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高并发编程——锁机制

作者:禅与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

1.简介

1980年代末,工程师在实验室中进行程序设计时,由于多个CPU、多道程序环境、内存碎片、中断等原因造成程序运行效率低下,而出现了锁(lock)、互斥锁(mutex lock)、条件变量(condition variable)、信号量(semaphore)、读写锁(reader-writer lock)、线程局部存储(thread-local storage)等各种锁机制。为了充分利用多核CPU、提升性能,Java语言从1.5版本开始引入了对锁机制的支持。Java通过synchronized关键字实现了最基本的同步功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Java的锁机制。

锁是指保护共享资源的数据结构或对象,防止其他进程或线程同时访问该资源。在Java中,锁可以分为内置锁(监视器锁)、重入锁(递归锁)、偏向锁(自旋锁)和可重入读写锁等。内置锁又称为monitor锁,是一种基于字节码指令集实现的锁,由虚拟机自动获取和释放。

在实际开发过程中,如何正确地使用锁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正确地使用锁,则会导致程序死锁、资源竞争严重、线程切换频繁甚至系统崩溃等问题。因此,掌握正确的锁用法才能避免这些隐患。

本文主要介绍Java中锁机

你可能感兴趣的:(Python实战,自然语言处理,人工智能,语言模型,编程实践,开发语言,架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