分方法,得到:

5+1+1+1组合,总相对折扣为81%  2+2+2+2 这个组合总相对折扣为80%,比前面的更低。

 

结论2:在贪心算法成立时,按书中那样简单的分组不能保证得到全局最优解。

 

 不考虑书的具体种类数

假设有m种书,共要买n本书,每次买的书的种类越多,每本书的折扣也越大。即m种时,折扣最大,用这个最大值减去每个折扣得到相对折扣。要使总折扣最大,只要总相对折扣最小。用F(n)表示总相对折扣的最小值(显然:F(1)>F(2)>… >F(m-1)>F(m)=0,若定义F(0)=0,则F(m)=F(0))。显然F(k*m)=0,由于F(m-1)是第二小的, F(k*m-1)=F(m-1) k为自然数)。

可以采用的贪心算法:每次尽可能的买m本书。该贪心算法能找到最优解的话,则有:F(i)=F(i-m) (i>=m)。下面说明该等式在什么时候成立,即贪心算法在什么时候成立。

 

性质1:若对任意自然数i[ k, m+k-1] (自然数k>=m), F(i)=F(i-m)均成立,

则对任意 i >= kF(i)=F(i-m) 恒成立。

证:由已知,当i [ k, m+k-1] 时,命题F(i)=F(i-m)成立。

假设i=n (n>=m+k-1)时命题成立,则对任意i [ k, n]F(i)=F(i-m)

i=n+1时,根据F(n)的定义及一次可买的书的卷数j1 <= j <= m)可得:

F(n+1)= min{ F(j)+F(n+1-j)}  (1 <= j <= m,  k<= n+1-m <= n+1-j <= n)

     =min{ F(j) + F(n+1-m-j)}

     =F(n+1-m)

i=n+1时命题仍成立。

因而,对任意 i >= kF(i)=F(i-m)均成立

 

如果,k=m时上述命题成立,则对任意自然数i>=m,都有F(i)=F(i-m)= … =F(i%m)

若要判断贪心算法(“每次尽可能买m本”)是否正确,只要判断本数为m2*m-1时是否都符合贪心算法,而m本和2*m-1本都是一定符合的,实际上只要判断本数为m+12*m-2时是否都正确

 

 

若设一次可买卷数为i1<=i<=m),则剩余n-i,根据F(n-i)是否等于F(n-i-m),可将关于i的集合,分成两部分jk,其中 F(n-j)=F(n-m-j),而F(n-k) !=F(n-m-k), 则有:

F(n-m)=min{F(i)+F(n-m-i)} <= min{ F(j) + F(n-m-j) }

若整数t满足F(n-m)=F(t)+F(n-m-t)并使等号成立,则t也属于j的集合,满足:F(n-t)=F(n-m-t)

 

F(n)= min{ F(j)+F(n-j)F(k)+F(n-k)}

   = min{ F(j) + F(n-m-j),  F(k) + F(n-k)}

   >= min{ F(n-m),  F(k) + F(n-k)}

上式能取等号,必需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min{F(k)+F(n-k)} <= F(n-m)

F(n-m)=F(t)+F(n-m-t) F(n-t)=F(n-m-t)  1<= t <=m

t=mF(n-m)=F(m)+F(n-2*m)=F(n-2*m),即当F(n-m)=F(n-2*m)时一定可以取等号。

 

对书上的折扣方案:

 

 

1

2

3

4

5

相对折扣

25%

20%

15%

5%

0

总相对折扣

25%

40%

45%

20%

0

 

F(6)=F(5)+F(1)=F(1)

F(7)=F(5)+F(2)=F(2)

F(8)=F(4)+F(4) < F(3) + F(5)  

F(9)=F(4) 

F(10)=F(5)

F(11)=min( F(6), F(3)+F(8) )=F(6)

F(12)=min( F(7), F(4)+F(8) )=F(7)

F(13) >= min( F(8), F(5)+F(8) )=F(8)  (F(8)=F(5)+F(8),故可取等号)

 

购买本数为913时,都满足F(i)=F(i-5) (9<=i<=13),故i>=9时,均有 F(i)=F(i-5)。由于只有本数为8这一个例外,因而若采用贪心算法,能判断出是否将F(8)F(3)计算,从而对结果进行调整,保证结果正确。

 

 

性质2: 存在整数k>=m,对任意整数 n >kF(n)=F(n-m)恒成立。

证:

设买n-m本的最优解中,共有ai次每次买了i本书,则ai必定小于m,否则,ai次买i本,可以优化为i次买m本和ai-m次买i本。另外,ai <= i,否则,设j=ai > i,则j次每次买i本书,可以优化为i次每次买j本书。由于ai存在上界,可以假设ti*ai(1<=i<=m-1)所有可能的乘积和中最大的,即t=max{sum(i*ai)}

    对整数n>t,如果F(n) != F(n-m) 则需要对F(n-m)的最优解:a1, a2, … am-1, am, 进行调整。对购买n本,能进行的调整只能是将am调整为0,将多出的(m+1)*am分散到其它的购买次数,否则的话,买n-m本书时也可以采用类似的调整,会得到更优解。此时 n <= t 这与 n>t矛盾。

因而,对任意整数 n> max{sum(i*ai)} (1<=i<=m-1) 总有:F(n)=F(n-m)

 

结论3:对任意的买书折扣方案(不考虑所买书的具体种类数),可以通过常数次计算,得到最优解。

 

m=5ai能取的最大值:

a11(但取1时,其它的ai都要取0

a22(但如果a3不为0 2+3 -> 5

a32  ( 3+3+3 -> 4+5)

a44

因此 t=0*1+0*2+2*3+4*4=22

即对:对任意整数n>22 都有 F(n)=F(n-5)

 

又由于F(5*k)=0F(5*k-1)=F(k-1)一定成立,因而对任何一种5卷的买书折扣方案,最多只要计算678111213161718212211个买法。

 

 

㈣ 考虑要买的书的具体种类:

根据各卷要买的数目,按大小降序排列,记为:(a1, a2, … am) (a1 >= a2 >= … >= am)

并记书的种类编号为(d1, d2, … dm)。再记折扣方案为(b1, b2, … bm)bi为一次买i本的折扣,b1 > b2 > … > bm)

 

如果最优解购买次数大于a1,则必有一次买的书没有d1,假设这次买了di,共有k次没买d1但却买了di,则对a1次每次都买了d1,买了a1d1的同时,最多只能买(ai-k)di,由ai <= a1,可知这a1次购买时必有k次没有购买di,这k次购买时,每次可多买一本di,相对折扣和更低。也就是说,不在a1次购买的本都可分摊到a1次购买中,最终得到的相对折扣更少,这与已经是最优解矛盾,因而购买次数不大于a1。又由于要买a1d1,每次不能买相同种类的,至少要买a1次,因而最优解购买次数为a1,这意味着每次都要买一本d1

 

若买法Tam次买m卷,am-1-am次买m-1卷,… a1-a2次买1卷,不是最优解,则与最优解相比较,必存在某本书由一次买i本书,转移到一次买j本书(m >= i > j >= 1,参考下面的直观图),转移的结果,组合i+j更改为(i-1)+(j+1),相对折扣改变了:bi-1 + bj+1 – (bi + bj) ,显然i=j+1时相对折扣没有改变,因而,i>j+1若对所有的bi-1 + bj+1 – (bi + bj) m >= i > j+1, j>=1)均大等于0,则说明买法T已经是最优解,因为对买法T的每一次调整都不会使相对折扣和减小。

 

(a1, a2, a3, a4, a5),可以用下面的图形表示,5个长方形,各自的宽度表示要买的数目。纵方向的总高度就是每次要买的书的数目,由前面的证明可知,要购买a1次。如果将i次每次买了j卷,画一个宽为i,高为j的长方形,将以j=5,4,3,2,1顺序画的5个长方形合并。那么对买法Ta5次买5卷,a4-a5次买4卷,… a1-a2次买1卷,将所画的5个长方形合并后再根据高度划分界线,也可得到下面的图形,也就是说买法T对应的是初始状态。取出较高层i的一部分补到较低层k(要求补完后,从上到下每层的宽度仍是递增的,这相当于调整组合i+(k-1)=>(i-1)+k),通过多次这样的操作,可以得到其它的任意一种买法。比如减少第5层的的a5减少1,补到第4或第3或第2层(由于只能买a1次,第一层的长度a1不能改变)。从图中可以看出,如果t=a5 – ( (a1-a2)+ (a1-a3) + (a1-a4) )>0则第5层长度至少为t,也就是说至少要买t5卷,再加上每次必须买1d1卷,用动态规划求解时,只须用到4个变量即可。

 

 

 

 

书上的折扣方案:

 

 

1

2

3

4

5

相对折扣

25%

20%

15%

5%

0

总相对折扣

25%

40%

45%

20%

0

 

所有的 i+j => (i-1)+(j+1) (5 >= i > j+1, j>=1)

 

调整前组合

 

调整后组合

相对折扣改变值

5+3

 

 

=>

4+4

-5%

5+2

4+3

25%

5+1

4+2

35%

4+2

3+3

30%

4+1

3+2

40%

3+1

2+2

10%

 

如果上述的所有相对折扣改变值都是非负值,那么买法T就是最优解。但是表格中有一个例外,5+3 => 4+4  这个调整使相对折扣值是减小了。任何组合的调整结果都不可能出现5,但可以出现3,由于任何其它调整的相对折扣改变值都大于5%,因而不存在经过其它调整后再经过5+3 => 4+4调整仍能使相对折扣值减小。由于使相对折扣值变小的调整只有一个,经过这样的调整,肯定得到最优解。

 

结论4:书上的解法二是正确的,但不具有通用性。

 

 

你可能感兴趣的:(编程之美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