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去哪了?”—— 父亲缺位影响的是孩子一辈子

昨天,一面是母亲节漫天的妈妈体祝福,一面是孩子们和妈妈的欢快互动,好像一时间,“妈妈”这个字眼被无限放大。这也让我在想同样的“父亲节”,似乎鲜少有同等的反应.....

有一位事业很成功的朋友,曾问到他:你有多久没陪孩子一块玩了?他说:差不多一个月了吧;当再问到:你多久没和孩子一起吃饭了?.......还没聊到第三个问题,他竟然泪奔了......

不知何时,工作悄悄的占据了陪伴孩子的时间。

“妈妈,爸爸呢?”“爸爸在工作呢....”

“爸爸工作忙,没时间陪你玩,去找妈妈吧”。

这些话是不是听起来很耳熟呢?而这样的对话,想必是很多家庭的常态吧。

而每天清晨,许多家庭会上演这样的一幕:宝宝不愿起床,妈妈各种催,爸爸跟没事儿人一样,自顾自的洗漱、看报、看电视,不管不顾上班去了。

长此以往,这个时候:焦虑的妈妈,缺失的爸爸,还有了慢慢有惰性的孩子。

有调查显示,5000多例有心理问题的青少年均有不同程度的父爱缺失,而这在青少年心理问题发生的相关因素中排第一位,排第二位的是父母的教养方式是溺爱加控制,以上问题统计发现高达87%。

父爱缺失,不仅指父母离异、父亲长年不在家,更指的是虽然在家中,但极少关注孩子,也会为孩子带来分离性焦虑,甚至有一系列综合表现。

轻度的表现为胆小、焦虑等情绪性症状,严重的甚至会导致人格障碍等生理特征。

曾有这样一组照片,风靡一时

这些看似温馨、但残损的照片,默默的就传达着一种无声的申诉,那些被自然的抹去的面容和留下的笑容之间,在鲜明的对比之下,其实隐藏着各种不安的缺失。

或许我们经常会忘记,那个衬衫之下的人是什么样子的,但是孩子似乎还是会记得那些相伴的感觉,所以会呼唤那些缺失的情感,以不同的方式和情绪。

这组名为《父亲》的图片,很有冲击的表达了对父爱的呼唤。我想每一位父亲看了,都会有许多的感触吧。

而提到爸爸带孩子,许多妈妈对于爸爸带孩子有着诸多的不放心,这样的夸张场景可以说明一二:

但实际上,在孩子的成长中

爸爸有许多不可替代性

不可否认,许多人还受传统观念的束缚,男人忙事业,女人负责照顾家庭、教育孩子。

但事实上,如今的女性在职场上也可以举足轻重,而爸爸们在孩子的教育方面,也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

◎ 影响孩子性别角色的形成

研究发现,在性别角色方面,父亲的作用似乎比母亲的更大一些,尤其是对男孩子而言。父亲给予男孩子的是直接的榜样,给予女孩的是更多的安全感。

男孩在4岁前缺少父爱,会使他缺乏坚强性,倾向于女性化。而女孩子会出现青春期焦虑、羞怯或无所适从等。

◎ 影响孩子的社交行为发展  

父亲经常参与孩子的游戏、生活中,会帮助孩子扩大社会活动范围和社交内容。

多帮孩子建立一定的游戏规则,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与行为习惯,激起孩子对游戏活动的积极反应和兴趣。这样则有助于孩子在进入学校和社会后懂得更多的交往技巧,为以后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 影响孩子的认知发展

孩子会从母亲那里学到语言、生活知识,而在父亲那里通过运动操作,诸如修理车辆、机械、修整园林等活动,使孩子对动手操作感兴趣,这会激起孩子的探索精神、想象力、创造性以及求知欲望。

有心理学家指出,父亲与孩子交往的时间越多,孩子的智商越高。

正如近期的综艺节目《妈妈是超人》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坚强独立的董洁和可爱帅气的顶顶。节目播出后,有网友发现顶顶对玩具熊十分敏感,还说“有叔叔的味道”,董洁见状赞顶顶聪明,却引起争议。

我们在喜欢顶顶的同时,作为旁观者,也感受到了孩子父爱的缺失,更对TA多了些疼惜。

所以,作为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之一,有时候,同样一句肯定、一句夸奖,或者一个建议,从爸爸的嘴中说出来,会对孩子有更为深刻的影响。

当然也有些男人会带孩子,大街上也可见男人抱孩子、推车、换尿布。同样的事情,放在父亲身上,就被冠上了“超级奶爸”的称号。

二这些是妈妈们几乎天天要做的再平常不过的事。她们早在照顾孩子的日常中,就变成了super woman。

和妈妈不同,爸爸可能对亲吻、拥抱没那么自然,那可以和孩子多些这样的互动:

和孩子一起开心的玩

和一起度过很多有趣的时光,听TA说话,一起大笑,一起做无谓的小事情,在和孩子一起玩的时候,花点时间关注他的兴趣爱好,就算和TA在一起什么都不做,只是一起呆一会儿,也能增进和孩子之间的感情。

让TA 知道你的关心、耐心

有时候无声的关心,比最动听的话所能表达的内容更多,特别是对孩子来说。温暖的凝视,轻轻的摸摸头,或者递给他一盘饼干、喜爱的甜点,耐心的看完TA画的小画、听TA讲一段无厘头的故事,这是交流、理解和解决问题的开端。

妈妈的很重要

对妈妈来说,让爸爸去陪孩子玩,不要总是只让爸爸去干活,当然最好的是全家一起享受亲子时光。不要一味地抱怨彼此,和爸爸、孩子做朋友,适当的给彼此都放放假。

但是,千万别把和孩子的相处变成不必要的批评和说教。允许孩子用自己的节奏去认识这个世界,把注意力集中在和他的相处上,而不是“督促他完成任务”上。

工作、家务,是永远做不完的,但孩子的成长却是转瞬即逝的.....

- The End -

你可能感兴趣的:(“爸爸去哪了?”—— 父亲缺位影响的是孩子一辈子)