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望族系列学习-李鸿章

153.  李鸿章的成功特质启示

李鸿章,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被后人称为“晚清四大名臣”。他们先后倡导一系列“洋务运动”,奠定了中国百年“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基调。

李鸿章为曾国藩的学生,李鸿章18岁中秀才,22岁中举人,25岁高中进士。

一个人的特质形成只要由以下因素决定,一、先天气质;二、原生家庭;三、老师或他人;四、社会;

大脑的聪明度先天是有差异的,这点脑科学有说明,可聪明度决定不了成功。

李鸿章的爷爷李殿华与父亲李文安,经常亲自教导小小的李鸿章。特别是父亲李文安自从李鸿章出生之后,自办私塾当起了老师同时请来了其他老师教导孩子们。奠定了小小的李鸿章的文化底蕴

154. 如何改变一个人的决定?

一个见过世面的人跟一个还没有打开眼界的人聊天,往往交流起来都会很困难

先要让双方信息对称起来,处于同一个频道,同一个频道自然就同意了。让对方同意就是让对方的意识里与你一样。同意同意就是意识相同的意思。要意识相同就是你要补一些东西在对方的大脑里。最好的方式不要说给他听或跟他讲一堆道理。信息不对称,你讲的与对方听到和想像出来的是不一样的,所以讲也没用。人都相信眼见为实的东西。-----增加对方的体验,让对方看到,体验到,就会相信了

155. 总是碰到好老师,有秘密?

一个人最难能可贵的地方是虚心学习。

李鸿章聪明、勤奋、有霸气,最重要的是他并不因为自己的才气而自傲。

虚心学习,人只要一虚心到处都有名师。而别人都好为人师!所以只要你愿意点点头,开开口,自己就可以进步,而且还可以交上良师益友,良师益友就是人生中最大的贵人。

当年的清政府就是因为不开放自己,所以最终被时代所抛弃。一个人若不开放自己,也终将被时代所抛弃。我们一生中不一定能碰到自己最喜欢的老师,可只要有一颗虚心,到处都可以碰到能使自己进步的老师。

156. 培养接班人的步骤

曾国藩认为懒惰是使一个人最终不成事的坏习性。

第一步是改变修正习惯;第二步是必要知识的传导;第三步是身教示范;第四步是自己尝试独立小小的操作;第五步,正式进入大操作。

157. 站出来自有位置

一个人所获得的位置是可以自己创造的

一个人只要做别人所需要想别人不想的,就自然有了自己的位置。

那如何做到别人所需想别人不想的呢?其实很简单,站出来就是了。历史上那个伟人不是站出来而成为伟人的呢?站出来自有位置。要站出来最重要的品质叫担当。所以,担当的人自有自己的位置。

所以不要等待别人给你安排位置,看看别人需要什么,你能做些什么。自然就有位置了。

常问,“我能为你做些什么?”这是一种思维方式。家中常说这些话,孩子学会了,当他回到学校的时候,自然就跟老师说,“老师,我能为你做些什么?”孩子成了班干部。凡是有这种思维的人,一生都有自己发挥的舞台,一生都不贫穷。

158. 真正聪明的人有分寸

人最怕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做什么事?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做到什么程度?

除了把握钱财的度,还有说话的度,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不该说,说什么话,不说什么话?都要有分寸。然后是知道什么时候该出手什么时候该停止。

真正聪明的人都是能够看见看不见世界里将要发生的事,并把握现在预见未来的。得失平衡都能看清楚,心中清明。

也是因为心中不被欲望所带走,所以才能清明,清明即能看见全局,全局包括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世界两个部分。

父母做人做事同样要有分寸,要自律,不仅是要求孩子自律,首先是我们,什么时候该拿起手机什么时候该放下手机,给出对孩子的示范榜样。孩子慢慢对父母就有敬畏之心。然后再教导孩子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家里最好定一些家规,让孩子从小学分寸,将来做人做事自有分寸。

你可能感兴趣的:(名门望族系列学习-李鸿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