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08

每天早晚两次打开,看几位朋友的新作。这学期写的少,公众号和上都不常更新。偶尔在这里留几个字,要么是工作备忘,要么是一两段草稿,有时写了长的又不适合公开,慢慢地像要荒废了。

最初来,是为了安放十几年来最用心写就的文字。不知怎的,如今好文字没了,这里竟变成备忘和草稿箱了。

刚才看到信息提醒,不知道哪位不留名的朋友给了“赞赏”,那篇被他赞赏的短文,短的不能再短了,一半感想,一半摘抄。

这些天又在忙《铁路边的孩子们》,为了多元而多元,为了活动而活动,效果真的比安静地阅读要好很多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